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 郭胜芳
在中考最后阶段,利用对材料解析题的讲评机会,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对分析方法进行指导,可对学习历史、考好历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
材料一 1999年,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举行民意测验:评选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卡尔·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的思想家。
材料二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起义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中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和发展。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关键时刻,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加深了改革,而且将邓小平理论提高到一个新高度。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却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回答:(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最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是谁?
分析:第一问考查识记比较简单,《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二问,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者,都有谁呢?各自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在这里要进行及时地总结复习。
苏联主要有两位:列宁和斯大林。
1921年列宁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斯大林在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国,并实现了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制定新宪法,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中国主要有两位:毛泽东和邓小平。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从中共八大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可向学生强调探索的成就和失误。
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指导学生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的探索过程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对上面材料解析题的分析实际上就是一个专题复习。我们不仅知道最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是列宁,还了解了更多的实践者。
(2)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指什么?
分析:首先在材料中把这一句话找出来,根据前后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此题到此为止,就起不到试题讲评的作用。在20世纪中国历史有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他两次是什么?在这里一定要做必要的补充。
第一次巨变是指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次巨变,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和发展。
分析:首先在材料中找出相关的语言,知道与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有关系。两位伟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中国的实际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什么呢?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可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本题是借助材料来完成的。很多同学做材料解析题,却往往忽视材料,其实材料与知识是缺一不可的。在材料中包含着问题的答案,材料读懂了,答案自然解决。
为了更详细的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可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于2007年12月27到30日访问中国,开始了迎春之旅。28日他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日中两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获得了作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地位,两国在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力量能够为亚洲与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把眼光放在两国之间所存在的共同利益上,并且努力使其扩大。
回答:请结合材料并结合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说明福田康夫为什么说“日中两国有力量能够为亚洲与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
分析:先在材料中把原句标出,观察其前后句的意思,可以知道原因是“日中两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获得了作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地位”。但此答案是不完整的,并没有体现出国际格局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忆起,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那么中日两国在这一趋势中扮演什么角色呢?由于两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日是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可见,做材料解析题既要根据材料,也要结合课本知识,找好切入点,才会有完整的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