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4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感受乡村的作文500字600字800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0:5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感受乡村的作文500字600字800字

感受乡村作文700字篇一:感受乡村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国人的康居生活已不在是梦。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老师去采访,在公交车驶进新集镇的那一刻,我呆了,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事物:宽阔的公路上行驶着一辆辆风驰电挚的轿车,在公路两旁,屹立着枝干遒劲,枝繁叶茂的树木,在树木后面,则矗立着一幢幢拨地而起的楼房,它们虽不说高耸入云,但至少是几十层的高楼了……看着这一切的一切,我不禁目瞪口呆:“天哪,这个郑陆新集镇可真是不同凡响啊,照这样下去,我看常州成为文明城市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很快,我们来到了一块空地前,看到校长举起鸟瞰图,上面的楼房错落有致,我们齐声惊叹:“哇!”的确,图上的各个部分都让我难以置信。我又回头看了一眼空地,最后,我的目光停留在不远处,正在建造楼房。咦,这些楼房都酷似别墅,听完校长的介绍,才知道那是别墅区,而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迎宾路上,眼前,远方就是京沪铁路。

  不仅是这些,图片与陆地相比,明显有一些未开工的地方,如水上公园,人民公园等,虽看不到它们的样貌,但也能想象的出来,未来的建筑,是那么雄伟。

  介绍完这些,校长又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未建筑基地。那里长满了芦苇,它们低下了沉重的头颅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一阵风吹来,它们不停地摇晃身子,好像在向微风诉说自己的心事。看着这块空地,我想到了今后的学校:宽敞而又明亮的教室,整齐而又干净的书桌,宽广而又美观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在这里,天天洋溢着家的温馨;在这里,天天都布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在这里,天天聆听着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当然要少不了老师的教诲。瞧在操场上,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在跑步,累的满头大汗;有的在踢毽子,轻盈的毽子在脚上跳跃;有的在打篮球,目不转睛地盯着篮球;还有的在跳远,他们一挥双臂,双脚跳起。看着生龙活虎的同学们,我也想加入这个充满快乐和幸福的群体里。

  这健康的环境,使我心里更加殷切地希望这些建筑快快筑起,让居名们都走进郑陆新集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0:51:14 | 只看该作者
感受乡村[650字] 和弦

  春雨稀稀疏疏地飘落在双肩,轻柔的微风中夹杂着轻微的花香和泥香,沁人心脾。从高处往下看,一片片生机勃勃的小草破土而出,悄无声息地装扮着这度过了一个单调季节的村庄……

  一到春天,各家各户开始耕种。这时的故乡气候还没有完全暖和,依旧有一丝冷气眷恋地留在了春天,这时的早晨是最美好的。当第一缕阳光渗透了大气层进入村庄时,烟囱里一缕缕炊烟与阳光交融在一起,照映在田野上,农民伯伯开始了一天的旅程。

  夏天是水草肥美的季节。村里的人把家里养的牛、羊放出来,给绿油油的草地上镶上了一颗颗星辰,给这沉闷的夏天增添了一抹亮色。阳光照映在水波粼粼的池塘上,水面的倒影跟水里的鱼儿玩捉迷藏,为这炎热的夏天带来一丝凉爽。

  一转眼秋天到了。那高傲的高粱此时也低下了它的头,一眼望去,各种的庄稼交融在一起,金灿灿的光照映在农民伯伯的脸庞上,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自然的画师画得无可挑剔。

  果园里的那一个个小精灵,绽放出一个个笑脸,在向农民伯伯炫耀它们的成果。一群蜜蜂在忙着运输果实里蕴含的能量,连那蚂蚁大家族都在蚁王的带领下去帮助农民伯伯捡拾谷粒,好不热闹。

