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贾国均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的重要渠道是“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从小奠定创新思维的唯物论思想基础,对于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根据教材要求和小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呢?

一、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

识字教学同阅读和作文教学一样,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块,也是基础的一块。众所周知,汉字属表意体系的文字。每个字,每个部件,甚至笔画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来由,而不是一种随意性的产物。也就是说,其字形组构有着自己的理据。这个理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书”。正因为汉字有这个特点,才为我们的识字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那么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可让儿童感受汉字产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可运用字理来教学生识字。

从汉字的起源看,最初出现的是象形字。教象形字时,可介绍汉字像什么物体的形状,如何演变成今天的楷体。当然这种教学是形象生动的,内容是极简单而适合学生年龄、知识特点的。如教日字,可出示太阳图,介绍我们的祖先依据太阳的形状造出的古体日字,然后演变成楷体日字。随着社会的发展,象形字不够用了,出现了指事字、会意字。教指事字可用教象形字的方法。教会意字时,可引导学生讨论由几个部件怎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什么新的意义。如束字,可分析它由木口组成。木是树的象形,口在这里是头尾相结的绳子的象形,合起来即束的本义指以绳捆木柴?。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形声字大量出现。教学形声字可让学生理解形旁的表义作用和声旁的标音功能。如“妈”,女旁表示妈属女性,马提示妈的读音与马的声母、韵母都相同。全国许多学校几年来的字理识字教学实验证明,这样的教学是十分成功的。

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创作过程的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课文是知识的载体。现行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要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创作意图、创作过程、社会影响,等等。例如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中有《给颜黎民的信》一课,教学时可简介作者鲁迅,让儿童了解鲁迅的进步思想、斗争精神和治学态度,了解鲁迅对下一代的关心,使儿童懂得文章是作者思想、人格等的反映;同时可简介文章产生年代的社会状况,简介颜黎民及其向鲁迅先生写信的情况,让儿童进一步感受文章是时代的产物;最好还要介绍鲁迅写这封复信的过程,如怎样构思,怎样起草、润色、修改等;最好还要介绍文章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儿童懂得文章的问世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文章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这样,儿童对课文理解才深刻,才能不仅学到课文中的知识,更能在思想意识上受到熏陶,在思想方法上得到提高。只是现行教材不太适应这种要求,相关资料也不多,给教育工作者带来较大的困难。

三、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儿童从生活中摄取素材

作文是创造性劳动,是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创新的尝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作文,可以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思考生活现象,这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学会摄取生活中的素材,感受知识源于实践的真理;进而引导学生学会提炼主题,学会表现自己的思想,反映社会的进步,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中,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教育学生认真写作,虚心求教,仔细琢磨,反复修改,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把作文训练的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渠道。比起前两方面来,这一点在现行教学中早已引起了较普遍的关注。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创新教育是大有作为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守候生命

──记特级教师贾国均

李江涛



他,一位年近花甲的男子汉,沉稳内向,额头上,岁月的犁铧耕耘出条条沟壑。从外表看去,他那样朴实,那样平凡。可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对事业执著追求所迸发的热情和力量。他,就是“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创始人,岳阳市教科所特级教师贾国均。

“我也要当特级教师”

1962年,中师毕业的贾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被县重点小学洞庭路完小点名要了去,从此,他便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与教育事业紧紧联结起来了。“文化大革命”刚刚过去,他就挺起胸膛开始了基本功的练习,决心把耽误了的十年挽回来。就在第一次看到岳阳评选了特级教师的时候,雄心勃勃的他发下誓言:“我也要当特级教师?”从此,他开始向“专家型”教师奋斗。他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在第一次教学竞赛中就夺得一等奖;他潜心钻研教育理论,参加了高师函授学习;他带领青年教师学习儿童文学创作,在报刊发表作品数十件。

1984年,不惑之年的他被调到岳阳市教科所,一个人承担了两三人的工作量。环境变了,他对自己要求也高了。他抓住这个有利的岗位,选准小学语文教学为主攻方向,向研究教育教学发起猛攻。这对一名中师毕业生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他豁出去了。为了求教,他不惜深夜拜师;为了释疑,他多次到长沙、北京。只有天边的启明星知道他头上添了多少白发,只有紧绷的神经知道他耗费了多少脑细胞。就这样,“四码查字法”设计出来了,《小学生速查字典》出版了,《小学生语文趣话丛书》《中小学生德育丛书》《常用汉语读音辨析手册》问世了。他也在这磨炼中提高了。

“用才智为子孙造福”

