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了十几年的教师,感觉自身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做教师了。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领导专家嘴上讲得多,一线教师做得少;报刊杂志优秀论文总结多,认认真真一线实践得少;课外搞得热热闹闹,课内却是冷冷清清。理念先进并已深入到课堂的新课程改革,却无情地遭遇到高考的瓶颈,一种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的改革,必定是糟糕的改革。现在的教育,就如同高速行驶在应试教育轨道上的列车,车上的人都知道方向错了,可谁要是跳下去,谁就会粉身碎骨。
有许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同学也越来越难教。的确,从小学开始,同学就厌学,而且年级越高越讨厌学习。等到了初中,考试科目由三门,突然变为六七门,教师讲得快,同学的学法跟不上教师的教法。许多同学由听懂一点,到听不懂,不想听,一直发展到不想学,假如再碰上管不住课堂的教师,课堂就会变成战场,同学就会变成敌人,教师只好当警察。即使教师管住了课堂,却如何管得住已失去学习动力的同学的心,一般的同学还好应付,假如真是碰到几个“刺头”,非把你的课堂搞得鸡飞狗跳不可。优秀的同学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同学不像自身的小朋友,气极了,打几巴掌,同学是打不得,骂不得的。新公布的《未成年人维护法》中规定:“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这里的专门学校就是原来的工读学校,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可我国共有多少所这样的专门学校呢?仅60多所!(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报》:《马海军:把同学的“缺点”当特点经营》一文,2007年6月5日)上海的“另类校长”郑杰,为我们提了一个颇值考虑的问题:“今天,在学校里到底谁是弱势群体?”
做教师真得很累。有人说,今天的教师起得比鸡都早,睡得比狗都晚。教师可以讨伐“月考”,讨伐成果排队,校长却不敢讨伐要成果的上级领导与掌握择校权的家长,除非你是重点校,已经拥有好的生源,与优良的教育资源,成果已不是学校的唯一。杜朗口中学假如不再“圈养”同学,也许成不了今天的杜朗口中学。教育承载了太多的责任与期望。反过来看,当今任何一位由一线教师生长为所谓教育“名师”之人,无不是应试教育的“高手”,否则你还信服他吗?这也许是教师累,以和我们当今培养不出真正教育家的原因之一吧。
说了这些,也许你会问: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教师?
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首先,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教育有问题,但太多的问题并不是教育问题,特别不是学校的问题。过多的抱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不利于个人的生长。我一直很喜欢两句话:一句是魏书生说过的,“少抱怨环境,多改变自身”。这不是要求大家当奴才,有很多的东西是咱们一时很难改变的。很多农村教师抱怨工作环境差,该涨的工资不涨,该得到的福利得不到,向往城市学校的待遇,可是城市学校不是每一个农村教师都能去得了的。一味的抱怨,不但害了同学,误了自身,也害了教育。还不如克服种种困难,踏踏实实地在自身可为的空间内,有所作为,改变自身可为的那个小环境,一样可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第二句话是“方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我在北京大学微电子实验室看到的一句标语。也许就是靠着这句话,一群年轻的研究者,打破了由美国Intel与AMD公司长期垄断CPU市场的神话,有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处置器。教育也同样如此,面对“问题同学”,只要我们还有爱,就不要轻言放弃。
第二,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同学。我是比较赞成“教育服务观”的,学校其实就是受国家和家长的委托,给同学施加教育影响的机构。享受教育服务的是同学。江苏翔宇教育集团的卢志文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服务由政府购买,实际上政府购买就是纳税人购买,广义上说,也是家长购买。非义务教育,我国实行缴费上学,局部、大局部甚至全部教育成本由家长承当,教育服务的购买者是家长。无论是在公办学校还是在民办学校,家长都是事实上的教育服务购买者。只不过前者是隐性的,后者是显性的。任何服务领域,视“买单者”为上帝,天经地义。把顾客当“上帝”,反映的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视家长为“上帝”,也是这样。家长是学校教育的上帝,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完全左右学校,还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来办学。
有了这种“教育服务观”。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为同学提供了怎样的教育服务。对待已购买了“教育服务”的“问题同学”,我们有没有提供必要的“上门服务”(家访)?我们的服务技能、服务态度是否能够让家长满意?有没有积极地接受家长的投诉与满意度调查?仅仅依靠“看、管、压、吓”,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服务者。对不同类型的同学,我们有没有提供不同的服务?扪心自问,我们真的爱同学吗?我们有太多的人是不能为同学提供优质教育的。一名优秀的教育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富有吸引力的教育艺术和人格魅力。
什么样的同学算是好同学呢?能够天天进步的同学就是好同学。能够促使同学坚持天天进步的教师当然也就算得上是好老师了。
