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追求美的教学艺术

──记特级教师李吉林

田本娜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教学设计的情境美,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师生情感融合、共鸣美等。

李吉林老师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她的情境教学中提出一系列审美教育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辨美与丑、判断善与恶、识别真与伪,以真善美陶冶儿童的情操。

要完成以上的审美教育目标,李老师非常重视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她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反映的人、物、事,大都以美的语言表达蕴涵着美的故事。“从优美的语言中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人类心灵之美,乃至艺术之美。可以说,小学语文课本既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好教材,又是向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师益友”。因此,情境教学非常重视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李老师运用情境教学再现了作者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一篇课文,一般都体现出作者创作时所置身的情境,体现出作者的审美观念,而用语言表达出对美的感受,达到“景语”和“情语”的统一,体现出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语文教学就是要把作者的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再现出来。一般教师往往忽视作者创作时客观情境的再现,就语言理解语言,因而往往理解不具体、不深入,从而也体会不出语言之美。而情境教学正是要把学生带入到作者创作时的情境之中,具体理解和欣赏语言所表达的情境之美,从而也感受到语言之美,达到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

为了达到审美教育目标,实现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李老师概括了审美教育的操作程序:带入情境,感知美的表现;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实质;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驾驭情境,诱发美的动因。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中,都体现着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应达到景、情、语浑然一体的最高境界。

李老师把审美教育贯彻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美的能力。对美的情境、美的语言如果不能感受,就谈不到欣赏美,更谈不到创造美。学生学习一篇文章,首先是从感受开始的,从语言叙述中,感受到作者所写事物、人物、景物之美。学生写一篇作文,也只有对所写事物、人物、景物有所感受,感受到哪些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才能用语言去表达。所以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为此,李老师设计了把学生“带入情境,感知美的表现”的教学环节:一是带入图画描绘的情境;二是带入生活的情境,带入到大自然中欣赏美;三是带入想像中的情境。使学生从具体的、美的情境中,感知美的表现,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要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到对美的鉴赏能力,必须要理解美的实质。这一点很重要。美的事物、人物、景物,不完全在表层,尤其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美,其美的实质,往往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教师必须启发、帮助学生通过语言理解美的实质。这也就是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美,即“意美感人”。

当学生理解了美的实质之后,往往会产生表达美的感受的欲望,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所以情境教学的复述、作文,不是命令学生说什么、写什么,而往往是在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基础上,激起学生表达美的欲望。即把观察、感受、表达结合起来,使创设的情境是感知美的客体,也是生动的语言环境。例如,校园里的花开了,学生每日从花园走过,但不是每个孩子都充分感受到美的。李老师便有心地“请老园丁向学生们介绍校园里花儿的名称和特点;再引导学生观察花的色彩和形态。这一引,孩子们像蝴蝶和蜜蜂似地飞到花园去了。清晨,他们在花圃旁边看着刚睡醒的花儿,沾着晶莹的露珠,迎着朝霞开放;课间,他们呆立在花圃旁看蜜蜂和蝴蝶怎样在花丛中采花蜜、传花粉……学生看到校园里的花,色彩各异,姿态万千,禁不住把脸儿贴着花儿,心里美滋滋的。小吴洲双手捧着花儿闻了又闻,谁知沾了一鼻子花粉,他竟舍不得擦掉,翘着鼻子跑来告诉我:‘李老师,你看,我都变成了小蜜蜂啦?’学生沉浸在鲜花盛开的美的情境中,深深地感受到校园里花儿的美。他们胸中装了不少的美词、美句、美的形象。学生已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呼之欲出的状态。作文课上,稍经指导,则水到渠成。他们谁也没有愁眉苦脸,个个显出乐陶陶的神情”。这样的作文指导,功夫在课外,在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产生表达美的欲望,在教师的情感渗透和美的语言的启导。要表达美的感受,还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词汇。在这方面,李老师“从学生刚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起就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并为学生开拓表达美的视野,使表达美的感受成为一种创造性活动。

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李老师认为没有情感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因此,她很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动因。即从诱发学生的情感入手,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的“胸中之情”。当然,这中介就是教师之情。李老师总是满腔热情地去激发学生的审美之情。

总之,李老师的情境教学要求设计的情境要美化,图形要美化,音乐要美化,板书要美化,更主要的是教师语言要美化。李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柔和、鲜明、亲切,语言中渗透着对孩子们的爱,使人听了有一种美感。即以情境美、语言美来揭示意境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杨丽娜简历