随着研究的深入,贾国均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特别是识字教学这个制约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引起了他的深思。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下决心投身这伟大的事业,用自己的才智为子孙造福。没有行政命令,没有金钱诱惑,贾国均就这样为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

在已有多种识字教学方法问世的时候,要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对于仅中师底子的他来说,谈何容易。但是,他看准了的事,九条牛也拉不回。他啃甲骨文,钻《说文解字》;他下学校调查,拜访专家;他搜集有关资料,考察学习人家的经验。有人说他“睡着不烧爬起来烧”,他只是淡淡一笑。终于,“字理识字教学法”诞生了。紧接着,开始了教学实验。为了使之“科学化,系列化,操作化”,他要从事理论研究,撰写论文;要研制教具,编写教参;他要培训教师,组织研讨;他要调查研究,指导教学。这一切的一切,他都承担起来了,就连字理解析卡片的溯源图都是自己画的,他赔上了时间,搭上了工资,就连家人都不知帮了他多少忙。有人鼓励,有人冷眼以对,有人称道,有人反对。他把顺耳的话当作鞭策,把逆耳的话当作警钟,他越干越欢。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给了他信心和力量;实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他将反对的话像抹蛛丝一样轻轻抹去。他正视实验中的成绩和问题,终于,“字理识字教学法”被《中国教育学刊》全面推介,《中国教育报》整版宣传、《人民教育》专栏报道……许多全国性研讨会的邀请函来了,国际性会议的邀请函也来了。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新世纪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理论的实验研究”将其定为子课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将其定为“九五”重点课题。

看到孩子们兴趣盎然、轻松愉快地学会汉字的时候,是他最惬意的时候,这时候他深深感到,给人幸福才是最幸福之人?

“做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

近几年,字理识字教学实验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他要接待外市、外省、外国专家和同行的考察,要应邀去市外、省外讲学,要出席一些全国和国际性的会议。他又一次感到时间的宝贵。但是,他始终冷静地对待眼前的一切,他认为,实验还有待深入,有待完善。作为实验主持人,责任重于泰山。于是,他仍然深入学校指导实验,组织教研活动,培训实验教师,一个深化实验的第二轮实验方案又在他胸中诞生了。

看着字理识字成了气候,同事们赞誉他的毅力;看到他的著作在书架上占满了两层,朋友们祝贺他取得的成绩。这时,他并不惊喜,只是想,要做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不容易啊?他知道,自己离退休不远了,但是,为后代造福的事业却道路漫长,他要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笑对苍天。

“好人一生平安……”采访完后,整理笔记。远处,传来了悠扬的歌声,微风轻轻吹拂着那位老人斑白的鬓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肖桂林简历


               


  肖桂林,1941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现任深圳市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深圳市政协委员,广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教育学会理事,深圳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沿海版?编委。
从教35年,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开展多项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其中“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一项在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首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他还重视对内地和港台小学语文教学的比较研究,发表了《香港、台湾、内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比较》等四十多篇论文,出版专著六部。他在国内和港澳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其事迹被收进《中国专家大辞典》和《中国专家人才库》(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作文课题研究报告



肖桂林 袁晓峰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怕作文,老师怕教作文。虽然作文教学也时有改革之声,但难以看到有突破性的进展。只见阅读课赛课、献课活动此起彼伏,难见作文课也有此类轰轰烈烈的活动。作文教学在低谷徘徊,作文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欠缺一套完整、严密、科学的训练计划与程序。其主要表现是:

1.小学作文教学分段不清,序列不明,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

小学作文没有单独的一套训练教材。在现行教材中,作文训练只有通过基础训练的作文题来体现,而这些作文题又不能很好地体现作文教学的序列,或题目雷同,或要求不明,或要求高低不一等。而且,也没有具体计划,一学期作多少次大作文,多少次小作文,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2.小学作文教学程序缺乏科学性,无章可循。

小学作文课怎么上,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或因循守旧,按老框框按部就班地上,或随心所欲,完全没有章法地上。在教参中,阅读课有教法建议,作文课却没有具体的教法建议,以致造成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作文训练重形式,轻内容,指导不甚得法。传统的作文指导从形式入手,过分强调作文知识的作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机械模仿,而忽视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内容入手,使学生作文成了“无米之炊”。

(三)作文训练重教法,轻学法,难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传统的作文训练,较多地研究教师的教法改革,而忽视了小学生作文能力形成、语言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忽视了作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因而很难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综上所述,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对小学作文训练系列化、科学化的研究,就必须改革作文的指导方法。

“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训练教材,能对师生的教与学提出具体明确的指导,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能使作文教学走出无序、随意的误区,能创出特区教改的特色。因此,“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的研究,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教材的编写。

