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科研,让“思想矮子”步步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2: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常有老师对我说:“刘杰,很羡慕你!如此年轻,就这么有才气!”套用一句巴金的话:“不是因为我有才气,而是因为我有感情!”这就是我对教育科研的感情。从走进民主路小学到今天,是教科研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的生活。
教育科研,让我学会考虑!
1993年,已工作一年的我看到学校的课题组经常开会,每次看到大家聚在一起研究,我总是很羡慕。年级组长给校长建议说:“让刘杰也参与吧,她很认真的。”就这样,我与教科研结下了疑惑之缘。刘尊立校长给我的第一个课题是“写字教学的激励性评价”,当时的我感到教科研很深奥,对它很是敬畏,觉得高不可攀。但就像那位老师说的,我是一个认真的人,在班级搞实验,搞调查,搞分析,写体会,我先后使用过计分制、画星制、代币制等激励性评价方法,记录本至今还留着。记录本后面还写有校长的评语:“看了您的记录本我很激动,您是个很会考虑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你会得到应有的奖励!”回想起来,对于一个上进心强、需要指点的年轻教师而言,这样的激励性评价太重要了。假如没有这样的肯定和赞扬,我可能就不会继续考虑下去,可能就没有今天在写字教学上所取得的成果。
教育科研,使我学会严谨!
十年的教育科研之路,我还收获了严谨,这是进行教育科研非常重要的研究品质。2002年,我参与徐州市教科所所长郑飞主持的省级课题“信息加工战略”的研究。主持人郑所长严谨认真,不光要求课题组成员做记录,还不时检查记录本;不光安排作业,还要我们和时交作业;不光要求我们写研究方案,还要写出质量,绝不含糊绝不走过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严谨认真的光辉!于是我老老实实地利用休息日准时到场参与培训,认认真真地完成安排的作业。
我写的优秀论文体会近20篇,去年,我又根据要求利用一个假期自学、做笔记。我的十几篇优秀论文在会上交流,我上的公开课《碧螺春》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郑所长欣然在会上朗读了我写的《教后考虑》,算是一种褒扬吧!算是严谨的回报吧!教育科研,你教会了我严谨,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做一个踏踏实实、严谨认真的学习者、研究者。
教育科研,让我看到缺乏!
走进教育科研,就像走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我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我发现了自身的缺乏,自身的渺小!2002年至今,我参与省级课题子课题“名师于永正生长的个案研究”的研究,目前这个课题已经接近尾声,我写的近三万字的研究报告,饱含着我的一片心血。做这个课题,我收获很大,但是我更多的是看到自身的缺乏。每次在南京开课题研讨会,我都觉得自身腹中空空,作为课题组屈指可数的女老师,我经常还得第一个发言谈谈自身的研究进展与研究体会。发言中,我感到自身没有厚积,何来薄发?我对自身的评价是:说话是会的,只会说大实话;研究是会的,只是停留在表层;研究报告会写的,只是质量不高……我经常考虑,自身的差异在哪里?自身的缺乏在哪里?直到前不久我在教育论坛发了帖子,版主子恒对我说了一段话:研究型教师须有研究意识,更要有研究方法,应该多读书。我恍然大悟,自身的缺乏是缺乏学习、缺乏读书,就像我们的课题“信息加工战略”的研究,我们应该源源不时地输入信息,否则怎么输出呢!犹如生病的人找到了病症就要对症下药,我找到了缺乏就努力改进,多学习、多读书。
教育科研,让我体验快乐!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事业获得胜利,得到社会认可、他人尊重。那么动力来自什么?在工作中,我经常听到老师们评价我说:“刘杰,你真勤奋!”我更想说的是:“不是因为勤奋,而是因为喜欢,而是我从工作中体验到了快乐!”教育科研可能要占据自身休息时间,但是如用研究的眼光去对待我们的工作,在研究中体验生长的快乐,占用一点时间又有何妨呢?当我们对教育科研发生了兴趣,在职业中找到乐趣,不再把工作当成负担,我们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们的幸福感就找到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的教学也要尽可能常教常新。不时考虑、勇于创新,快乐一定会来到你的身边!
回顾我的教育科研生长之路,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法国人帕斯卡说:“人是一根脆弱却有思想的芦苇。”我知道,今天的我还只是个思想的矮子,但是,矮子总是在一天天长高———只要她渴望长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21: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