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员”新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县教研室多年的“老”教研员了,随着“研”龄的增加,却越来越感到自身的山穷水尽了。开始当教研员的时候,因为刚从教学实践中走来,所以要体会有体会,要例子有例子,写起文章来是论据详实,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现在,虽不能说枯竭,却总感到力不从心、勉为其难了。为什么?原因就是我离教学一线太久了,远离讲台太久了,把“教”和“研”分开得太久了。然而“教”是研的源头活水,是研的根本,离开了教,我们的研就没有了生命力。虽然我们作为教研员可以深入课堂去听老师们的课,但那总难免有隔靴搔痒、隔岸观火之感,因为实际上我们还是脱离了教学实践,成了“教”的旁观者。所以,我们终究还是不能真正地、实质地让“教”和“研”水乳交融。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教研员”的概念进行重新审视,不能总是固执地把教研员解释为教学研究人员,必需赋予教研员新的内涵。顾名思义,“教”即教学,“研”即研究,“员”即人员。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把“教研员”的内涵解释为“把教学和研究融为一体的人员”。能够真正把教学和研究融为一体的人员是谁,当然只有教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才是实质意义的教研员。今天的教师肯定不同于保守的教师,今天的教师应该具有学者的气质和研究员的魅力,应该不时追求专业的发展。专业发展的方法是多元的,但做一个“把教学和研究融为一体的人员”即“教研员”,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老师们开始可能不太接受这个观点,甚至有些抵触情绪,但只要我们执着地去渗透这种观念,老师们一定是会慢慢接受的。
那么教师怎么才干把教学和研究融为一体?怎么才干走上“教研员”的道路呢?我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目标:达到行为自觉
今天的教师必需树立这样的观念:我不只仅是一个教师,我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者,我应该以研究者的姿态进入我的工作。不少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有了这样一种主观意识,那么教师对待教学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生改变,处置教学的态度就会随之改善,体现在教学中的行为就会变得有“说服力”。从主观上说,新世纪的教师也应该为自身定下“达到行为自觉”的目标。
二、战略:不时解决“自身的”“具体的”问题
教师做一个优秀“教研员”的总体战略就是要不时地解决教学中不时发生的具体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总是存在的,越是“能以研究者的角色姿态切入教学”的教师越能发现问题,发现的问题越有价值。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要研究解决的课题。中小学现在搞课题研究的气氛很浓,但我经常发现不少的学校、不少的教师研究的并不是他们自身的问题,而是他人的问题。这样教师就不能真正地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不能真正地走上优秀“教研员”的道路。
三、方法:优选行动研究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最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应该是行动研究法。这种方法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最易操作,最能解决问题,最有效,它不像实验研究那样需要控制很多变量,需要准确的计算和统计,需要严格的对比。简单地说,行动研究就是用具体的行动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停留于“纸”上的研究效果。比方某老师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个具体的问题,那么这个教师就寻找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然后用行动去验证研究这个方法是否可行,假如不行,就要再想第二种方法,再用行动去验证研究这种方法是否可行……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行动研究是把“教”和“研”结合得最紧密的方法,是最能把教师引上“教研员”道路的方法。
四、过程:教学反思贯穿始终
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必需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日常的教学常规“备、上、批、辅、考、研”,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由“反思”这条红线贯穿,而不应该像有的学校规定的那样每周或每月反思一次。同时,我认为应该将教学反思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定下来,也就是说现在的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就应该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学校应该把教学反思定为一个制度,并采取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加以落实。比方每节课后必需有“课后小记”等等,敦促教师形成反思的职业习惯。习惯就是素质。教师要走上优秀“教研员”的道路,反思的职业习惯务必形成。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巫山县教研室)
来源于《中国教师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4: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