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l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下载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00:26:3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位置与方向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材第23-25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描述路线的方法和画路线图的步骤。
2、在练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练习,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的路线绘制路线示意图。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在图上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怎样描述物体的移动路线?
(3)根据描述画路线示意图时要注意什么?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练习。
(板书课题:练习五) 二、探索新知
二、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1题。
  这道题是让学生通过测量教材上的方伴图,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练习时先让学生将观测点的“十”字坐标图放大,再进行测量。
三、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2题。
  这道题是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各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四、教材第24贾“练习五”第4题。
  提问:要知道小刚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操作测量后,继续提问:那学校又在小刚家的什么位置上呢?
  小组活动:在小组内分别说一说其他几位同学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再说一说学校在这几位同学家的什么位置上。
  把你的发现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五、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5、7题。
  这道题是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在平面图上标物体所在的位置时要注意什么。
六、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题。
这道题是将数对的知识和确定位置的知识相结合,促进知识间的联系。 6.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8题。 出示题目后,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并交流获得的信息。
根据路线图,让学生说一说小玲从家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教师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在小组中交流,再填表格,最后汇报展示。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第(2)小题,然后交流汇报。 7.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10题。
七、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上学和放学的大致路线。 8.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11题。
组织学生先理解题目意思,再进行设计,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课堂小结
八、 今天这节课我们做了许多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练习,通过练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不仅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还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同时在描述路线时,参照点是不断变化的。
第三单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00:26:40 | 只看该作者

分 数 除 法(共8课时)
1、倒数的认识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倒数的认识(教材第28、第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找一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学生分组交流,找出文字的构成规律。
2、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
—      —     —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倒数。
二、教学实施
1、师:关于倒数,你想知道什么?
2、学习倒数的含义。
(1)学生观察教材第28页主题图。
(2)学生根据所举的例子进行思考,还可以与老师共同探讨。
(3)学生反馈,老师板书。
学生可能发现:
①每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
②每组中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
③每组中两个数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4)举例验证。
(5)学生辩论:看谁说得对。
(6)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会为倒数。
3、特殊数:0和1。板书: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
4、求倒数的方法。
(1)出示例1.
(2)归纳方法:你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板书: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5、反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8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视。
(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六的第1-5题。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找一找下列各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              1            0               6
2、填空。
(1)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2)10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1。
(3) 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2、分数除法
第一课时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材第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两个除法算式与一个乘法算式,比较已知数和得数,理解并概括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明确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例1。
2、改编条件和问题,用除法计算。
二、教学实施
1、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问:如果将一盒重 千克的水果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千克,该怎样计算?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
引导观察:这几道算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分数除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它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2、归纳概括分数除法的意义。
3、分数除以整数。
(1)例1.引导学生分析并用图表示数量关系。
师问: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列式计算。
师问:从图上看, ÷2的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折一折,算一算。
(3)理清思路。
思路一:把 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 ,也就是 。
思路二:把 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 的 是多少。
(4)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5、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填空。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    ),都是已知(     )与(     ),求(      )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     )这个整数的(     )。
(3) ÷5= ×(   )=(    )
2、计算并验算。
    ÷3=        ÷10=        ÷11=        ÷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00:26:4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第31、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3=        ÷4=        ÷5=        ÷3
2、说出下面各分数的分数单位,每个分数单位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并说
出每个分数单位的倒数。
                             
