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艺术教育叙事 艺术,超越语言的心灵启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07:2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没有语言,人们如何交流?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即使没有所谓的翻译,也能心领神会?我想,有,也只有艺术了。

学校组织的这次“音乐,让美进驻心田”交响乐欣赏(是欣赏而不是学生演出,因为我们没有能组成乐团的特长学生),起初,我也有很大顾虑,这种“阳春白雪”式的高雅艺术,别说学生了,我们这些老师们能欣赏的了吗?是不是会被一些人误解是作秀的噱头?为了写新闻通稿,我认真地拜读了田局长的博文和段校长的致辞,加上音乐会上的现场感悟,关于美、关于艺术、关于音乐,心中似乎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

美,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积极态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的欣赏情感。美的感受,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心有美的人,即使面对一幢破旧的建筑,也能联想到它背后的沧桑沉淀,哪怕身处恶劣的环境,也会懂得苦中作乐,适时调节自我。美,关联的是内心的柔软、善良,在一个人的完整人格中,它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艺术,是美体现最集中之处,但并不是全部。艺术,包含的类型很多,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戏曲等等。大部分的艺术并不需要文字符号的支撑,因为它们的诞生比文字更早。但是它们却同文字符号一样,表达的是内心深处的不同情绪感受乃至情感状态,有的甚至超越了语言能描述的程度,无论高雅还是通俗。在静静欣赏的过程中,即可引起不同心灵之间的共鸣,当然,这样的共鸣如果具备一定的常识基础或者阅历体会,将会更加深刻。

不是每个人都会将艺术作为终生的职业追求,可每个人心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选择的倾向,对于长期投入某项研究或创作的人来说,也许更需要有一种安静的方式来进行释放情绪,寄托情感。屠呦呦,这位在中国当代科学界里程碑性的“三无”科学家,一张简单的诺贝尔获奖照片引发了无数人感叹。照片中的她静静地侧倚在钢琴旁边,从容而淡雅,作为一位科学家,她的艺术情怀也让人称赞。而爱因斯坦与小提琴的故事,也早已是世人传颂的佳话。

艺术,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熏陶、感染与沐浴,当下的社会,人们很容易陷入功利、浮躁的情绪漩涡中,选择一种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投入的艺术形式,也会给内心营造不同于读书的别样情怀。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营造艺术的氛围,启迪他们内心对美的向往,提高审美修养,这对他们整体素质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是,就我们国家的教育现状和大部分人的生涯发展而言,如果不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不在他们学习能力最强、社会性格塑造最关键的时候提供这样的机会,以后也许就永远没有接触的可能。

苏文星老师的现场授课,是一种很好的探索方式,每一个上台体验的学生,一定不会忘记这种脑海里除了音乐别无其他的美妙感受。交响童话的体裁,演奏与朗诵结合的方式,拉近了音乐与现场每个人的距离。提前所做的有关音乐会欣赏的礼仪功课,对乐器及演奏特点的现场学习,经典作品的欣赏……,所有的这些都会成为学生们成长历程中难以忘怀的精神财富在他们的内心沉淀下去,也许会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阳春白雪”并非只因少数人,也只为少数人而存在。艺术,是超越语言的心灵启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5: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