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试题和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0:5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试题
北京市第八中学 童其琳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倘若(tǎng)  慨叹(kǎi)  诓骗(kuāng)

B.依赖(lài)   宰相(zǎi)  搽(cá)脂粉

C.麻醉(zuì)   脊梁(jí)   拜佛(fó)

D.省悟(xǐng)  渺茫(miǎo)  玄虚(xuàn)

考查目的:课文中涉及重点字词的读音识记。

答案:A

解析:B项,“搽”应读“chá”;C项,“脊”应读“jǐ”;D项,“玄”应读“xuán”

2.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

(1)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考查目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答案: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为民请命:替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解析: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①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是鲁迅先生为批驳抗日前途悲观论、鼓舞民族自信而写的一篇杂文,后收入《且介亭杂文》集。

B.“正史”即清高宗(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史史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二十四史。

C.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意思是说:二十四史不是史书,而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罢了。

D.“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考查目的: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背景和书下注释,进一步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

答案:C

解析:不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是二十四个朝代皇帝的家谱。

(2)“正史”是加了引号的,这个引号的作用是                     。

考查目的: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加强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答案:表示对正史的不认同。

解析:略。

(3)“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①“这一类”指代                          。

考查目的:明确指代内容,加强课文理解。

答案:“这一类”指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解析:略。

(4)将“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                     。

考查目的:体会反问句式所表达的强烈语气。

答案:“中国的脊梁”,就是现在也未尝少。

解析: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同步导学案·课时练》九年级上册)

二、课内阅读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③“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④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⑤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⑥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作者写第①、②段的用意是什么?

考查目的:本题既是训练学生从语段中归纳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也是让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学习驳论文,批驳敌论证的方法。

答案:文章第①段摆出对方的论据,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第②段亮出批驳的靶子──“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解析:略。

2.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文中又是如何论证的?

考查目的:引导学生分析本文作者的观点、立场,学习驳论文中的驳论方法。

答案:第③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对方论点。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解析:通过文章题目或作者批驳的观点,找到与之对立的看法,就是作者的观点。

3.阅读④⑤段,分析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1)用大量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   )

(2)用间接反驳敌论的观点。                      (   )

考查目的:学习驳论文的论证方法。

答案:(1)例证法;(2)反证法。

解析:根据论证方法的定义进行判断。

4.阅读第⑥段,分析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文中画线的“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分别指的是什么?

考查目的:理解文中关键词的指代内容。

答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筋骨和脊梁:借喻有骨气、有自信力的中坚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状元宰相:借代,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解析: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05: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