二、教学实施
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除数是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1、例2。
①学生读题,明确题意。师问:这道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②列式。师问:怎样求小明和小红的速度?引导学生利用“速度=路程÷时间”这个关系式列式。
2、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①学生尝试说出自己的算法,教师评价。
②用线段图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然后提问:在图上怎样表示“ 小时走了2千米”这个已知条件?
3、学生自学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问:求小红1小时行多少千米,列式是 ÷ =,该怎样计算呢?
4、归纳方法。
师问:观察比较例2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你发现的规律吗?(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5、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的第1、2、3题。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1—8题。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4=  ○ =(  )         ÷5=   ○(  )=(  )
6÷ = 6○(  )=(  )      (  )÷(  )=  ○ =(  )
2、口算。
÷4=         1÷ =        1+ =        1- =
2× =          ÷2=        2÷ =        ÷ =
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速度=路程÷时间
1、小明的速度=2÷     小红的速度= ÷
2、2× ×3=2×( ×3)=2× =3(千米)
3、分数除以分数
4、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00:26:5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第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24÷4+16×5-37           46+50×[(900-90) ÷9]
2、计算下面各题。
   2÷         -      ×2      ÷      ÷
二、教学实施
1、例3。
(1)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
(2)学生明确题意。
(3)学生分析题目并解答
(4)老师提问:可以列综合算式吗?小组讨论并汇报,如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 ×3)    12÷ ÷3
(5)分析运算顺序。
     师问:这两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3、变式练习。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0.125-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填空。
(1)20米是(   )米的 ,20米的 是(   )米,20米的 是56米的 。
(2)(   )吨的 比8吨还多1吨。
(3)1÷(   )=0.125=(   )÷64= =
2、计算下面各题。
20- ×        (   -  )×(   -  )
640× ×(  1 + )    ( -    )×
3、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教材第37、38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的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这类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借助线段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难点: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头分析。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
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
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 。
汽车数量相当于自行车数量的 。
2、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个儿童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他体内的水分是多少千克?
二、教学实施
1、例4.
2、分析数量关系。
   师问:例4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和问题、单位“1”、数量关系式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在学生回报过程中,绘制下面的线段图。
师问:在这个数量关系式中,小明的体重是未知的,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让学生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示这个数量关系式,即:
x×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3、 列方程解应用题。
师问:你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
学生汇报的同时,老师板书补充完整第一问的解题过程。
4、 出示例5。
    学生先读题,选择有用的信息。
根据“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 ”这两个条件画出线段图。(老师强调:这是两个量之间的比较,要画出两条线段。)
根据线段图,列出数量关系式。
爸爸的体重×( 1-  )=小明的体重
爸爸的体重-爸爸比小明重的部分=小明的体重
学生列方程解答。
解:设爸爸的体重是x千克。
( 1-  )x=35               x- x=35
x=35                   x=35
            x=35×                 x=35×
x=75                     x=75
5、 归纳总结。
6、 练习,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八。
三、课堂作业设计
1、 看图列算式(或方程)。
2、 解方程。
    2x=           x=30        x=  
板书设计
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一个儿童的体重× =这个儿童体内水分的质量
爸爸的体重×( 1-  )=小明的体重
爸爸的体重-爸爸比小明重的部分=小明的体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00:26:5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教材第40—4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准单位“1”及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头列式。
(1)一袋面粉的 重15千克,这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火车速度的 ,求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2、分析条件。出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多
   师问:这句话中哪个量是单位“1”?怎样理解这句话?
二、教学实施
1、例6。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已知一场比赛的总得分是42,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求上半场和下半场各的了多少分?
2、阅读与理解。
(1)一场比赛的总得分是多少?
(2)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得分的一半,怎么理解这句话?
(3)问题是求什么?
3、分析数量关系。
师问: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应该怎样解答?
板书:上半场的得分+上半场的得分× =比赛的总得分
      下半场的得分×2+半场的得分=比赛的总得分
4、列式解答。
    解:设上半场得x分。           解:设下半场得x分。
       x+ x=42                          2x+x=42  
          x=42                            3x=42
          x=28                              x=14
       28× =14(分)                 14×2=28(分)
5、出示例7。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一条隧道,如果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二队单独修,18天才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6、分析方法。
师问:题中这条路多长没有给出,可以怎样来解答?
7、小组讨论分析结果,集体汇报。
8、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学生画图后再解答,并说出等量关系式)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填空。
(1)同学们回收的废旧电池比易拉罐多 ,易拉罐的数量是废旧电池的 。
(2)国产小轿车的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现价是原价的 。
(3)40是60的 ,60比40多 。
(4)一本书的 是40页,这本书的 是(   )页。
2、判断。
(1)10克盐溶入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
(2)3米的 和1米的 同样长。(   )
(3)一种商品先提价 ,再降价 ,现价和原价相等。(   )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上半场的得分+上半场的得分× =比赛的总得分
下半场的得分×2+半场的得分=比赛的总得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00:27:03 | 只看该作者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3、在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念和计算法则的整理。
难点:运用所学概念,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1、课前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2、展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图。
二、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回忆。分数除法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请你分别举例说说它们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整理学生的汇报。
3、完成教材第46页的第1题。请学生先复述分数除法的意义,然后计算。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在○里填上“>”“<”或“=”。
   9× ○9          9÷ ○9           × ○1
   9÷ ○9          9× ○9           × ○ ÷
2、计算。
    - × +        × - +       (  + )× -
    ÷[ ×( - )]  
第二课时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比较,进一步弄清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掌握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建立三类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分数应用题包括哪几种类型。
二、教学实施
1、看教材第46页的第2题。
(1)第①题是比较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说出鸭的只数是单位“1”且未知,求鸭的只数,就是求单位“1”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老师可以请学生边说,边画出线段图。
(2)第②题是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师问:怎样理解“鹅的只数比鸭少 ”?(请几名学生回答)
学生画图并口头分析,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问:根据线段图,你能用简单的话概括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吗?
(3)提问:比较以上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按比分配的应用题。请学生完成第③题。
     师问:还记得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吗?
     出示:              求平均分得的总份数
                                     ↓
求每部分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用分数乘法求出每部分是多少
(5)提问并解答。你能用上面的数据编出其他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吗?
2、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47页的练习十。
三、课堂作业设计
1、一头蓝鲸骨骼重20吨,约占体重的 ,它的体重约是多少吨?
2、一种手机降价 出售,正好比降价前便宜了200元,降价前卖多少元?
3、小明看一本64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           。两天共看了多少页?把需要补充的条件和相应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第二天看了128页                    640× +128
   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128页          640× ×(1+ )
   第二天看的页数相当于第一天的       640× ×2-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00:27:0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     比(共6课时)
第一课时  
比的意义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2、3题及练习十一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教材第48页中的内容)
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 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C、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D、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2) 教学不同类量的比。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
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 B、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 (3)归纳比的意义。
A、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B、练习:判断,下面数量间的关系是表示两个数的比吗?
①甲数是9,乙数是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比7;乙数和甲数的比是7比9。 ②拖拉机45分耕了2公顷地,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是2比45。 ③足球比赛,甲队和乙队的比分是3比2。 2.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比的写法。
15比10 记作15∶10    10比15 记作10∶15 42252比90记作42252: 90 比的各部分名称。
A、学生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概括知识点。 B、小组汇报并举例: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  
3   ∶  2=3÷2=         

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比与除法的关系
A、观察上面的式子,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被除数),后项相当于什么?(除数)比值相当于什么?(商)。B、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是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C、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2)比与分数的关系。
A、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推知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答: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a) 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例如15:10,可写成10
15
,读作15比10。 结合上面的讲解,板书下表: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49页“做一做”第1、2、3题
2.练习十一第1、2、题。
3.《数法题解》第63页第1、2题。 四、布置作业。
(1).课本练习十一的第3题。
(2).补充:求出比值。 0.375∶0.875   81∶43   0.75∶52   2.6∶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21: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