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审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审视
来源:中小学管理(2007-3)
http://www.hzedu.net/Template/teaWindow3.aspx?id=37932
一、对教师专业定位的自省
从事教师职业,就要对教师专业角色与定位进行自我省思和自觉体认。即在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不时考虑:“教师是什么?”
面对这一实质的、终极的命题追问,我们无妨先做一下类比性的排除。
首先,教师不是清洁工与清道夫。他们并不是在做人类垃圾的清理工作,也不能清除社会上所有的丑恶现象。
其次,教师不是批发商或售货员。他们不是要将受教育者分成三六九等,根据不同的分数段或消费层,将知识进行“批发”或“零售”,推销出去。
再次,教师不是行政长官。他们不能以下达行政命令的方式,获得一呼百应的效果;也不是照章执行、上传下达、收发传送即可完事大吉。
最后,教师不是“大款”或“明星”。他们不能靠“等价交换”获得“最大收益”,或凭借张扬个人风采,赢得轰动效应。
其实,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为整个社会所尊重的教师群体的功能内涵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协助一代又一代同学生长、幼稚、成人,由无知向有知,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由单纯的生理生命向有思想、有理性、有责任、有追求的精神生命实现完美的过渡。因此,“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教师职责的真谛。尽管随同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形式与要求有所变化,但“教书育人”、“言为人师”、“行为世范”,依然是教师恪守的行为准则。从“业师”到“人师”直至“大师”,尽管在中小学领域可能是凤毛麟角,但始终是教师追求的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
二、教师如何促进自身专业生长?
1.从同学身上寻找专业智慧之源
教师智慧的源泉,更多地来自于教师与同学思维的碰撞,来自于同学鲜活而无拘无束的心灵律动。无论胜利还是失败,无论愉悦还是困惑,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经验与方法,恰源于其中;捕获之、发掘之、因势利导之、总结升华之,正是教师提升专业智慧的有效途径之一。师生一起跨越自我,教与学双方一起实现智慧与发明力的充沛释放。以下两个教学实例便是最好的例证。
例一:
在笔者主编的《从北京四中到北大清华》一书中,一位同学记录了获得学习真谛的切身体会:
“一模”前一天,我对一道数列应用题还是没有彻底弄明白。我找了好几趟数学老师,可老师总不能手把手给你算呀,“不讲明白”是她的风格。我一共列了三种列式方法,可算起来怎么一个方法一个数?问老师式子对不对,老师有点儿含糊其辞,我干脆向她借了计算器,在她旁边的桌子上算了起来。
我从最原始的数据检查起,我不相信自身找不出问题所在。终于,我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愿来是原题中给的参考数值1.0210=1.2不对,一种方法要用这个数,而另一种方法则用给出的1.029=1.19再乘1.02算出1.0210的正确值,这导致了两种方法的结果不同。哈,我在食堂关门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临出办公室,我向数学老师道谢,她说:“应该谢谢你。”愿来,这个结果也是她没有想到的。
经?过追根寻底,这道题变得豁然开朗,而且,我对数列应用题的解题程序也熟练了。第二天,“一模”考试中有道数列应用题,我没犹豫,一气呵成。
例二:
在《长亭送别》研究性学习的优秀教案过程中,笔者与研究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方向。同学们提出是否可以将《长亭送别》中的男女离别局面与外国文学中的相同情境局面进行比较.这个大胆的设想启发了教师,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看似跨越较大,但只要路径正确,就会有所突破。我们发挥同学外语较好的有利条件,引导他们从外国诗歌中寻求比较资料,进行探究。
最终,同学在研究报告中谈道:《长亭送别》中莺莺和张生的泪水与济慈的诗歌《夏日雨》中的泪水,有着同样的苦涩滋味;《长亭送别》中莺莺“眼底空留意”的目光与彭斯《送你默默》中“用轻柔的目光越过你的肩”又有几分差异?《长亭送别》与《夏日雨》比较,前者较为凄冷,后者则多了几丝温馨;《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再三嘱咐源于她痴痴的爱,《爱你默默》却用一个目光把所有的眷恋、思念、悲伤最深刻地表达而不必言说。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境遇,对同一感情的传达有着较大的差异,却同样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2.从同伴身上获得专业合作之基
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只取决于个人的专业能力,也不光需要师生互动的智慧,还需要教师团队的整体合作。为实现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相同学科与不同学科、同一年级与不同年级的教师,需要合作施教、协商研讨,在合作中,促成教师个体专业境界的提升。
例一:
在讲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田,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句时,教师问:“假如生产力发展了,物质生活好了,应该先关照什么人?”同学答:“当然是小朋友。”可见,今天的中同学是被保护、娇惯的一代,他们不懂得关爱老人,“自我第一”的观念会自然流露。同学的这种意识是我们以前教授此课时从未发觉的。一位年轻教师最先发现并敏锐捕获到这个问题,她在备课组提出应关注这一问题,组内的教师立即在教学引导中作了相应的调整。
集体备课时的相互启发,听课、评课中的相互学习,特别是通过多种方式交流课堂授课体会,是调整优秀教案、修正授课方式的有效途径。
例二:
在关于单元优秀教案的备课中,笔者注意到,鲁迅的小说《药》具有明显的戏剧场景切换式特征,讲授公开课的青年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特点。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多次的交流、沟通,并分享思维效果,最终使单元优秀教案与实际授课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备课、开设研究课或公开课,看似是个性化的钻研过程,实际恰是授课教师将自身对课的理解设计不时与同事研讨,不时修正、调整的过程。鼓励分享知识,建立教师专业团队一起学习的愿景,最终必将使整个研究团队的成员都获得较快的发展。
3.从学校文化中获得专业持续发展之本
犹如和谐的大自然中物种生命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一样,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学校组织文化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学校文化的根本即“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有赖于每一位成员的积极参与、主动设计和身体力行。
北京四中在学校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的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制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这既是一种强制性要求,也是一种激励性要求,要求教师不满足现状,做到自身扬弃,逾越思维定式与行为惯性,为个人发展确立近期和中期目标。这不只是个人设计,而且是组织文化的营造与建构。
当然,逾越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必需有足够的勇气正视挑战、敢于尝试、接受失败。例如:我校一些教师参与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就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活动,参与者付出的艰辛在目前可能还看不到什么明显的效果,但不实验,不实践,不摸索,就不会有突破。这种自我挑战自身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教师就是在这样的学校文化氛围中获得专业发展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1: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