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对化学学习作用的重要意义
老城中学符仲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存在着丰富生动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能使学生学会动脑、动手,起到加工知识,自我增长知识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达到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所在。
一、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觉观察能力,在化学实验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关系到学生能否自觉地、敏锐地、精确地从事观察活动,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对客观事物自觉的认识活动。观察的目标越明确,计划性越强,定向的观察越集中,则感知的现象越深刻,思维活动也就越积极。在化学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范围、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拟订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在系统观察中进行层次清晰的观察,而不至于主次不分,顾此失彼,也就是说,对于每个化学实验都必须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同时,对学生观察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如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讨论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二、利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
(一)、演示实验的指导作用
演示实验中,教师正确、规范的操作,有条不紊、镇静自若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化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分组实验的训练作用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分组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使学生学会操作技术,掌握操作要领,培养动手能力。
在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可以及时防止和纠正他们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训练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后,坚持经常练习,久之就会熟能生巧。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 挖掘实验内涵,改变实验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化学教学须让实验和事实成为学生探究的目标,从而来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实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并不是简单的技能模仿,而科学实验探究才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学生实验时,教师不应过多限制学生,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去提出新的问题,去交流讨论。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去提出一个个问题、去假设、验证、讨论。
(一)、发挥演示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示范作用
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媒介。教师在平时演示实验中要以身作则,让学生耳濡目染,对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有所了解。笔者认为,教师要成功完成一个演示实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给学生以示范:
1、多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参等其它教学辅导材料,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2、多改进,对环境有污染且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加以改进,尽量做到无污染、无浪费;
3、多实验,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通过实验验证一些自己或他人的想法,从而提高探究能力;
4、多总结,及时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和心得体会;
例如:在《化学能与热能》一节中,笔者通过事先准备,发现Ba(OH)2 ·8H2O固体和NH4Cl固体在烧杯中混合,无法使底部玻璃片上的水结冰,认真分析讨论后,将反应装置由烧杯改成试管,仅用少量药品,用温度计测定温度,学生从温度计读数的改变和试管外壁凝结的水珠,深切的感受到热量的变化,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药品用量少,使反应产生较少的氨气,没有太多刺激性气味,比较安全。
此外,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这些经验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既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又体会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