1.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理论,明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理论,是我们编写“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作文”训练教材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面向现代化”不仅是指教学设备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指教师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要能很好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要建构现代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最终要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此,我们在编写这套教材时,充分注意了现代化教育教学思想的渗透,着重指导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的优化组合,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促进作文训练的观念与形式的改革,促进作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2.钻研大纲,明确要求。

通过对义务教育小语教学大纲的钻研,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要求和做法。我们编写每一章节的训练要求时,都是以大纲为准绳的,都是大纲所提出的八项要求的具体化。在编写这套教材时,我们十分注意通过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另外,我们根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在供中年级使用的第一分册里,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在供高年级使用的第二分册里,以“篇”的训练为重点。

总之,大纲对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做法、序列等,都在我们这套教材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3.学习唯物辩证法,坚持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但凡作文,学生首先碰到的是内容问题,即“写什么”的问题,所以,指导作文应该从解决“写什么”入手。我们在编写“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训练教材中,本着“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的观点,注意指导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给学生提供写作的内容,去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情景,去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积累素材。总之,利用多媒体组合的优势,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分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要说,这样才谈得上第二步,即指导“怎么写”。

学生有了生活的内容,又有了可写的东西,接着遇到的就是“不会写”的问题。因此,作文指导虽是从内容入手,但同时也要重视形式的训练。我们在编写这套教材时,通过“写作导谈”、“例文分析”等部分,结合实例给学生“怎么写”的知识,指导学生较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

4.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教材编写。

(1)坚持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原则。

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作文训练,实际上就是发展儿童的书面语言,“其一般规律是: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口语训练到写话训练再到命题作文,从模仿到创作”。(杨再隋《小学语文教育学》)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语文……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我们在编写这套训练教材时,正是遵循了这一作文训练的规律,即在听说述仿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作文训练。

(2)遵循儿童作文的心理过程。

儿童作文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儿童将客观现实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这是从事物向认识的第一重转化;然后,儿童将所获得的认识(思想、感觉)转化为外部语言,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我们这套教材的训练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完成“双重转化”的过程,所以,能够满足学生作文的心理需要。

(3)作文训练与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同步。

大纲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必须以最好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他在他的《小学教学新体系》中,始终把开阔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情感、意志过程以及智力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认为作文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活跃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在编写这套教材时,注意通过多媒体组合,在课堂上便捷地行之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像,力求使作文训练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同步。

5.学习“三论”理论,把握作文训练的实质。

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去分析,小学生作文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制作──信息输出”的完整运动过程。这一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的结合。

“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就是利用信息论、控制论的原理,采用多种媒体,在不同的阶段加强信息的输入,加工制作输出,加大信息的流量,促使信息反馈的及时,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6.教材的特点及编排使用。

“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训练教材的特点。

(1)循序渐进,要求明确,序列分明。

为使训练目的要求明确,同时又可与现行语文教材吻合,在这套教材中,我们按照“状物”“记事”“写人”分类,每一类都是先写片断,再写篇章,先单项后综合,先仿后创,两次循环,螺旋上升,从而较好地体现了中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序列。

(2)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学媒体的合理应用,需采用多媒体组合,优化教学的形成。我们这套教材,就是根据每一章节的训练要求,合理地选择、安排和组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大信息量,变单向的反馈为多向的反馈。我们认为,这是实现作文教学最优化的重要措施。

(3)多媒体优化组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这套教材正是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媒体,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旋律等参与作文教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

(4)作文内容符合儿童心理,贴近小学生生活。

这套教材中的大量例文,均是从学生作文中筛选出来的,由于素材来源于小学生生活,因此,内容符合儿童心理,贴近小学生活实际。这样,小学生既感兴趣,又易学易仿。

另外,这套教材指导学生所写作文的内容,也是本着“符合儿童心理,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而确定的,因此,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二)关于“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训练教材的编排使用说明。

“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系列训练册共有两册,第一册适合三、四年级师生使用,第二册适合五、六年级师生使用,每册可用四个学期。

(三)关于“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

我国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这种课堂教学结构的弊端是明显的: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缺乏独创精神;教师的劳动高耗低效;教师主观设计脱离学生的评讲;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被动一次成文,缺少推敲修改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要想使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改革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便形成系统结构,不同的结构将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我们进行多媒体组合作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就要将多媒体组合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多种媒体最优地组合,从而使课堂教学结构发挥最佳功能。

针对传统作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弊端,根据“三论”的基本原理和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通过反复实验,总结出了中高年级不同的作文课堂教学结构。