  “呼……呼……”一阵强烈的风吹来,土地上只剩下忙碌的人们,那风吹得树伯伯的脸生疼,一场不大不小的霜使树伯伯在空中瑟瑟发抖。每个人出门前都要把自己裹得像个棕子才肯罢休。此时放眼望去,温暖的阳光照在刚生成的露珠上、瓦片上,给村庄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夜晚的村庄是那么安静,只听得见一阵阵风在经过树梢时发出的声音,各路星辰的来临使夜空变得更加璀璨,月亮也躲进了云层去休息,窗户里传出了轻微的鼾声,只留下了一片村庄的安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0:51:20 | 只看该作者
美丽的乡村我的家 王思棋

  我的家在农村。

  这里虽然没有城里的高楼大厦,但有矮小可爱的小屋;虽然没有长长的高速公路,但有比它松软、温柔的泥路;虽然没有那威武的石狮子、旗杆,但有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的小花。

  稻田,是乡村不可缺少的地方,它一季一个模样。春天,虽然这里一片空旷,却可以看见几个农民在那播种、除草;夏天,可以望见一株株麦子结着饱满的果实,麦秆被这些顽皮可爱的小孩们压得踹不过气来了;接近深秋的时候,稻禾已经是金黄色的了,弯着腰,像是因为丰收的季节到了,弯下腰迎接农民们来收割呢!

  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初夏季节,热是热了点,不过有无数的小蝌蚪任你来捉,这就很令人满足了。捉小蝌蚪十分容易,只用带一把塑料勺,一个一次性的杯子就行了。来到田里,来到水旁,一看就可以发现无数的小蝌蚪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你可以先把杯里灌一些水,再把勺子放在水里捞。有些小伙伴嫌这样太慢了,索性把杯子放在水中,一舀,一次就能舀到好几只呢!于是,我也学着他们,一下子舀到了好几只。一会儿,整个罐子里黑沉沉的,像是天上的乌云飞到这个杯子里来了。

  鸭子、鸡、狗,乡下人家照例都会养几只。我家只养了鸽子、鸡和狗。鸽子养在我爸爸工厂的二楼。别小看这些鸽子,它们参加比赛可是得过一、二、三等奖的呢!狗,养在一个小屋里。它是只母狗,可性格比公狗还暴躁,所以我的家人都把它叫做“阿虎”。你也别小看它哦。有一次,它一胎生了七只小狗仔呢!鸭子,我家养了六只,前些日子,妈妈把三只老的卖了,只有三只了。

  看,乡村和城市是两个样的吧!谁说城市比乡村好,我就跟谁急,急得他尿裤裆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0:51:24 | 只看该作者
感受乡村 袁浩晰

  假如您问我徐州的春天哪里最美,我推荐的地方不是十里杏花的云龙春坞,也不是落英缤纷的彭园樱花林,也不是桃花灼灼的贾汪大洞山,而是我妈妈的老家——沛县俞庄。

  现在正是仲春,青翠的麦苗茁壮峭挺,向远眺望,百亩田地在春风的吹拂下,滚滚麦浪荡漾着勃勃生机,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田间地头的荠菜既大又鲜嫩肥美,毛茸茸带着锯齿的荠菜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荠菜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开花的,没开花的。妈妈兴奋的大喊起来,用水果刀连忙挖了起来,不到五分钟,就挖了一大把。妈妈开心地说“晚上有荠菜饼吃了”我、姥姥、两岁的小表弟也跟着妈妈热火朝天地挖了起来。满手,满身都浸着荠菜的清香,望着绿油油的荠菜,我不禁想起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句话“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是啊,荠菜味美性淡,还那么坚强。

  俞庄满眼的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麦苗的、荠菜的气息和清香。

  俞庄有整齐的楼房,阳光下轩敞亮堂。但村南十几户竹篱茅舍,更是别具风情,妈妈说:“这些泥墙草屋就是妈妈曾经生活的地方,我要去看看。”我们走过去,我发现这里的老人孩子多,年轻人很少。有几个人认出了姥姥,忙着打招呼,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们家,拉着姥姥的手问这问那。再三留我们吃午饭,我们婉言谢绝了。我说:“妈妈,他们太热情了,城里人都不这样。他们年龄这么大了,为什么不住新房呢?”妈妈说:“住习惯了,有感情,泥墙房子冬暖夏凉,多好呀。”