               

  杨丽娜,女,1944年生,著名特级教师,曾获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称号。现任北京精诚名师俱乐部副理事长。
她长期致力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参加了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审编、九年义务教育北京市小学语文教材以及教参的编写工作。兼任北京教育学院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主讲教师、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卫星电视继续教育语文学科优秀教师示范课主讲教师。她录制的课堂教学在亚太地区多次播放。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三十集《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专题节目等。
撰写专著和论文二百余万字,其中代表作有《杨老师教我学语文》《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等。曾到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讲学、培养青年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模风采录》《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北京教育报》等书报曾专题报道她的先进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研究课堂提问规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杨丽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认识了阅读与思维的关系,怎样设计提问才能促进思维与阅读能力的发展?问题提在何处才能激起思维的波澜呢?我的体会和做法如下。

一、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开拓思路

我们设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这里目的性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提问就是要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等一看书便知、不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有的认为,提问就是引导学生按老师的思路来理解课文。因此,提出:为什么这样?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去猜,猜对了便达到目的。这种设问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既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又不能发展思维。我认为提问的目的应是启发学生思维,指导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文时有这样一句话:在秦王面前,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没有交出十五个城的意思,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宝玉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宝玉就要向柱子上撞。在学习这一段时,可以对比着设计这样两个问题:①蔺相如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从课文中可以理解为:蔺相如是为了吓唬秦王,保住和氏璧。我认为这个题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理解课文。②如果换上这样一个问题,蔺相如会不会往柱子上撞?情况就不同了,学生的思路拓宽了,理解课文也深了。

有的同学说:“蔺相如不会往柱子上撞。因为他深知秦王很爱这块玉,他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所以才这样说的,这是一种斗争的策略。”

有的说:“蔺相如会撞,因为他在离开赵国时,已做了牺牲的准备,如果秦王不守信用,他就会为了赵国的利益撞死在柱子上。”

还有的说:“这时蔺相如头脑中已有了两种准备。根据秦王的表现,他将决定撞或不撞。但他还是希望不撞,并争取这样做。说明他既有勇又有谋。”

从学生回答中便看出了效果。这种提问激发了学生兴趣,发展了想像,启发了思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看出学生是思之有理,言之有据的。

明确了提问的目的,我们还应找到恰当的提问点。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设问呢?我觉得应在学生思维处在十字路口徘徊时,设计提问起导向作用。在学生思维浮浅、思路狭窄时,设计提问起深化作用。在学生思维爬坡、困惑吃力时,设计提问起搭桥作用。

例如学习《月光曲》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贝多芬是人民的音乐家,他创作《月光曲》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思维达不到这种高度。这就需要用提问的方法去点拨。在学这篇课文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从贝多芬走进茅屋到他飞奔回客店,从茅屋里几次传出钢琴声,弹了几支曲子?第一个欣赏到著名钢琴曲《月光曲》的是谁?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这里的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个问题是开拓思路。通过回答问题,学生理解了贝多芬来到莱茵河边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及兄妹俩真挚的对话,他走进茅屋,不但满足了盲姑娘的要求,弹了盲姑娘想听的曲子,而且还即席创作了《月光曲》。世界上第一个欣赏到《月光曲》的是穷兄妹俩,他们不是在华丽的音乐堂,而是深夜在茅屋里听到的。想到这里,学生思维开拓了,感情激发上来了,于是我马上追问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明他对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感情。”还有的说:“他为劳动人民创作,创作劳动人民喜爱的曲谱,说明他是一个人民的音乐家。”

这样的提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向着纵深发展。

二、课堂提问,设置情境,发展思维

语文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思维,还应注意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像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想像力最佳时期。在语文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中描绘的情节、场面、画面,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去,诱发创造性的思维。

例如《鸬鹚》中第二段写道: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入水里了。湖面上荡起一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这一段用渔人“一抹”这一轻微的动作打破寂静,随之是排列整齐的鸬鹚像整装待发的士兵得到了冲锋的命令,钻入水中。这里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鸬鹚怎么捕鱼。而是转笔写湖面上波纹与浪花,以水动衬托鸟动,给人留下想像的余地。

