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9-25 12:41
标题: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假期阅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使我对窦桂梅老师的人生之路和教育之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读后感触颇深。
怀着一个朴素的愿望——站在孩子们的笑脸中间,当一名真正的老师,窦桂梅老师奋斗、争取。她向书本学习,阅读量达300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她向实践学习,写下了10万字的教后感;她向名师学习,听了校内外1000多节课……她还一次次争取上“公开课”。在这样的执著中,机会开始垂青她这个有准备的人。
这样的付出怎么不使人感动?我们现在的青年教师不正是需要这样的努力吗?我们总借口没有时间读书,总嫌记读书笔记麻烦,总认为听课占用了办公的时间,总害怕上“公开课”……一个好老师应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读书是一个教师的内功,是一个教师的本份,我们应该把读书当成一项作业布置给自己。
可以说,窦老师的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是和学生的一次心灵共振。“课始激情情始生”,应该格外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及情感的调动。我们都知道开课要有一个好的导入,这个好的导入就是对学生情感的调动,我们也在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调动,可是我们的情感调动是否落到了实处,我们是否真的调动起了每个学生的情感?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思考之余,就让我们将对学生的兴趣及情感的调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好,努力使每个学生的每一节课都能充满兴趣地进行下去。
“课中悟情情更浓”。窦老师时时将自己置于课堂原野,用真情去催发课堂的生命,为课堂中的平凡而欢欣鼓动,让生命中的习以为常感动自己,再用自己的坦诚热情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开课的激情不能褪去,我们应该将它延伸到课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时而舒缓有致,时而激情澎湃,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与热情。
“课终喑情情未了”。教师对学生课后的教学启迪应是这座桥梁的基石,抓住课终时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小学生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尤其到了课终之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是窦老师富有创意的理念。超越必须始于一个平台,必须拥有一个原点,这就是“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窦老师带领学生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精讲了180篇文章,泛读了84篇文章等等。可见超越教材,就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知识。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超越课堂不仅仅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才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的自我超越,是富有时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为,是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成为学生心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大书。
窦老师说——课堂,我的生活世界。她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她对生命状态的一执著热烈的追求,对生活的体察和生命的体验,让她与课堂达到了“人课一身”的相融境界。
我们应该向窦老师一样,做一个本份的教师,尽一个教师的本份,树立正确的信念,使生命的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