  我还不太理解妈妈的话,对我而言,那片麦地更有吸引力。我和表弟跑过去,和那里的小朋友一起玩,我们挖泥,堆城堡,捏泥人,过家家。一脸、两手都是泥,泥巴凉丝丝的,太舒服了。更过瘾的是,我们在齐小腿高的麦地里打滚,追逐。玩了一会,觉着不过瘾,我提议,四个小伙伴分成两组,玩打仗,青葱的麦苗为我们作掩护。真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的“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回去的路上,我对妈妈说:“俞庄太好玩了。”妈妈问:“怎样好玩的”我说:“俞庄既安静又热闹,小朋友既热情又淳朴。樱花林、桃花林、杏花林太热闹了。五一节放假再带我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0:51:28 | 只看该作者
感受乡村 陈晶晶

  我们是栽在温室里的花朵,享受着爸爸妈妈无穷无尽的呵护,拥有着高级有趣的玩具;可谁想过,住在乡村的孩子是怎样的?我带着疑问,开始了姐姐家一天一晚的乡村生活。

  没想到她们的生活比我们过的有趣多了!早上六点起床煮饭,七点吃饭,饭后切烂萝卜,坏土豆和烂蔬菜煮鸭饭。我们看上去挺恶心的,鸭子不这么认为,依然吃得香。中午约十二点半吃午饭,下午还要去田地帮父母干活,晚上六点吃晚饭,晚饭后还要穿鞋花贴补家用,大约十点睡觉。他们的一天过得多么充足啊!

  今天,我也想学她们六点起床,可是,因为我的‘起床气’可不小,硬是拖到了六点半。好不容易起了床,饭又还没好,肚子真是像母鸡一样咕咕叫。

  终于,吃了饭,紧接着的“煮鸭饭活动”让我措手不及。我很想搓萝卜,可搓板太尖锐了,我怕流血,只好切土豆和蔬菜。好容易到了煮鸭饭的时间,可生火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因为没生过火,被熏得又打喷嚏又咳嗽,姐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过来帮我。

  火生上了,鸭饭上还盖着一张塑料纸,我觉得好玩就找了根木头放进火里烤一烤,又拿出来去刺塑料纸,只见被我刺得塑料纸有了无数的小洞。这时姐姐出来了,看见了这一场景痛骂了我一顿,还说这会增加煮鸭饭的时间。

  不一会儿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自家种的菜与买的菜味道就是不一样,又香又嫩,好吃的不得了。下午下雨,没去田地。

  晚上,我和姐姐还有姨妈一起穿鞋花。她俩技术精湛,不用两分钟,一个就做好了。我拿起针,不知如何下手,姐姐就过来教我。现在我虽然缝得不快,但起码会缝了。

  今天晚上,我不会像其他晚上睡不着了!没一会儿就呼噜一片。

  第二天早上,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里,回到了城市。以后一定要常来这里,体验乡村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0:51:34 | 只看该作者
乡村一日游 陈书炜

  春天到了!山坡上的小草探出头来,露出晶莹的嫩芽;河边的柳枝变成了暗红色,翠绿的芽苞,好似咧开的小嘴。一切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更多的色彩等着我们涂抹,我和爸爸妈妈决定来一次乡村一日游。

  骑车过了隧道,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不禁贪婪地吮吸着:“乡村的空气真新鲜啊!”向两边望去,田野碧绿碧绿的,金黄金黄的油菜花把藏了一冬天的热情都献给了我们;雪白的萝卜花似一个个小精灵,跳跃着欢快的舞蹈;几头老黄牛正在耕田,偶尔抬头对着我们“哞哞”叫,想必也是高兴的问候吧。

