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设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技术(3——6年级每周2节课)、社会实践,每期2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综合知识讲座:包括人口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国防教育及演练、禁毒及防止艾滋病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二)、自主课程(社团活动): 注:时间安排在周二、周五下午的两节课后进行。 (三)、综合实践 1、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就是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它是创造的起点,不会发现问题就没有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 (2)、学生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需要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4)、树立“团队精神”,学会合作、学会利用各种符号和工具与他人交流养成尊重他人、诚实自信、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2、课程设置: (1)、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具体上课时间可视课程开展情况,进行集中或分散处理。 (2)、任课教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各班的班主任教师均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兼职教师,其他老师有义务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老师职责,兼专职教师共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教材,课程资源由学校课题组、任课教师自行开发,学校将已经开发的课程资源汇集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全校师生共享。为了更好地实施这门课程,学校参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块内容及我校在资源开发上的特色,设置主题平台,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力求课程资源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 (四)、校本课程:学校围绕“传承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办学特色,开展以烙画教学为特色课程,努力打造特色学校,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七、课程实施: (一)、加强课程规划的宣讲、解读,引导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整体育人功能,进一步明确学校课程建设目标、育人目标的定位,明确教师自身的努力方向和所需承担的课程建设任务。 (二)、 编制学校课程计划,每学年根据学校课程计划扎实落实课程目标,并在实施与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结构,统整课程内容,增强课程链接的紧密度。 (三)、注重队伍建设。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未来几年,学校要通过校本培训、实践指导、教师相互间的经验交流、专家辅导讲座、教学沙龙活动等方式,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开发教师的多元智能,促进教师多元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课程执行力。 (四)、强化学校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 1、成立课程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毛海文 组 员:李俊艳王伟娜、刘海滨、李小伟、尹巧云、陈润华 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将承担课程建设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课程实施指 导、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等职责。 2、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的质量保障体系,按照分层管理的要求,建立上下协调的教学组织系统,即: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明晰各级组织职责、权力以及相互关系,强化学校行政系统的质量管理责任,通过教学课程实施指导、教学目标落实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办法加强对课程实施质量的全程管理。 3、优化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条例,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促进学校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八、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1、 制定《学校课程评价方案》,从“课前准备、参与态度、知识技能掌握、阶段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综合测评。 2、选修课程学生两年内不能更改课程,并在两年内修满五分的学生顺利毕业,可申报另一门课程。 (二)、对教师的评价 1、每一堂课都有简案,内容和形式受学生喜欢。 2、 认真登记学生出缺勤,课堂组织纪律较好,不让一个学生流失在课堂外。 3、 课堂实施中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及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4、 期末按学分制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5、 制定学校课程奖励制度,对参与积极,成绩显著的老师给予适当奖励。 (三)、评价结果向社会、家长公布。 九、学校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一)、学校要有坚定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 (二)、学校要组成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课程规划组织机构,群策群力,民主开放。 (三)、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促进教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四)、学校制度一系列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和改进制度,建立学校课程内部监督机制。 (五)、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 惠济区石桥小学 2015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