1.中年级作文课堂教学结构。

即声像引路—例文分析—指导观察—试写评改。

(1)声像引路

即利用录像引入新课。从大纲对小学生作文要求来看,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中年级着重练习片断,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也就是说,小学到了中年级才正式开设作文课。如果学生一开始接触作文时引导不当,就容易造成学生对作文的害怕情绪,以致使作文变成学生的沉重负担。我们以为,录像以其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来展现作文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后,作文就会成为他们主动追求和热烈的向往,这样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学好作文,写好作文。

(2)例文分析

即借助投影和录像引导学生分析、借鉴例文。小学生作文从心理需要来说,是由模仿到创新(独立作文),就像小孩学走路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克鲁普斯卡娅曾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以往的实验也证明,小学作文仿作成绩,显著优于没有例文模仿的作文成绩(卢正芝《范文在小学生习作训练中的作用──实验报告》)。一方面,例文能把文章作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例文又能帮助学生习作时扩充知识,开拓思路,丰富想像。由于中年级小学生还不善于很好地学习例文,所以,我们认为使用例文要指导,要引导学生结合录像分析例文,从而让学生明确值得借鉴的地方。

(3)指导观察

指导学生运用在“例文分析”这个环节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观察(可观察实物,也可观察录像),并分析整理观察结果口述?。我们认为小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原因并非在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他们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所以,“从内容入手”也就是从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摄取内容入手,以解决“米”的问题,在“例文分析”后,紧接着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有利于学生及时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4)试写评改

即学生尝试作文,教师指导学生评改。这一环节,即完成了从口述向手写的过渡。根据大纲对中年级的训练要求,在这个环节中只要求学生写作片断。为了克服作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我们把过去被教师垄断了的作文评改,变为了学生的集体评改(利用投影)和学生的自评自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显然,学生改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的过程。但教师仅仅是指导,而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评改,同时也能积极主动地推敲修改自己的作文,最后修改、补充完成自己的作文。

2.高年级作文课堂教学结构。

即例文引路──总结写法──观察构思──试写评改。

(1)例文引路

即通过例文的学习来引入作文。例文模仿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如何模仿写作。学习促进了高年级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过渡,从阅读材料就可以看出,高年级学生已逐渐告别连环画,而喜欢阅读字书。所以,高年级就不必再用“声像”来激发兴趣了。学生阅读例文,当受到思想感情的感染或写作技巧的启示时,就会产生尝试写作的冲动,此时作文兴趣势必很高。

(2)总结写法

即通过例文的学习,总结出例文的写作方法,以用于借鉴。在“例文引路”这个环节里,学生对例文认识处于感性阶段,在“总结写法”这个环节里,就要求学生把对例文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写法,以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本次作文的写作方法,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掌握以读助写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利用例文模仿写作。

(3)观察构思

即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构思全文,拟出提纲。在这个环节里,要求学生将从读中获得的知识有机地迁移到习作中去。首先,运用观察方法(可以是观察实物,但在课堂上更多是运用录像再现生活情景)获取作文材料,其次,对这些材料进行梳理,然后就进入构思阶段。构思阶段也就是学生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的理性飞跃阶段,是学生将外在的客体“内化”为作文的酝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在模仿中,更多地增加创造的成分。

(4)试写评改

即尝试作文,学生互相讨论评改。这一环节与中年级不同。中年级是写段,高年级是写篇;中年级教师在指导评改的过程中,逐步地把评改的方法教给学生,高年级是学生运用评改的方法,积极主动的讨论评改。

三、“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作文”初见成效。

1.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欢迎。

实验证明,这个课题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适应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深受广大师生及家长欢迎。从1991年开始,首先在深圳、园岭两所小学开展实验,尔后,不少学校纷纷要求参与此项实验。目前全市五个区的二百多所小学都使用了这套教材。家长们也纷纷反映,学生对上作文课很有兴趣,作文成绩的提高较快。

2.已辐射到周边地区。

这套教材已于1993年10月由海天出版社正式出版。1993和1994年我们举行了课题教学的研讨会、观摩会。此课题现已辐射到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的东莞、中山、珠海,以及汕头市的澄海县,目前使用这套教材的学生已达八万多人。

3.引起了舆论界的反响。

《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深圳法制报》、《金融时报》、《作文报》、《作文导报》和《红树林》杂志都对本课题实验进行了专题报道和介绍,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实验。

4.受到专家的好评

全国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教授在听取我市实验班的作文公开课后,盛赞我市小学作文改革成果突出。