在这里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湖水的变化与鸬鹚捕鱼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想像:鱼儿慌忙逃跑,鸬鹚紧追不舍的场面,几只鸬鹚同争一条大鱼的场面,鸬鹚叼鱼,鱼儿挣扎的场面,以及鸬鹚拍击浪花跳上渔船的场面。这种想像超越了文字的直接意境,看到了词句之中的言外之意,发展了思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在课堂中,还要善于通过提问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例如《荷花》这篇课文的最后两小节是写作者赏花时的联想。作者站在满池的荷花前,处于物我统一的境地,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与花共舞,与虫共语。

学习这一段,需要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想像力,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这种成段的联想与想像对三年级学生来讲又是一种新的知识,要让学生体会到联想与想像不是空想,也不是胡思乱想,它要以实实在在的事物为依据。因此,学习这一段时提出的问题要小,要更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我设计了一组问题写在一块小黑板上:1.作者真的变成了一朵白荷花了吗?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2.是什么引起了他的联想?3.他联想到了什么?这种联想合理吗?

这里的第一个问题使学生知道,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一朵荷花,是眼前的景色太美了,使他入了迷,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了。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联想呢?是作者闻到了荷花的淡淡清香,看到了柔和的花色,优美的花姿,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联想,这时再伴之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放一段录像,听一支荷花舞曲,就把学生带入到这美的境界之中,使学生再次产生美的想像。

三、设计问题,品味内容,深化思维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凭借语言文字来进行的。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深究语言文字,分析人物形象,阅读感人事例,挖掘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要起到点拨、开窍作用。

例如《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的一个“冒”字很传神。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字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冒”字呢?换一个词行不行,比较一下哪个好?

这时学生找出可以换成“钻出来,长出来,伸出来”等几个词,但是细细品味,这些词都不好,长出来显得平平淡淡,伸出来,有些轻而一举,与前文讲到的不相符合,钻出来有些偷偷的意思,不能表现荷花的气质,通过比较,学生认为还是“冒”好,这不但说明了满池荷叶挨挨挤挤,不留空隙,荷花好不容易才露出头来,与客观实际相符,而且也表现了荷花那种旺盛的生命力与顽强向上的精神。

再如《月光曲》最后一段写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这句话中“陶醉”一词是新词,又是全文的中心词。怎样抓住这个词,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呢?我是分四步来引导的。

陶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查字典找出陶醉是完全进入,沉浸在……之中。第二步把词放到语言环境中,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兄妹俩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到了入迷的程度。”第三步再追问:“兄妹俩为什么会陶醉呢?”回答这个问题要联系前文,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纷纷回答。

有的说:“盲姑娘非常想听贝多芬亲自弹琴,现在她真的听到了,她被贝多芬那种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有的说:“兄妹俩第一次听到了《月光曲》,他们完全进入到了月光下波光粼粼这个境界之中,都入了迷。”

还有的说:“贝多芬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又为他们创作了《月光曲》,他们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他们不仅沉浸在音乐声中,而且陶醉在欢乐与幸福之中。”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再看书上的彩色插图,听着《月光曲》的录音,这时学生不仅了解了陶醉一词的意思,而且得到了立体形象。不仅知道了陶醉的原因,而且体会到了陶醉时的感情。第四步,在讲完这篇文章后引导学生应用陶醉一词造句。这时我并没有说谁能用陶醉一词造句,而是这样问:兄妹俩被美妙的音乐陶醉了,除了被音乐陶醉了之外,人还可以被什么陶醉?这个问题是为了拓宽思路,扩大用词面。当学生把手举起来准备发言时,我说:“把你们想好的内容造一个句子,看谁想得广、用得准?”学生经过思考以后,再次举手,下面是三个学生的造句。

1.我站在北海的白塔上,看见四周绿树红墙,高大的树木,碧绿的湖水,荡漾的小舟,我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

2.儿童剧院的叔叔阿姨为我们演出精彩的节目,我们被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所陶醉。

3.六一儿童节那天,许多中央首长来到人民大会堂和小朋友一起观看节目,我陶醉在幸福与欢乐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思路开阔了,由理解到应用形成了一种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入境激情



杨丽娜?



设置情境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提法;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留下“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我们点明了文与道、境与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成为我们进行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在语文教学中,我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同作者和书中的主人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精心揣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真实地反映了1976年人民群众悲痛欲绝,哭送总理灵车的感人情景。但这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讲,是很难理解的。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没有那种深切的感受。怎样激发学生情感呢?

