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也许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对“战争”和“和平”这两个词汇理解的很肤浅。但是,9月4日晚上看完《开学第一课》之后,我对以前肤浅的认识感到非常惭愧。 第一节课:爱国 曾经,我以为,爱国就是为国争光、为国效力。每次在电视上看到中国运动员奋勇拼搏、勇夺金牌的场景,我都禁不住为他们感到自豪。当鲜艳的红旗冉冉升起,当庄严的国歌充满耳畔,我都会为这些手捧鲜花、胸挂金牌的中国健儿产生由衷的敬意。然而,在《开学第一课》上,秦怡奶奶为我们讲述了《国歌》里面“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的故事,真实而残酷的感人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是啊!无数革命先烈不惜付出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拯救危难之中的中国,为我们创造了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这让我对“爱国”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如小结中说得好:战争年代里,爱国就是为祖国和同胞牺牲自己的一切。今天,把祖国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它、建设它,就是爱国。 第二节课:勇敢 曾经,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勇敢的女孩,不怕累、不怕痛、不怕蟑螂,上学放学敢一个人回家,可是,《开学第一课》上,主持人给我们讲述了放牛郎王二小的故事,这是一个跟我们差不多同龄的孩子,面对杀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临危不惧,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安全。跟他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相比,我的勇敢是多么得渺小,多么得微不足道啊!当然,我并没有愧疚,正如小结中所说:在战火中,勇敢就是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今天,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就可以做一个勇敢的人。我愿意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第三节课:团结 关于团结,对他的重要性我一直都有很深刻的认识,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父母和老师都一直在我的耳边谆谆教导,特别是学校或班级举行团队活动,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团结的力量。这次《开学第一课》,中国远征军和外国军队联合抵抗侵略的事迹,更加坚定了我对“团结”一词的理解,正如小结中说道: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时候,只有同心协力、并肩作战的团队才能克敌制胜。今天,团结表现在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合作共赢。 第四节课:自强 自强,顾名思义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在我的记忆里,老师和父母一直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地成长和强大,我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次《开学第一课》,让我看到了当年贫穷落后的中国遭受外强的侵略,让无数革命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啊!落后就会挨打!今天,我们已经远离了战火,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环境里,我们仍需要不断地强大,正如小结中所说:今天,我们是未来的主人,只有自信、自立、自强,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才不会被别人欺负。 英雄不朽,是啊!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个像左权爷爷、王二小哥哥这样的英雄,他们前赴后继,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着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尊严。英雄不朽,是啊,让我们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做自己的梦想,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