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教研论文 对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探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2:5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非常至关重要的。知识的获得我们可以依靠学习,可以在瞬间获得。但习惯的形成,却无法做到。习惯需要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培养。每位教育者都知道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抓好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而使他们终生受益。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教师想要做好教育,就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对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 下面我将来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1、特定的生活环境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家庭条件好,家长重视的学生基本上都选城内学校就读。农村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农民的孩子,这些农民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的长年在城市打工。而他们的孩子大多数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看,由于隔代亲情往往产生溺爱,疏于管理,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甚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相对较差。

2、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氛围差。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多数是忙于农活,只关心孩子的吃穿,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多数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无能力辅导孩子,更是缺少教育孩子的能力;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和社会文化的转型的原因,引起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多数家长缺乏与学校教师教育的合作意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形成合力,直接导致学生接受双重教育,甚至产生教育冲突。

3、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的抱负水平普遍不高。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弱,学生校外生活单一,多数学生见识少,缺乏进取心、责任心,自由散漫。

(二)、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1、传统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认真预习的习惯。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预习兴趣是预习效果的关键。在预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布置的预习内容要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诱发性、趣味性和思考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在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作业:①收集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实物(盒子等),并仔细观察一下,他们分别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并把它记录下来。②用学具盒中的小棒搭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框架,或者利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并思考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了两个难度不同的预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个来完成。其次,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但初次接触预习的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在课堂上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不同课型的课前预习方法。    

(2)、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认真听课包括两方面,一是认真听老师讲课,另外是认真听同学发言。由于小学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老师在讲课时,有的学生在玩东西,有的学生在漫不经心地翻看一些与课堂上无关的书籍,还有的学生和周围的同学讲话等等。如果你仔细观察,虽然有的学生眼睛在盯着老师,但不像听讲的样子。还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没有注意听。教师如果不加注意,及时提醒,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认真、仔细听课上,既不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也会使学生逐步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因此,我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学生专心听课: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眼神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其次还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竞赛活动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如:开火车游戏,竞赛活动有:同桌同学、组与组之间,男生和女生之间进行竞赛等。另外,让学生勤于动脑,也是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积极思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能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那么,他的注意也就一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度的集中。除此之外,有目的地进行提问,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学。另外同学之间发言后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对别人的发言给予补充。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尽快集中精力投入学习,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我觉得只有先培养好学生良好的专心听课习惯,才能逐步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

(3)、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①、规范格式,认真书写。我们要向学生讲明了作业书写的要求,例如:字迹要美观大方,每一行只能写一个算式,每做完一题,要空一行,做竖式时,横线要用直尺画,要求学生尽量想好了再写,少用橡皮擦,已经写错了,就应该擦干净了再写,否则,看上去不干净,而且数字也看不清楚,这样既会影响作业的正确率也会影响了美观等要求。并对写字的姿式作了要求,如背要挺直,眼离书本要有一尺远等。②、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作业书写好习惯。要想学生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老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上课时,板书设计要合理,规范整齐,书写应做到一笔一画,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竖式中的一条横线,都必须用直尺画,另外在作业批改时给学生的批语也要认真书写,一则让孩子能看懂,二也是给孩子一个示模。另外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运用学生典型教育启发学生。例如:把优秀的作业进行全班展示;优秀作业奖一颗五角星,得满十次换一个小礼物等等。总之,要及时捕捉每一个闪光点,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表扬夸奖的喜悦,而这种“成功的乐趣”正是学生好行为的内驱力。③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不少的学生之所以把题做错,就是因为读题不认真、加字减字造成的。所以,教师要加强读题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良好习惯。

2、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表现为:无论上课或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依赖老师提示或同学求出的答案。其做法是:①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②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③操作悟理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其次,在教学学习活动中,要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阅读数学课本时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做边想;要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特别要注意培养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不良习惯。

3、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明质疑是人类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向学生提问题,很少见到学生向老师提问题。学生只是依老师的问而答。这样,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也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而今,“问题自主解决”法要求把教材中的每个新课题都以“问题解决”的形式教学,不断创设既接近教材内容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问题来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当然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一是在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二要在旧知到新知迁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三要在旧知与新知的内在联系上提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圆锥这节课,当教师用投影仪出示圆锥形麦堆时,问学生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经过片刻的思考,争着提出下列问题:麦堆的形状叫什么?麦堆的占地面积有多大?麦堆的体积怎样?这些小麦有多重?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要解决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到特别亲切与自然,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从旧知到新知迁移学习情境中。教学年、月、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创设启迪发问情境后,学生提出下列问题,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为什么会分大月、小月呢?这是谁发明的?当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提问时,一节课中会提出许多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提不到要害处时,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敢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应围绕教学目的结合本节课内容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途径,使学生感到确实有疑难可想,有问题可问,有问题可解决的数学价值,长此以久,学生提问的习惯自然而形成。

4、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

(三)、家校结合,凝聚合力。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的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尤其是小学生学生自觉性差,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调查发现,农村许多家长在学生刚入学时,还比较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后来思想上就慢慢松懈下来,监督不力,造成不少学生到了高年级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这时候纠正却很费劲。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家长不能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把学生家长的手机号

全部登记下来,并加为校讯通,这样和家长联系就方便多了。有时候通过电话和家长联系,有时候通过校信通和家长联系,利用校信通给家长发周末作业的短信、发学生在校表现情况的短信、发如何教育孩子方面的短信。对于个别自觉性特别差的学生,我们除了与家长定期联系外,还请家长一起监督。如对于作业经常不做的同学,反复批评教育后,作业仍然少做。这时就请家长每天督促,并在其家庭作业本上签名,教师将其作业情况反映在作业本。在家校结合的情况下,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发现了变化,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还仅仅只是开始,尚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努力深化,许多问题需要去设法解决,许多经验需要去认真总结,许多想法需要去变成现实。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潜心研究“教书育人”这门艺术,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2:55:23 | 只看该作者
京水回民小学  朱媛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0: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