在课前我布置了教室:黑板正中挂了一幅周总理的遗像,上面披着黑纱,下面配一朵白花,遗像下工工整整地写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课题。这一天,我也一改往日装束,身着白衬衫、黑色西服。我走到讲台前,用眼睛深情地望着每一位同学,教室里一片沉静,大家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接着,我用低沉的声音说了这样一段话:“1976年1月8日,是亿万人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东方天空中一颗巨星陨落了。噩耗传遍全国,神州悲歌动地。1月11日,人民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涌上十里长街。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一辆灵车过,数十里泪水洒,亿万颗心拽住车轮那感人的场面吧?”接着,我播放了配有哀乐的课文朗诵。那重重的鼓声,那撕裂肺腑的号声,那播音员悲痛的朗诵声,以及同学们低低的抽泣声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听着、想着,仿佛自己正站在十里长街上,置身于群众之中,在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送行。

读完课文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他们边擦着泪水边说:

“感到了人民对周总理深切的哀悼与怀念。”

“感到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爱戴。”

“体会到敬爱的周总理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

这时,我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这种情感的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整个课堂上没有过多的提问,课堂气氛很好。这样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再通过理解词句,通过语言训练,从内容上体会,即把语文教学中的字词练习、听说读写训练都统一在某种情境之中,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内心感受,以达到“入境”“激情”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之处,使用语言描述的方法,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情境之中,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描写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在七天七夜没有喝到一口水的情况下,相互传递苹果、分吃苹果的感人情景。在分析课文第二大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战士的思想境界。在讲第三大段时,我让学生想像一下:如果你就是防炮洞中的一员,这时连长做了分吃苹果的命令,你拿到苹果会怎样想,怎样做?然后,我把一个苹果交给第一个同学,让这一组同学边想边说。

第一个同学说:“我只咬一点,这样别人能吃更多一点。”

第二个同学接过苹果说:“我只咬一点点,润润喉咙,别人比我更需要。”

第三个同学望着苹果说:“这个苹果留给伤员小蓝,就能保住他的生命,为了战友我不能吃,但连长下了命令,我只舔一下。”

这样一个接一个,一组同学都站起来讲了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他们没有相同的语言,却有共同的感受。

这时,我拿着苹果,深情地望着学生说:“是呀!这个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香味的苹果,就这样在防炮洞里传了两圈又回到了连长的手中,苹果还剩下大半个。是我们的战士没有理由吃这个苹果吗?是他们不想吃这个苹果吗?那么,他们为什么谁都不肯吃呢?是因为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这正体现出我们战士纯洁而美好的心灵,纯真而崇高的阶级情谊。”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含着泪给学生范读了课文的最后一段。

这里没有生硬的说教,这里没有深奥的道理,是通过设置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本所描写的特定环境之中,指导学生去体会、去想像、去领悟,从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杨丽娜



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要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浇灌美育这块沃土。

一、利用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

小学阶段的审美教育应贯穿在各科教学中,音乐课以优美的乐曲,和谐的旋律,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美术课以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线条,使学生赏心悦目;体育课以健美的动作,激烈的竞争,使学生身心愉悦……语文课中的美育,则是以曲折的情节,动人的形象,悦目的环境以及富有韵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在这方面语文教材为我们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包括有自然美与社会美两部分内容。

(一)以人物形象净化学生心灵

社会美,就是社会生活美,它以光辉的形象,感人的事迹,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从而获得激荡人心的美感。

教材中的社会美的审美范畴包含了崇高美、壮美、优美。

(1)崇高美。这是一种伟大的庄重圣洁的美。例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崇高精神;《工人代表》中刘少奇不畏强暴的胆略;《一个苹果》中战斗集体的阶级情谊……这些形象具有强烈的道德震撼力量。

(2)壮美。这是一种具有雄伟激情的阳刚之美。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董存瑞壮烈献身的精神;《景阳冈》中武松豪放无畏的性格;《小英雄雨来》中雨来的机智勇敢的品质……这些形象显示了自身巨大的力量,使人获得振奋,产生激荡人心之美感。

