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心小学教学视导汇报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4 09: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石湖中心小学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84人,教职工65人(高级教师5人,市“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7人,县“321工程”培养对象5人),拥有品德、综合实践两个市级重点培育学科。学校以“生本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释放师生潜能,深入推进课程实施,2015年,学校“生本导学课堂”被评为“连云港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奖”。现根据县教学视导工作要求,作如下汇报。

        一、着眼课程,抓实课堂,深入推进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规范有序,全面推进。

        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积极落实“五严”“六严”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课程改革。虽然 “小学科”专任教师存在结构性缺编,但基本能够做到所有学科都能够开齐上足。为规范课程的有序实施,学校建立了有效监管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学科业务检查及巡课,对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给予纠正解决,防止语数外学科过度占用“小学科”教学计划。同时,将“小学科”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制度设计上予以保障落实。

        学校重视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雷锋精神”德育实践校本课程已初见成效,正积极申报“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特色项目”。“学习雷锋好榜样”已经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雷锋精神”的主旨内涵也在不断地得到丰富与提升,“雷锋精神”德育实践教育团队被县政府命名为“十佳教学团队”,校本教材《雷锋》、校刊《小雷锋》初具影响力。目前,学校“雷锋精神”德育实践校本课程的实施成果已形成经验材料被推荐到团中央,“雷锋精神”教育已经成为学校一大亮丽的办学特色。

        学校将科技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研发了科技主题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围绕“创新就在身边”这一课程理念,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推进学生科技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编制了校本教材《我爱科学》,力求学生全员参与,实现课程实施的普及性。2015年,学校成功创建为“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校”,在江苏省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三件作品获省一等奖(全市仅12件)。

        2.课堂建设:释放潜能,简约高效

        学校在“3+2”高效课堂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本导学课堂”这一教学主张,“生本导学课堂”主要是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的维度来划定的。“生本”:教育不再是仅仅把学生看成学校教育的对象,更应把他们看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生为本”就是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导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支撑。教师的主导遵循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会学不教”。 “生本导学课堂”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释放学生潜能,引领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发展,给学生真实的成长体验。

        围绕“生本导学课堂”,我们提出了“激趣”“活动”“引导”“练习”“评价”五大操作要领,鼓励教师围绕“生本导学课堂”核心理念积极进行学科化、课型化建模,充分发挥学科团队优势,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先行先试,释放师生潜能,改变课堂行为。2015年,我校“生本导学课堂”教学改革被评为“连云港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奖”(全县小学仅两家,另一家为东海实验小学)。徐金枝、赵海燕两位老师的“生本导学”课堂实践在连云港市基础教育教师优秀课评比中双双荣获一等奖。

      二、落实常规,紧抓质量,实现教学有效管理。

        1.教学常规:关注过程,狠抓落实

        我校严格贯彻落实县教研室学科教学常规要求,分学科组织培训,领会精神,明确要求,确保执行常规不走样。要求学科教师将学科教学要求张贴于备课本封二,便于对照执行。学校定期组织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学科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出,同时告知对方,下一次检查要重点回头看,看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看是否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去落实,除了定期检查,学校还将安排不定期抽查。对检查结果的使用与教师绩效考核挂起钩,从制度层面加以约束,同时,借助于激励机制,引领教师真真正正地将学科教学常规转变为自觉的日常教学行为。

      关注过程管理,学校重在抓实“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首先是课前准备,即备课,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教学,功夫要下在课前”的思想,备课必须要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明晰教材的设计意图,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尊重学科课程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教材处理和教法设计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特别是要考虑到的学生的发展需求;课堂教学,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生长,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要大胆践行“生本导学课堂”,冲破传统课堂的束缚,重点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上寻求突破,最大限度降低师生的教学成本,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课堂容量;课后管理,一是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有的放矢,有思考,有收获,二是学生的作业要有质量,坚决做到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目的就是避免“课内不足课外补”现象的反弹,真正实现教学的减负增效。

        2.教学质量:跟踪调研,有效监控。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为保证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和平稳提升,我校定期组织学科质量调研,目的在于诊断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保证质量在合理的区间内向好运行。同时,对薄弱的班级、学科重点进行跟踪监控,防范质量滑坡。每一次调研,均在第一时间召开质量分析会,让大家找准位置,清楚各自学科的质量状况,重点剖析学生发展的盲区,学科教学的不足。学校严格控制调研的次数,避免增加师生的负担,学业水平测试严格执行规范办学要求。

        为将教师的思想统一到质量的提升上来,形成抓教学、提质量的激励机制,我校积极进行了制度设计,首先是约束机制,制定了《教学质量一票否决规定》,将教学质量与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调整、外出培训、评优评先等切身利益挂起钩,切断教师退路,安下心来,心无旁骛教学,质量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价值指标;其次是激励机制,制定了《教学质量绩效奖励制度》《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奖励措施》,双管齐下,激励教师争先创优,实现教学质量提升。2014年,学校被评为“连云港市教学质量先进集体”。

    三、互助引领,驱动发展,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1.实施“同课异构”驱动发展共同体行动。

        分学科成立青年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方式驱动教师成长,创新点在于团队成长,驱动发展。每个学期,牵手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双方各承办一次,活动的价值在于教师过程的成长,提前一个月命题,这一个月在团队组织下,执教教师从教学设计到试上、再上,反复推敲打磨,目的在于活动这一天不一样的精彩呈现,过程虽然很痛苦,很折磨人,但是却很锻炼人,一轮下来,教师都能明显感觉到教学水平的提升。它的驱动性体现于“逼”着教师去成长,因为是同课异构,教师感觉还是很有压力。

        2.学校重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师成长路径。

        “同课异构”驱动发展行动就是我们的一大实践创举,将三种方式有机融合在一起,效果非常好。除此之外我没还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首先是主题教研活动,有效的方式就是课例研讨,每次活动均有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均来自学科教学实践,这样的活动有针对性、实效性,最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其次是开展一些自助菜单式的教研活动,一是,根据学科教师的发展需求,向教研室定制培训清单,教研员组织学科骨干教师来校送教,我们借助于县域内优质师资发展教师;二是引智培训,先后邀请江苏省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陈红、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马建明等市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培训,为我们“生本导学课堂”把脉问诊,破解实践中的一些瓶颈难题;三是积极争取一些活动助推我校教学改革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品德发展共同体”活动,我校为牵头学校,共同体由首席教师王泰诚担纲,多次在我校活动;如市“三百工程”走进石湖,为我们带来优质的精品课程,有效地提升了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四是我们开展一些校本化的教研活动,多层面、多维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目前,我校拥有市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专业研究能力大赛市二等奖一人;市优质课一等奖2人;省级教科研课题3个,市级42个。同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县十佳教师李爱华、县十佳班主任赵海燕。每一年教师节期间,我们都要评选一批“突出贡献奖”“老骥伏枥奖”“红烛奉献奖”等,目的在于树立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校将在现有基础上,积极进行机制创新,依托“生本导学课堂”,推进教学改革,释放师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