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玩笑 应适宜幼儿教师随笔
人物介绍:
小冯(男孩):较调皮好动
瑾瑜(女孩):乖巧懂事
小冯和瑾瑜,坐在一组,座位一前一后。
案例描述:
课间休息时候,小冯不知怎的无意中弄伤了瑾瑜的小手,抓掉了一些皮,伤口真的很小。
我带孩子做好消毒工作后,为了让小冯引起重视,我在他面前开玩笑似的强调了一遍:瑾瑜的手弄疼了,她都哭了,你再抓她,她的爸爸要来找你了。顿时,小冯变得安静了,乖了,连声说:我是不小心的,我是不小心的!
中午时候,瑾瑜被家人接去医院打预防针,回班级的时候,瑾瑜的爷爷送进来,转达老师:孩子说不要来学校,有人会弄疼她的。当然,爷爷也是开玩笑的传达了孩子的话。但这时,小冯却听得很认真,当爷爷走后,孩子一直低着头,餐后散步也没有参与,一直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椅子上,老师去邀请也没用。午睡时间,不愿意上床,开始大哭起来。
分析反思:
其实,我这样说的出发点,只是想让调皮的小冯经过这件事情后,能稍微乖一点,但谁知,小冯听到我以及爷爷的话语后,引起了情绪上的大波动。是我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太草率了。
▲ 对于“孩子”的理解
鉴于此,我知道自己和孩子开玩笑,有些过头了,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正如一书中所讲: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充分认识和理解,也就不可能有对其学生的尊重。平时觉得小冯挺搞笑、好玩的,就与他开起了这个不小的玩笑,殊不知每个孩子看似简单与幼小,心里也会装着许多思考与情感。其实从小冯说“我是不小心的,我是不小心的!”,虽然他没有表达出其他更多的心里想法,但是这已经能看出孩子心里有一些难受了。而我正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去充分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当时的想法,希望其他教师引以为戒。
策略思考:
1、要从正面进行引导
小班幼儿本来年龄段就比较小,孩子与孩子之间有些磕磕碰碰的小摩擦,那也是难以避免的。当幼儿之间出现小小的受伤、弄疼之类的,我作为老师应该以积极的引导为主,例如:老师知道你是不小心的,你下次注意一点就好了。
2、学习同伴之间的关心
既然已经弄伤了,应该以此事件为基点,让幼儿之间学会关心同伴。可以让子冯向瑾瑜说句“对不起”,还可以让子冯轻轻的摸摸瑾瑜的手,让瑾瑜知道子冯对她事后的关心。我觉得还可以让俩孩子握握手,抱一抱,这样更能为子冯消除些许后顾之忧。
3、不同的事情不同对待
这件事情只是孩子不小心而引发的小小的抓伤,但我作为老师却是想以此来让调皮的子冯变乖,看来我的方式是不对的,我的吓唬,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对于孩子的调皮,我更应该选择其他的教育契机来进行。
我的后续关注:
之后,我作为老师,其实我也感到有些愧疚,本来以为“玩笑”没有什么,却引起了孩子不小的焦虑。事后,我也时刻关注着子冯,不知道会不会对他有何影响。午睡起床,看到又笑嘻嘻的他,我终于放松了些许,为他穿好外套,他又笑嘻嘻的跟我说话了。在座位上,他正在和瑾瑜开心的一起说话。
看到小冯又回归到以前的调皮模样、开心样,我也释然了。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孩子”吧——没烦恼、没芥蒂。
而我,再也没有在俩孩子面前提起“受伤”之类的词汇……
查桥中心幼儿园 袁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