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承当者和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但目前我国教师的基本素质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其原因很复杂,但从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来分析,主要是教师教育中课程结构存在问题。教师教育课程应以系统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优化显性课程,开发潜在课程,实现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有机结合,发挥“大课程”的整体功能,提高教师基本素质,促进同学和谐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素质;显性课程;潜在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C
【作者简介】李才俊(1962— ),重庆文理学院政法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理论与能力培养研究。
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承当者和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基本素质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基础教育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面临怎样的抉择?本文针对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拟从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基本素质要求的变化这一视角动身,以系统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指导,论述如何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提高教师基本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一、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秉持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革新,其中课程结构改革是核心,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理念,潜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一是教师要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这集中体现在综合课程的要求上。二是教师要有全面的和更新的教学技能。研究性课程、综合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突破学科的限制,变得更全面。比方,对于综合理科教师来说,原来分散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科教师身上的技能,他都应具备,且要有将它们统整起来的能力。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情境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恰当设计,故课程设计技能便也成为教师的一种必备技能。三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程结构改革使教师面向一系列以前从未面临过的问题,如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选修课程的布置等,这些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齐冲向教师,也没有现成的研究效果可借鉴。这就要求教师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但目前我国教师的基本素质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主要表示在:一是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单薄,文理分割严重,知识的动态结构不良,知识结构体系内部的自我调节功能不强,且缺乏应有的变通能力,只能依样画葫芦,不能举一反三,知识运用能力差。二是教学技能,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的技能较差。三是研究意识不强,研究方法简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严重滞后。四是教育教学中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创新能力较差。导致教师的基本素质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从课程设计来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中缺乏对教师基本素质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课程体系受课程目标、教育目的的制约,课程目标、教育目的中有所规定,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就会有所体现。现行的课程目标忽略了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这不能不说是现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缺失。二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就课程结构而言,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原国家教委规定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理论课程应占总课时15%的规范,但实际操作中与这一规范相差甚远。三是课程内容脱离基础教育,同学难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要求。马克思说得十分深刻,“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发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1]教师基本素质的养成离不开生活、社会的实践基础,离不开到中小学去进行职业磨练。
综上所述,导致教师基本素质不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和内容等方面的因素。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系统的功能依存于系统的结构,由于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存在弊端,课程体系各组成局部之间的组织、排列和配合形成出现了严重的不合理,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想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就得从优化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入手。
二、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是教师教育的主要载体,教师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实现。优化课程结构对于提高教师基本素质、促进教师素质和谐全面发展影响深远。
(一)课程结构优化的理论根据
结构是结构主义的核心概念,结构主义者一般都把结构看做“现象中各个局部或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组合,局部或要素只能在由这种关系的组合而构成的整体中获得它的意义。”[2]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指构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各局部之间的组织、排列和配合形成。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结构决定着系统功能的性质和大小,也就是说结构决定功能,课程的功能体现在培养目标上,因此,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课程结构的优劣,决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课程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在社会需要、培养目标、同学生长的整个大系统中检验课程设置,以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和实际条件下取得最佳效益。具体说,课程结构的优化基本要求是: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组合,实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其次,符合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序列,依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布置课程先后,注重课程的联系与协调,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再次,符合同学身心生长的内在规律,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悦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中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后,优化的课程结构既适应现时社会的需要,又能反映社会需要的变化,具有适当的超前意识。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必需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在课程结构优化中,师生应授受科学的知识、技能、方法。应重视课程内容的思想性,结合知识教学培养同学的道德品德,防止两者的孤立与脱节。
