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病毒的种类及其结构组成。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多种病毒的了解来认识病毒结构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病毒的种类及其构成。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对病毒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流程:情景导入→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一] 病毒的发现
自读课本病毒的发现史
[你知道吗] 伊万诺夫斯基的研究表明了什么?
[考考你]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病毒的?
病毒的发现及病毒学的奠基人
幻灯片一:烟草花叶病。1886年,麦尔发现了烟草的一种病态:感染叶子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区域(烟草花叶图片),并命名为烟草花叶病。
幻灯片二:病因探究:俄国年轻的植物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亲眼目睹了烟草花叶病给种植者带来的损害后,下决心要对发病原因查个水落石出。
该从何处着手呢?
(边用动画展示边解说)1892年,伊万诺夫斯基想,首先应该找到致病因子。根据其原有一些生物学实验的经验,做了一个简单的试验。采了几片得病的烟叶,捣烂并用水调成浆液,然后把这种浆液滴在正常的烟叶上,看有什么反应。奇怪,过了几天,这些烟叶得了花叶病。他想这种致病因子并没有因研磨而失去致病能力。
这种致病因子是不是一种细菌呢?于是他又做了另外一个试验。用通常细菌不能通过的过滤器过滤这种花叶病的叶汁后,再去感染试验,发现叶汁仍然具有传染性。用显微镜也无法看到它们的结构。这用当时发现最小生物----细菌无法解释。
请你思考:电子显微镜仅仅使人们“看到”了病毒“长相”。如果你是科学家,在当时的条件下,你会就病毒的哪些方面继续展开研究?〔运用发散思维,讨论并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探究二] 病毒的分类
按一定的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请你通过阅读、讨论并观察课本第73页图Ⅱ-27,分别按照形态和侵染的对象对病毒分类。
[交流共享] 组内、组间交流并写出病毒的种类。
继续思考: 病毒从形态上看千差万别,有没有共同之处呢?
[探究三] 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尝试比较] 运用图Ⅱ-28病毒结构示意图,找出它们的结构共同之处。
[换位思考] 现在我们知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么,病毒想要长期生存下去,它们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交流共享] 选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是 。
你知道吗?最早病毒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它能使人、动物和植物患病。当人们对病毒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如果你是科学家,你将如何让病毒为人类造福呢?
[探究四 ]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病毒对人类的利和弊
[收获共享]
1.小明不知道什么是病毒,请你给介绍一下。
2.总结一下学习本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