四、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本项研究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1.有助于建立一套小学作文教学的训练计划与程序。

“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训练教材具体地体现了大纲对各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方便教师把握作文训练的序列;这套训练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教路,为学生提供了学路,方便了师生的教与学。这样,就改变了小学作文教学的训练无序和作文教学程序无章可循的状况,使小学作文教学日趋完善、严密、科学。

2.促进了作文教学的现代化。

本项实验力图根据特区的特点,创出自己的特色,着力研究了在作文教学中的多媒体优化组合,不仅把现代教学媒体引入到作文教学课堂,而且还配合训练制作出一套投影片及录像带,促进了作文教学的现代化。

3.成功地改革了作文的指导方法。

这套训练教材体现了“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的观点,既重教法,更重学法。所以,这套教材既可以供教师上课时使用,又可供学生自学,从而克服了传统作文指导从形式入手和单纯研究教法的弊病。

4.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当前,小学作文能力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作文兴趣,本研究不论是作文教学内容,还是作文教学的形式,都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从而能激发起学生较浓厚的作文兴趣。

诚然,课题实验是一个教学改革的探索的过程,尚有不少问题需进一步地研究和完善,我们诚恳地期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更加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肖桂林教学艺术一例







1998年全国反馈教学艺术大奖赛上,由肖桂林老师设计和指导的《鸟的天堂》一课,获得一等奖。执教教师韩海鑫荣获“反馈教学法全国首届小学十佳青年教师”的称号,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肖桂林老师的教学思想和艺术特色。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和评析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掌握榕树“大”和“茂盛”的特点,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理解第5~8自然段的新词和含义深的句子。

(3)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第8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一)声像引路,激趣入题

同学们,请大家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鸟的叫声)猜一猜,今天老师将要带大家去游览一个什么地方?(鸟的天堂)好,现在老师带大家去游览鸟的天堂。

【评析】 用鸟的叫声和猜题引入,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读第5~7段,引出学法

(1)看录像,边看边思考,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大)?

出示学法:抓住特点。

【评析】 运用多媒体,创设了符合课文原意的特定情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理解课文创造条件。

(2)水中的榕树是静止不动的,而作者是坐着小船由远及近地驶近了榕树,因而作者对于榕树的观察点不断地在变化着,这也就使得作者对于榕树的观察更加细致具体。下面我们就看看作者从远处对榕树进行观察,产生了怎样的感受。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5、6、7段。

出示学法:体会情感。(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

(3)回忆学法:抓住特点、品析词句、体会感情。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的第8自然段。

(三)扶用学法,学习第8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8段,想一想,榕树的另一个特点是什么?(茂盛)?

(2)在这一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榕树“茂盛”这一特点?请学生按三步学法,学习这一部分,自学后汇报。

【评析】 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边出示学法,再运用学法去学习下面的段落,这种渗透学法的做法,培养了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值得提倡。

(3)?品析词句:

①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理解:茂盛、生命力、展示等词语,品味句子意思。?

②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理解:一簇、缝隙等词语。利用多媒体展现树叶堆砌照耀的过程,从而体会榕树的茂盛。?

③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理解:翠绿、照耀、似乎、颤动等词语,品味出句子的含义。知道:前半句写实──写看到的树叶翠绿耀眼;后半句写感觉──写榕树充满了勃勃生机。利用多媒体展现绿叶颤动的情景,通过想像体会句子的意思。?

【评析】 运用多媒体,以特定的镜头让学生理解“颤动”的意思,为突破难点作铺垫,媒体运用恰到好处。

④这一句仅仅是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感觉吗?(这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和赞美的感情。)哪一句最能突出表达这一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⑤变换句式:谁能把下面的句子变成另一种说法?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南国的树真   。

对比朗读,哪句感情更深?(理解把“美丽”放前更强调了树的美丽。)?

⑥指导感情朗读: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通过反复练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看着每句的第一个词──树叶的颜色是翠绿的,而翠绿的颜色本身就给人新鲜的感觉;树叶的光泽又是明亮的,因而榕树的叶子是鲜亮的,才给人以耀眼之感;树叶绿得耀眼,绿得发亮,充满活力,一闪一闪的,使人感受到榕树充满蓬勃生机。?

(4)思考:请勾画出能表现榕树“大”的特点的句子。

①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 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 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④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⑤ 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下面我们就联系课文来品析其中一句话。

出示学法:品析词句。

出示: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请同学们结合“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句话的意思,选择“数”的正确读音。[查字典可知,“计”是计算,“数(shǔ)”是查点(数目),也有计算的意思,连成“计数”还是“计算”的意思。课文原文是“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如果读shù?,当“数目”“数量”讲,就跟前面的“数目”重复了,所以,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数shǔ?](同学的答案正确与否,举牌表达意见)?