●授受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在课程结构优化中,要注意学科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形成同学良好的认知结构。注重培养同学的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能力、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以展。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课程结构优化过程 ,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充沛发挥同学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的功能,加强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促进同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智力水平,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培养非智力因素落到实处,使其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以使同学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反馈与调节统一。在课程结构优化中应和时获得反馈信息,和时地调节或强化课程设置,实现有效控制。
●全面与个性化相统一。在课程结构优化中,课程目标要指向全体同学的全面发展,课程的内容和形成要多样化,既满足全体同学全面发展的普遍需要,又满足每个同学个性化的要求,既应适当加大活动课程的比例,也应注意通过各种创新能力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潜在课程,锻炼同学的多种能力,从而具备一种不时学习、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竞争的身手。
(二)建构优化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模式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局部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2]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社会需要、学科知识体系和同学的发展作为基点,构建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要注重潜在课程的建设,加强基础核心学科课程,设置多类型的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活动课程和创新能力课程。
1.显性课程的优化
所谓“显性课程”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教学内容以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训练与实践活动。[3]长期以来,教师教育中的显性课程片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在教师基本素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忽视技能训练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和创新能力课程在教师基本素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显性课程应依据新课程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进行优化组合与设计。
第一层次──基础性课程。目前,基础性课程的设置,普遍存在着理论知识重复、负担重、效率低的弊端,没有体现基础性课程的基础性特点。从而导致目前大同学普遍出现单向、线型平面的低功能的知识结构。为了克服基础性课程的设置的弊端,首先要拓宽同学的知识面。见多才干识广,才干拓展思维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习。其次是防止“偏科”,注重文、理、工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开阔同学的视野,为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层次──技能性课程。教师教育必需狠抓教师技能训练,以适应未来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首先,从一年级起,把教育学科当作必修课程开设3~4年,贯穿高等师范教育的始终。其中包括教育史、教育思想史、教育哲学、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学校管理学、普通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健康教育、美育等,让同学在教师指导下,在校期间,就对未来工作中可能涉和的教育知识有所了解,然后才有可能应用它们为教学实践服务,成为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其次,增设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并贯穿同学在校学习的始终,内容可因年级而异。如:一年级开设演讲课。演讲内容要有教师工作的特色。可以选择一些主题班会、时事讲话、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各种课型的导入词等内容进行训练;可以模拟家访、批评犯错误的同学、劝解同学之间的纠纷等;还可以引导同学研究教师授课用语特点、研讨各种演讲艺术的综合运用等等。同时注意训练同学运用普通话即席发言的能力。二年级开设书法课,写好“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是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书法课应成为高师同学的必修课程。三年级开设现代教育技能训练课,培养同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四年级开设应用写作课,学习内容以学校工作常用的文体为主,包括有关公文、教学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各类简报、书刊评介、教学设计、教学笔记、学术优秀论文等。
第三层次──实践性课程。同学的能力是在生活、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同学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需参与实践。通过实践能力课程实现理论向能力养成的有效过渡。一是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提高教材研究能力。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全国推广,面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挑战,只有加强新课标和新教材研究,才干让同学在教师指导下,得到通览中小学教材、熟悉中小学课程规范的机会。这样,他们在走出学校大门之前,就对将要教授的中小学教材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重点、难点之所在,才干适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二是指导备课,写教学设计,提高优秀教案能力。备课写教学设计,进行课堂优秀教案,是保证课堂教学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训练同学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是从教能力训练的重点项目。三是通过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实现理论向实践能力养成的有效过渡。教师教育中通过参与各种实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职业训练,对教师专业职业化进行进一步的固化、优化,使同学所形成的能力,是真正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用的能力,为同学未来的教育、教学提供协助,实现理论知识向能力养成的有效过渡。
第四层次──活动课程。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和动力。“人的活动是社会和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原,是人的生命以和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4]活动课程应围绕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来组织。例如,举办“假如我是中学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师)等类型的即席演讲,对如何管理学校、教育同学、管理班级和管理教学工作等各抒己见,展开争辩;定期举办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启发同学自我锻炼从教能力的自觉性;鼓励同学利用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中小学调查研究,并举办这类优秀调查报告的征文、评奖活动。总之,活动课程可以促使同学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和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同时又能锻炼同学的从教能力,以适应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