(3)优美。这是一种柔和优雅的美。例如:《上学路上》中少先队员保护集体财产的美德;《忆铁人》中王进喜为民解难、勇于改错的品质;《渡船上》中素不相识人互相关怀,为他人着想的社会风尚……这些形象是真善美和谐的统一,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在语文课上,就是在分析一个个美的形象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净化心灵的。

例如《穷人》这篇课文中,作者塑造了渔夫、桑娜、西蒙三个人物形象。桑娜是渔夫的妻子,她善良、勤劳、淳朴,而又富有同情心。她把一个贫困简陋的家布置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这说明她勤劳;在寒冷的夜晚,孩子们舒舒服服地睡着了,这说明她是个善良的母亲;她心惊肉跳地等待着丈夫打鱼归来,说明她是贤惠的妻子;她以穷人的同情,关心着寡妇西蒙,当她看到死去的西蒙留下了两个孤儿时,她不顾自己家庭的困窘,战胜了怕给丈夫增添生活重担的矛盾心理,毅然决然地抱回了孤儿,这说明了她的同情心。桑娜是渔家妇女阴柔之美的形象。渔夫为了挑起生活重担,不顾惜个人安危出海打鱼,然而当他得知西蒙死去的消息时,主动提出收养两个孤儿。他明知等待着他的是更艰辛的生活,将付出更艰苦的劳动,但他还是把温暖与父爱献给两个孤儿,显示了他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渔夫是一个阳刚之美的形象。西蒙是一个坚强又善良的母亲。为了孩子,她在贫困与死亡中挣扎着,直到临死,她还把自己的衣服盖在孩子身上,把头巾包在孩子脚上,她把温暖与爱心永远留给了孩子。渔夫、桑娜、西蒙这三个人物形象,又构成了穷人的群体。在语文课上通过分析三个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穷人身上共存的纯洁而高尚的美德,这才是真善美和谐的统一,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的能力,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以自然美激发学生情感

自然美的主要特征是侧重于形式美,它以自然感性形象而直接引起人的美感。通过美的形象,美的生活,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中自然美的范畴又包括了宇宙美、植物美、动物美等。

(1)宇宙美。例如《海上日出》《火烧云》《桂林山水》等。瞬息万变的自然现象,优美的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使人感情激荡,感受到天地之博大,宇宙之美好。

(2)植物美。例如《老槐树》《我爱故乡的杨梅》《美丽的大兴安岭》等。充满活力的植物,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使人感到生活的情趣,生命的意义。

(3)动物美。例如《猫》《壁虎》《翠鸟》等。特别是那些人格化的动物:无私奉献的老牛,人类忠实的朋友──老马,充满母爱的鹌鹑。这些形象,使人感到人世间充满了爱与温情。

在语文课上,通过分析自然美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情感。

例如《老槐树》这篇课文中,作者先描写了老槐树的外形,从“那灰褐色的树枝高高地伸向天空,快要超过三层楼的楼顶了”显示了老槐树的高大挺拔,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茂密的枝叶向四面舒展,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显示了它粗壮繁茂、生机勃勃。这一段描写使人感到老槐树老而不衰,充满活力,在愉悦中得到巨大的感染力。作者接着描写了老槐树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这是它的内在美。老槐树以它自己巨大的臂膀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洒下阴凉。盛夏之际,孩子们在树下嬉戏玩耍,老槐树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慈祥地望着孩子们,和他们一起发出阵阵欢笑。这时,老槐树是返老还童了,还是在享受天伦之乐?课文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使读者在想像中获得更充实的美感。

二、发挥审美功能,提高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中要完成审美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文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且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审美的心理功能,包括感知、理解、想像、情感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1.感知

在教学实践中,常会感到学生受年龄、阅历、知识、修养等限制,往往“见美不知美”“读美不感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造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去感知美。

在讲《桂林山水》一文时,可以录制配乐朗诵磁带。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看着幻灯,听着录音,把学生带入到桂林山水如画的境界之中,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有了这种情感,就为进一步分析课文作了必要的准备。它起到了“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悦耳”的感知作用。

再如讲《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我在准备课上讲了周总理光辉的一生,并请家长向自己孩子讲述1976年1月8日听到周总理去世后的沉痛心情。在讲读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在教室正前方挂上周总理的遗像,四周围着黑纱,下面放一朵大白花。我穿着深色衣服,庄重地慢步走到讲台前,然后深情地望着每一个同学,这时教室十分安静,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去,带入到催人泪下的十里长街上。