【评析】 这里采用全班同学选举红、绿两种颜色的牌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进行知识理解的反馈。反馈及时,信息量大。

(5)对于初来乍到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榕树,是怎样的感情呢?惊奇 惊讶?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

【评析】 教师设计了找词找句、解词解句、品词品句、换词换句、朗读、背诵、填空一系列训练,目的是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总结填空

作者在描写榕树的一段中,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地抓住了榕树的(树干)、(树根)、(树叶)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看到夕阳下的这株大榕树,风不吹,叶不摇,静止不动。把这种状态描写出来,就叫事物的静态描写)

(五)配乐朗诵

找出两位学生与老师一起,配乐朗诵。

【评析】 使用背景音乐,创设一种特定的环境,师生享受语言和音乐美的熏陶,课在高潮中结束,这是结篇的艺术。

【总评】 该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宗旨,以强化语言和朗读训练为重点,以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手段,在课堂教学艺术和信息反馈等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附 板书设计

12. 鸟的天堂

(傍晚)  (远)大
  大榕树   (近)茂盛  静态美

学习方法:

(一)抓住特点

(二)品析词句

(三)体会感情

让学生走进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写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以生动形象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记叙了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以优美的文字、活泼的笔调、先抑后扬的写法,对傍晚静态中的大榕树和早晨动态中的群鸟活动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描写,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抒发了作者热爱美丽的南国榕树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安排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扫除学习障碍并学习课文的第一大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的前一部分,即描写大榕树的段落;第三课时教完余下的部分。教学时交给学法,先扶后放。这样处理教材,旨在培养自学能力。下面,以第二课时为内容,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由扶到放,指导学法

由于课文体裁是抒情散文,根据这一体裁特点,我所设计的学法是指导学生如何读懂写景文章的学法。我将这种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抓住景物特点,第二步是品析重点词句,第三步是体会作者情感(简称“三读”的学习方法)。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采取从扶到放的顺序是:在第二大段的5、6、7自然段学习中逐步渗透这个学习方法,给学生一个心理准备;接着扶着学生用这种“三读”学法自学课文第二大段中的第8自然段,教师检查效果;最后,全课总结时,再次强调学法的实践意义。我这样设计教法,是希望“三读”学法能成为整堂课的能力训练主线,其发展过程是:渗透学法──扶用学法──总结学法。

加强朗读和语言文字训练

(1)?加强朗读训练。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在本课时的教学中,设计了五种朗读形式:①三人轮读;②个别读;③学生当老师,指导读;④齐读;⑤配乐朗读。特别是第三种方法,更是看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能否指导他人读好课文的一种反馈形式。有了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既可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抒发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这种读法设计在教学课文的第8自然段时采用。当学生品析了词句后,便让某个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全体同学读好这个段落。

(2)强化语言训练。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设计这节课时,以“品析词句”的形式对课文中部分词句进行专项训练。训练的方式有四种:①判断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其字义;②采用录像形象地启发学生弄懂词义;③以找近义词的形式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④以讨论的形式体会句子的含义。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是在训练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为将来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多媒体组合,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媒体如何组合,如何为教学目标服务,这是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所做出的大胆探索。将挂图、投影、录音、录像这些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地组合,在现代科技的配合下将这些繁杂的媒体组合在一个新的载体──多媒体电脑中。这样,不但使教学媒体更加简洁,便于操作,而且使阅读教学效果得到优化。这一系列媒体的使用,既直接为学生理解课文起了辅助作用,又有效地创设了符合课文原意的特定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宗旨,以强化语言和朗读训练为重点,以多媒体优化教学效果为手段,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执教人:深圳市深圳小学 韩海鑫;教学设计、评析人:肖桂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勤勤恳恳默默耕耘

──记特级教师肖桂林

王 玉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在伴随着金秋而至的九十年代的第一个教师节那天,肖桂林老师,这位市教委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已在小学语文教育园地上辛勤劳作了二十五个春秋的耕耘者,与我市教育界的精英一起走上了领奖台。尽管荣誉来之不易,可获奖当天,肖老师便将那荣誉与成绩的象征──“特级教师”证书默默地放进了抽屉里。他用行动表明,他仍一如既往:勤勤恳恳,默默耕耘。



