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也是来到马寨一中的第三年,在这里,付出过汗水与泪水,收获过成功与喜悦,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我的内心变得更加沉稳和冷静,在这里,我成长了。
一、认真钻研,精益求精
由于毕业实习阶段曾担任过八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工作第一年带的还是八年级生物,所以这学期是我第三次带八年级的生物课了,对于教材熟悉了三次,所以在备课方面就轻车熟路,简单了许多,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材的钻研上,对于重难点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
对于教学,我总是保持着最热情的状态,不管其他老师怎么说怎么做,我只知道我必须把课上好。我总是精心的准备好每一堂课,期待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带给学生知识和快乐。虽然是第三次带八年级的生物课,可是我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重新备课,每次备课,我都会使用一本新的教材,我总是先通读教材,教材资料书看熟了之后,理一个思路出来,自己亲手做每一节课的课件,总是先在百度文库中下载十几个课件,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选取有用的进行整合,做一个草稿;大量做习题、考题,把这一部分的内容以什么形式考,考哪些知识点,易错易混点是什么弄清楚后,再改课件。经典题目,易错易混的题目,把它整理下来就可以融入到课堂中当例题来讲。坚持手写教案,在熟悉课程内容和重难点、易错点后,在教案中细化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和补充,有时重要课时的教案写下来就有8页。现在有些课可以不看书,不用课件直接上,即便是停电,电子白板不能用,也能做到胸有成竹。对于学生的练习题,我从不主张课后布置作业,所以就需要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总是提前把学生手里的资料习题全部做一遍,不管难易,从中精选出几道比较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圈划,随堂练习,当堂评讲,抓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不耻下问,勤学善思
与以往不同,曹老师和我不在一个年级,高老师在校办公室工作,我很少也几乎不和她们进行学科上的交流,处于一种闭门造车的状态,因为我比较独立的性格,总认为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就不去麻烦别人,所以在备课上课方面总是自己琢磨。这学期高老师来到了我们年级办公室,很多时候不是她主动叫我,就是我主动找她,作为我的老师和前辈,第一次有机会可以这么近距离和她交流,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我们总在一起探讨一节课怎样上更加有效,对于一个有争论的选择题可以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再进行讨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思考很久直到找出合理的答案……见面的机会多了,讨论的次数多了,我发现自己从中真的收获了许多,比如说对于知识的理解可以有很多面,对于学生的提问可以有很多解答。多与老师交流,真的可以让自己成长很快,因为老师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地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自己更快的成长。曹老师虽然和我不在同一个年级,但是作为我的师傅,也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平时总是和我交换教学资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她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都与我分享,听得多了,也会有心得体会,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我很庆幸来到马寨一中有高老师和曹老师作为我的老师,感谢她们给予我教学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
三、师生互动,注重交流
记住学生的名字,这一点在这学期我就做的很好,我记住了每个班每个学生的名字,然而在过去的七年级一年里,我居然只记得每个班的三五个特别的学生的名字。生物老师都不认识他们,怎么就能奢望他们喜欢上我的生物课呢?记住学生的名字,这是和学生沟通的第一步,以往总认为把课讲好就行,却缺乏了与学生必要的沟通,记住学生的名字,时不时的点点这个学生,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生活中,不管是表扬他,还是批评他,他都会感觉到老师关注到了他,甚至感觉老师很喜欢他,这样的话,他在学习这门学科时的积极性就会很高,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其次,对待各班级学生首先要在自己的心里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个别老师对某个班级的评价而影响自己在某个班级上课的状态和心情,学生是一样的,班级也是一样的。只有自己心态放平了,努力付出,才有可能收获理想的成绩。
四、对自己的期望和想法
在今后的教学和生活中,还是应该多读读书,多充充电,人不学习不进步,多上网看看优秀老师的录课视频和教学设计,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审视自己的不足。
把学校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争取在校内开展生物学科的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借此机会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虽然每年教学的内容基本不变,但是教学的对象却时刻在变化着,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是很有必要的。我的生物课堂虽然联系生活很紧密,总是时不时的链接一些与生物相关的生活常识和新闻热点,但方式还是太多单一,除了视频演示,教师讲述外,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所以下学期我会充分利用每节课的前三分钟,特意为学生打造展示的平台,开辟“生物知识论坛”,电视节目中的精彩片断、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养花经验、卫生保健知识、最新科技动态、介绍一种植物、推荐一本好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与生物科学有关,只要能丰富大家的生物学知识,都可以在“论坛”上发表。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才华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师生共享多渠道获得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