第三,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课堂。原北京五中的老校长吴昌顺,曾这样要求一堂课:教师在课堂必需体现三个大字:精——(精力充分)、气——(气势旺盛)、神——(神采飞扬)。除此之外,课堂还应体现三个“真”:真心实意爱同学、真才实学教同学、真知灼见染同学。罗兰曾说过,想要散布阳光到他人心里,自身心里先得有阳光。要感动他人,先要自身燃烧。对待课堂,我始终觉得:教师课堂不精彩,他的生活肯定不精彩,不能享受课堂,就不能享受生活。三尺讲台,人生大舞台,教师的大半辈子都是在这三尺讲台上渡过的,我们需认真经营,走出人生的精彩来。
怎样的课算是好的课?很多人可能从“三维目标”的实现去评价一堂课,甚至是细化的具体指标。我觉得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之下,只要同学精神愉悦,教师上课有亮点,就基本上算是一堂好课了。
第四,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成果。
先讲两个故事。宫本武藏和柳生又寿郎是日本近代两位一流的剑客。柳生是宫本的同学。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干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答道:“最少也要十年吧!”柳生说:“十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地苦练呢?”宫本答道:“那你必死无疑,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非常惊讶:“为什么?”宫本答道:“要当一流的剑客,先决条件就是必需保存一只眼睛注视自身,不时反省自身。现在你两只眼睛都只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身呢?”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代名剑客。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获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常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存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干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想说的有两点:一是分数固然重要,但假如我们的教师两只眼睛只盯住同学的分数,教师不但会丢失分数,还会丢失反省自身的能力。其二,真正的知识应当是同学从教训与实践中得来的,我们过多地通过多学、多练、多记、多考,实实在在地培养获得高分的“考生”,而缺少的就是培养多看、多闻、多想、多干的真真正正的“同学”。能忘掉在学校学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澳大利亚的一位从教30余年的中学物理教师,这样总结他的从教经历:头10年我是在教物理,后10年我是教同学探究物理,近10年我是协助同学研究物理。这也许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启示。
第五,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
前不久,出于对我小朋友教师上课的不满,我帮小朋友买了一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配套多媒体光盘,内容为全国某特级教师执教的课例录相。小朋友拿到电脑上自身看得津津有味,大呼精彩。我想,全国每个学段各学科各做一套类似的录相课例,对于上课水平使得家长、同学不买帐的教师,不用他上讲台,上课就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依录相学习,教师只能扮演指导者的身份足矣。虽然这一想法有点极端,但我们的不合格教师真得应当反省自身的教学水平了,假如不是认真地学习与反思,我想饭碗迟早是会打破的。
学习可以向优秀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学学习。在我们身边,许多教师除了看本学科的参考书、辅导资料外,真得是极少看其它方面的书。那么我们应当学习哪些基本的课程呢?上海在这方面提出了“五维度课程”:一是学科理论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学科前沿知识论著阅读、学科领域最新动态了解、学科研究专题、学校管理理论、管理基础知识、教育政策法规等。二是专业理论方面的课程,包括:师德修养:基本规范、人文素养;教育基础理论:现代课程论、教育哲学、学习科学最新近发展、教育思想史、管理心理学、心理咨询课程;学科教育应用理论:学科教材教法、学科教学、心理学等干部素养、学校管理基本技能等。三是专业发展课程:探究型课程研究、双语教学研究、做中学研究、信息技术、英语等。四是实践战略课程:实践探索研究、日常课开放、现场说课、评课、撰写教学研究个案、邻近地区教改考察、交流、学校管理实践。五是研究性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战略与方法、学科教育课题研究、德育专题研究、担任国家级课题或合作课题、课程领导研究。除了这些最基本的之外,教师应当成为“杂家”。
在学习上,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我们真得也应当好好向同学学习。在对待新生事物上,我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的欲望,远远不和我们的同学。当MP3我们还没有来得和享受时,同学们已经转到MP4上了;当我们还不知QQ是何物时,他们早已在虚拟世界里养起了“宠物”;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的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首次公布了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排行榜,“顶”位居第一位,而一些曾被我们刚刚认可,各种媒体反复引用的“大虾”、“菜鸟”等却已过时,排名靠后。当我们才从电视里知道“忽悠”是什么意思时,网络语言却普天盖地而来,使我们成了会讲国语却听不懂中国话的“外星人”,再过若干年后,也许这些网络语言就会成为名正言顺的“白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