现在的深圳高楼林立,街道宽敞,一派现代新城的气势,人们趋之若鹜。在1983年,这里还是遍地工棚,满街黄土,那时想来深圳安身的人还不很多,但肖桂林还是告别繁华的省城广州来了。他到市教育局报到之后,家还未完全安顿好,就常常提着那个黑色的提包奔走于学校之间。每天的所见所闻,在他内心深处擦起了兴奋的火花,使他兴奋不已的不仅是那如火如荼的城建场面,还有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学校,更有那市委领导重视教育、老师的满腔热情,无不期待教育腾飞的现实。这一切将会给语文教研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和更有利的条件。他暗自下了决心,要好好把握机会干一番事业,为特区教育出一份力!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加之看电视受广州方言影响,语言不规范,作文里常出现方言“大杂烩”。1984年,肖老师针对小学生说写能力低的实际,提出进行小学说写训练的改革试验。试验首先在深圳小学等三所小学进行。那时全国还没有说写教材,他只好自己编写教材。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上了。他那十多平方米的临时住房里,住着一家四口。他挤出一角,摆上一张书桌,便成了他伏案疾书的小天地。时值炎夏,除了热浪滚滚之外,还有蚊子袭击。有的人或可依赖蚊香之类抵挡一阵,但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他却不能使用。一晚下来,手脚各处留下了斑斑点点的痕迹。经历了与蚊虫、酷热、疾病的斗争后,试验教材终于赶在开课前送到了学校。

试验开始后,他常常泡在学校里,组织教学观摩,与老师们一道分析教材、教法,并在教学中及时对教材进行修改完善。有的学生入学时,说话不成句,且声音小,态度不大方。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人们欣喜地看到,他们不但说话完整连贯,富于情感,还能写出漂亮的小文章了。一位一年级小朋友在他的《找春天》的习作中写道:

“我坐在飞机上,往下看。我看到燕子飞回来了,果树开花了,田野里的禾苗绿油油的,农民伯伯在土地里辛勤地劳动。春天来到了。”

试验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绩,很快地全市二百余所小学都先后开设了说写课。肖桂林编写的那套四册说写课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也被选送参加全国乡土教材会议展览。杭州大学教育系教授朱作仁是这样肯定肖老师的:“他是全国较早地进行低年级说写试验研究者之一,编有图文并茂、彩色的说写教材和教参,深受小学师生的欢迎。这是一项颇有理论探讨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实验。”香港一些教师来参观考察后也说:学生说写能力这么高,真想不到。香港的小学生比不上。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他又不断地搜集资料,编写了一套小学生作文系统训练练习册,供学校进行作文训练。为配合学校开展作文训练,他积极组织作文竞赛,编选优秀作文。深圳的小学生经一段时间系统的训练,终于打破了多年的沉寂,在1986年取得零的突破,小佳作不断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出现。从此,深圳的学生只要参加各种作文大赛,总会榜上有名。与此同时,肖桂林集其心得写出了《小学生作文序列初探》等十余篇论文,成了全国小学语文教研员中的佼佼者。

深圳市教委教研室的王主任很欣赏他的部下:“肖老师对事业忠诚,热爱教育工作,更可贵的是他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开拓精神,不断进取、创新。”肖老师能看准教改的趋势,不断提出新的教改目标。小学整体改革在国内刚开始,他就抓住了,于1986年秋在园岭小学开展了“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实验。为了搞好实验,他全身心投入,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与区教研室一道,研究方案,培训师资,召开学生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他像雷达一样对实验全过程进行跟踪,所有参加这项改革实验的老师几乎都得到他的帮助。全国优秀教师何巧玲说:“实验课的成功,离不开肖老师从头至尾的关心指导。”



深圳市区一级的教研室成立时间不长,从事教研工作的多是从学校抽调来的教师。从教师到教研员,角色变换了,工作性质也改变了,一些人一时难以适应。肖老师把扶持新人视为己任,他亲自传授业务要求,介绍自己教研工作体会,帮助新人钻研业务,鼓励他们撰写论文并帮他们修改。当教研员免不了要进行示范教学,有些新人因此心里发怵,他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收集的材料给他们用,听评预讲,给他们以鼓励。他常与新教研员一起到学校组织公开课,每月组织教研活动。在他的指导、帮助下,一批新教研员成长了起来。

1990年春的一天,人民小学三年级的张老师上完一堂习作例文《小木船》的公开课,来自市内外听课的同行将她团团围住,都说她讲出了新意,讲出了特点。大家称赞她、祝贺她。只见张老师拨开人群,走到肖老师的面前,握住他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只有她才知道,为了这堂公开课,肖老师花费了多少精力:听试教至夜幕降临,在电话里反复讨论教学步骤,亲自在上课前将修改过的教案送到她的手中。

得到肖老师帮助的何止一校一人,被评上奖、录了像的园岭小学何巧玲老师的《燕子》一课,沙头角小学徐忆雁老师的《林海》一课,都得到肖老师的悉心指点。只要有教师向他求教,无论多么忙,他总是有求必应,他的家成了许多青年教师求教的场所,实验学校的年轻教师常是他的客人。他还不辞劳苦,送教上门。几年来下基层讲课多达六十余场次,听课人数几万人次。他平时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授课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一次他在平湖镇讲课,一位平时手不离烟的教师,竟被他深深地吸引,前所未有地戒烟半天,连他本人也感惊奇!

