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校长管理材料 学校管理的反思与创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6:2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创新学校管理体系和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反思现行的学校管理体系和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权”为本,权威至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部分学校管理者最为缺乏的就是思想。学校成了权力至上和崇尚权威的温床。领导是权威,专家是权威,教参、教科书是权威。对权威的崇尚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创性和创造性,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斥退了教师的个性。

其二,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 目前不少学校在规章制度上大做文章,把规章制度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把规章制度的本质扭曲,领导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的监工,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管理变成了检查,教师和学生成了严管的对象,从而使教学本性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疲于应付,学生学无定向。在这种情况下,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只能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其三,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 我们都知道,分数是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分数不是唯一的工具和手段。可悲的是,在我们现行的不少学校管理中,分数被绝对化了,分数成为“控制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教师和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学校管理和评价盛行分数主义,教学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呼唤学校管理的全面创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校管理创新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务、服从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实施校本管理,重建学校管理的新机制 

校本管理是指以学校自主管理的办学模式取代政府包揽办学的模式,使学校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并以独立法人资格对学校发展承担责任。简单地讲,就是以校为本的学校管理。 

实施校本管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让校长真正掌握财权、人权,做一个责、权、利统一的实体,这是实行校本管理的首要条件;二是积极探索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联席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享有主人翁地位;三是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学校建设为切入点,启动校本课程开发工程,使校长和教师体验到自己所享有的课程权力,及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营造研究氛围 

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即“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化,要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指导能力,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学校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学校营造起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 

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我们必须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构建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质量管理技术和制度,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英美等西方国家。近些年来,人们把这一管理理念引入学校管理之中,开始构建以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工特别是教师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学校的高层领导、管理人员和全体教职工都要转变观念,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对教学质量和工作质量永不满足,以零缺点为目标。其次,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将职能细化为具体的任务,分配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人员,使其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并授予其相应的权力。 

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学校上下左右各方面的力量要通力合作,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以及学校各种非行政系统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相互支持。 

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还必须动员和组织学生家长及社区公众代表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网络系统,积极开展优化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工作,努力把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影响统一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上来,使其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条件,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