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案例是一个月前发生在我校的一个真实的事情。当时学校召开了一次全校教师大会目的是为了表彰上一届初三年级组在今年中考中取得的成绩,对教学业绩突出、学科成绩超过市平均的教师给予表彰。但就在会后,我们教研组里有一位老师在qq群里发布了多条信息表达了对此次评奖的强烈不满,他说:为什么我们组里就他和另一个老师没评到质量奖,这是在将老师分类,而且是把他分在教学质量不行的一类。他认为自己平时也很努力,经常是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在家在备课,成绩没超市平均是因为自己教的班级本身底子不好,但至少没有让差班拖后腿,这次没评到质量奖是对他的一种否定,甚至扩大到是对全校所有没评到奖的老师的一种重大的否定,通过文字能够感受到当时他的态度是非常顶真和气愤的。之后,通过多次沟通才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
我想:这件事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但偶然之中必定存在必然的原因。这位老师因为性格原因把自己的感受以比较激烈的方式和盘托出,而那些没有获奖也没有发声的老师他们是否就认可了这次评奖,或者他们的内心也是失落的、气愤的,只是不计较而已。又或许某些老师就因为这次评奖使自己感受到了不公平而就此失去了工作的动力。类似问题或许是我们平时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冰山一角,但确实这个事情给我们的工作敲响了警钟,从中我有两个方面的体会:
1、教学管理工作必须要接“地气”
学校召开中考表彰大会的初衷和目的都是好的,也很有意义,教职员工对于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也是积极的。而问题主要在于怎样确定表彰方案?为什么要表彰学科成绩超过市平均的教师?为什么不表彰学科成绩没有超过市平均的教师?对于某一个老师你表彰和不表彰的结果会是什么?实话讲,我们教务部门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是欠妥的。我想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到教师中间去搞调查研究,搞清楚方案的利弊再加以改进,这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事后就有老师提出来应该增设学科团队奖和进步奖,多么好的建议!我想:学校管理层对于学校发展和相关工作要有顶层设计,但我们的设计一定要接地气,就像教学中我们提倡的“生本理念”,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也应该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广开言路,提升服务意识。
2、文化引领激发教师工作活力
上述案例中这位老师前不久在朋友圈中发了这样一条信息:“以为自己努力,突然发现自己最多只能算本分。”我想:有了教师间的相互比较,我们的老师是能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客观评价的,他之前的强烈反应或许就是发泄一下积蓄的压力而已。这位老师的最终感悟也反映了近几年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近几年学校为了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宣传教师认真工作、乐于奉献的正能量,逐渐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了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工作氛围,在此氛围下,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乐于奉献、追求进步的老师,这些老师是学校发展的顶梁柱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传承者,是学校拥有的一笔无价财富。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每一位教师都很重要。教师也是普通人,每天面对着家庭和工作的压力。我们要做得,或许是先把我们的教师当普通人来看待,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引领他们,一起在奋斗的人生道路上跋涉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