深圳市教委教研室从事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只有他一人。他搞实验,编教材,抓教研,管教学集于一身,还花精力去培养新人。他仿佛有三头六臂,有使不完的劲。内地来访的一些同志说:从肖老师身上看到了特区精神。深得大家敬佩的肖老师常受到妻子满怀体贴之情的责怪:他是一架超负荷工作的机器,是一架需要维修的机器,胃病、过敏性鼻炎、临界高血压困扰着他,但他不肯抽空上医院。对此,肖老师报之以歉意的微笑,又埋头工作。



从肖老师的脚步迈进特区的第一天起,他便在琢磨,如何发挥特区这个窗口的作用,开展内外学术交流。他说,应该让内地丰富的教学经验、港澳先进的教学方法都在此开花结果。

他是常有机会到香港的,但很少游览这个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城市。他的父母是香港居民,但每次到香港、澳门,他的时间几乎都花在访问有关的教育团体和学校上。他年迈的父母是多么希望与他们最疼爱的儿子一块逛逛街啊!他的内心至今仍充满着内疚之情,他竟一次也没有按广东人的习惯陪老人家饮饮早茶。他的母亲不久前仙逝了,这已成了他永远的遗憾。每次出去他总有做不完的事,在外考察的时间实在太宝贵了,要结识教育界的人士,实地了解当地先进教学经验,收集有关资料。每次他总是自掏腰包购回一大批有价值的书籍,现在他个人拥有这类资料已达几百册。他不断地捕捉国外教改的信息,研究他们的教改经验,写成十几篇论文,积极在本市以至内地推广。他觉得香港的“愉快教学”与“活动教学”有它的长处,就建议螺岭小学进行类似的试验。他举办“香港、台湾、内地小学语文教学讲习班”。事后,山东一位教研员来信说:“我参加讲习班大开眼界,我在此也办了个类似的班,把你讲的内容复述一遍,没想到效果奇好。”甘肃一位老师说:“我在讲习班上浏览了从未见过的外国教材,受益匪浅。肖老师的课理论联系实际,他既是主讲又是导游,亲自带领我们参观文化设施,这样的主讲者我从没见过,而这样生动活泼的讲习班我也从未参加过,希望以后常办。”肖老师的学识和为人使许多与他交往过的人都难以忘怀。华东师大教科所的同志慕名而来,找他合作,一起比较研究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小语教材。开展这项研究是他多年的心愿,他希冀能多有几个人一起研究,更奢望有一所供试验的学校,不受升学率制约,能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革研究。

在引进信息的同时,他通过小语教研会这个团体,先后邀请了上海、北京等地的几十名专家、学者、特级教师来深讲学;召开“叶圣陶教育思想研讨会”、“全国小学语文信息交流会”等,把港澳的语文界人士请进来参加研讨交流。他想方设法不断致力于沟通交流的渠道,大大推进了深圳市小语教学改革的步伐。

肖老师是全国小学语文教研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委员。他利用特区这个窗口,架起了小语界内外交流的桥梁,正如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教授所说:“全国小语界不少同志了解深圳的情况都是通过肖桂林老师。”广东小学语文教研会负责人许汉认为:“深圳小语会是全国最活跃的学会,这里面深深包含肖老师的功劳。”

自然界的秋天一年一度,循环往复。而勤奋的人,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不断创造,不断收获,留得金秋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游彩云简历


               


  游彩云,1969年生,现为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语文教师,广东省暨广州市小学语文教研会理事。1998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从教以来,她积极进行“情境教学与自学能力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她的语文情境教学课颇具特色,曾在全国各地上公开课一百多节次,先后获得全国性的赛课一等奖两次。在《广东教育》等杂志发表了《让诗意流入学生的心田》等多篇论文。此外,她的多篇教学设计如《瀑布》《刻舟求剑》《穷人》等被《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等杂志刊登。
她曾先后获得“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多种荣誉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19: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