  从乡村人家的房前屋后走过,几只大白鹅正高傲地昂着头,好像在警告我们:“这是我的地盘,快离开这儿,否则就对你们不客气了!”穿过一条小道,碰见一只大公鸡,摆着五彩的大尾巴,昂首挺胸,像个骁勇善战的将军。草地上,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正在觅食,不时还会“咯咯”地叫几声,好像在提醒孩子们:“全都跟紧了,不要乱跑。”

  那儿树荫下,有一个小池塘,池塘边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块,一群孩子正兴高彩烈地捉螃蟹呢。我也来了兴致,加入了“捉蟹大军”。我翻开一块石头,里面藏着两三只小螃蟹,突如其来的入侵,让他们惶恐不安,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抓,没想到小螃蟹也会夹人,痛得我“哇哇”大叫。吃一堑,长一智,我学着别人的样,抓螃蟹的后背,用这个办法,我抓了好多只!

  中午,我们来到了一户农家乐吃起了农家菜。农家菜不豪华也不美观,但它朴实,原汁原味,就像一首清新隽永的小诗,俘获了我的心。窗外是一幢幢的楼房,红砖绿瓦的非常漂亮,爸爸说:“新农村,新气象嘛!”

  向晚的微风,啁啾的鸟儿,好像一串幸福的音符,和着我们归家的铃声,一路鸣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0:51:39 | 只看该作者
感受乡村

  这周的周五是清明节,我和妈妈在这阳光明媚的一天,乘着妈同事的车回老家。

  一路上,田野风光尽收眼底,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一望无际,金灿灿的,一阵风吹来掀起油菜浪。天上的鸟儿忽高忽低,不时还落在细细的电线杆上,吱吱喳喳叫着,是在谈论有趣的事?还是在和朋友打招呼?大家一路谈笑风生,特别是那五年级的弟弟,和我讲得眉飞色舞。“快看!快看!城里没有的马。”我高喊起来。只见那匹马悠清自在地散步着,个头是咱小轿车的两倍。上面还坐着一大人,手中紧紧握着缰绳,两眼紧紧盯着前方,似乎是一位菜鸟骑手。

  一小时过去了,我们来到了外婆家。这时已经九点三十了,小弟强强拿出一盒军棋和我下,他水平不错,险些把我杀入死境,但三盘中,有两盘他的司令自己触碰到我的炸弹,随着轰的一声,司令炸得半身不遂。吃完钣,我俩就乘着爷爷的电动车来到了强强家。强强的老家前是一条河,姨妈领着我们来到河边,叫我们在河边玩。波光闪闪的河面上,水鸟在游戏着,鱼儿划动着尾巴穿梭在水草之中。机灵的麻雀,在芦苇丛蹦跳着飞翔着。

  “快看,有鸟窝哎!”眼尖的姨妈喊叫到,并用手拍着。顺着她的指点,我们寻找着,在芦叶的深处,一个用杂草和芦叶做的精致小窝出现在我们眼前。小小的窝中,有着七个鸟蛋,有着很高责任心的鸟爸鸟妈,在不停地抓鱼,不时还拍打着翅膀,扑棱扑棱地飞向天空,水面泛起几圈波纹,还有时扎个猛子,游入水中抓小鱼小虾。我脑中想到一件事——掏鸟窝,小弟飞也似地从家中拿来鱼网,可再伸也伸不到。看来要加长点。妈妈和姨妈手牵手,可只剩五厘米了。哥俩拿来雨靴、纸板和扁担。用纸板放在水面形成一个平台,再驾上扁担,这样一个简易桥就完成了。我们俩一人一个鸟蛋,拿来手中,心兴奋极了。回到他家,我拿来一个纸杯,先放点湿泥,然后铺点芦叶和干草,再放入蛋,用沙土盖着。看!一个漂亮的迷你小窝就完成了。

  掏完鸟蛋,我们又来到河边,无意间发现了成群结队的蝌蚪。我们兴奋不已,连忙端来盆抓蝌蚪。看这些小家伙多像逗点,它们划动着小尾巴,在水中游戏,长腿了的还跑上陆地玩耍一番。

  夜晚到了,坐着小轿车,我又来到了南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3 06: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