这种感知是审美的第一步,它为理解、激情、想像等作了必要的准备。

2.理解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是凭借语言文字来进行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才能真正地鉴赏美。

《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最后一段描写了扬科临死前的环境。在学习这段时,首先要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在理解中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让学生从前文中找到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扬科酷爱音乐的。学生可以找到,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音,在扬科听来,都是音乐;他用树皮马鬃做成了一把小提琴,他整天拉着;他看到仆人的小提琴,他不怕遭毒打,一种巨大的力量促使他一定要摸一摸;就是在他临死前,还在静听着燕子的鸣叫,姑娘的歌唱,小溪的流水,牧童的短笛……这正是扬科向往与追求的真正的美好生活。然而偌大的社会却容不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扬科是正义、善良人们的代表,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中,他遭到了摧残与打击,他只能带着美好的愿望,离开这黑暗的社会。这正是一种悲剧美。

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感情,于是他们含泪读着:“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动了……”这里引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他们悲痛、同情、愤恨,从而激发了斗志,净化了心灵,提高了鉴赏力。

3.想像

在学生进入课文美的情境之中后,还要引导学生使审美情感向纵深发展,把语言在联想中转化为形象,把审美表象转化为审美想像,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在讲《荷花》第四节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引起了作者丰富的想像?作者都想到了什么?学生在理解课文前三段的基础上,找出了闻着花的阵阵清香,看着淡雅而和谐的花色,庄重而优美的花姿,作者被陶醉了,忘记了自己是在看荷花,想像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花,翩翩起舞,与虫共语。这使学生懂得自然景物是想像的基础,而想像比实际更充实、更完美,因为作者已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之中了。接着,我又放了一段音乐,让学生随着荷花舞曲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的情景,然后问学生:你们眼前出现了什么?学生回答:风吹荷叶发出了哗哗的响声,那是有节奏的舞曲,许多荷花仙子随着音乐声,舞着长长的白纱裙,婀娜多姿,翩翩起舞……这种再创造想像是审美意识的最高级表现形式,从学生那闪闪发光的眼神里,从学生那天真的表情中,看到他们已经学会了鉴赏美,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4.情感

美育应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美感享受之中,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接受美、追求美。因此,在教学中,要使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情感。

在讲《小闹钟》时,我拿来小闹钟,让学生静听那有节奏的“滴嗒”声,去感受小闹钟勤奋、永不停息的精神。

在讲《草原》时,我让学生每人用绿色画一幅草原的水墨画,让学生举着自己画的画,站成两排,凑成一幅大的画,让学生感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美景,体会“既使人舒服,又叫人惊叹”的情感。

在讲《荷花》时,我让学生在一幅满是荷叶的画面上,去贴刚开的、盛开的、未开的三种状态的荷花,让学生在审美的基础上,再创美,激发了学生美的情感。

学生产生了情感,还应设法让他们把这种情感表露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心灵的净化、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

例如讲《猫头鹰》这篇课文后,学生了解了猫头鹰外形的特点,以及猫头鹰捕田鼠的本领。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上“猫头鹰______________。”让学生在上面填一句话。同学们写道:“猫头鹰真是捉田鼠的能手。”“猫头鹰是人类的好朋友。”“猫头鹰为了保护粮食立下了大功。”“猫头鹰是庄稼的卫兵。”这里有对猫头鹰的赞美之情,有对猫头鹰的喜爱之意。

再如讲《葡萄沟》一文时,最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学完这课有什么感受,学生情绪激昂,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爱你啊,美丽又富饶的葡萄沟。”有的说:“我真想一下子飞到葡萄沟。”还有的说:“我长大了,要把葡萄沟建设得更漂亮!”

三、在审美中获得知识,在审美中陶冶情操

强调美育,并不是一味地去陶醉,一味地享受。因为美是抽象的,它必须依附在具体事物之中。因此,审美的过程既获得了知识,又起到了陶冶情操的作用。这也是文与道结合的过程。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第二段写道:“就是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总理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迎接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

描写了在十里长街上人民群众冒着严寒,长时间等待总理灵车之后,作者又写了上面这段话。这一段在写法上,作者是以喜写悲,是挂着微笑写泪水。同是在十里长街上,现在与过去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过去是幸福地看,现在是悲痛地送灵车,这两个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越是写总理伟大的功绩,光辉的形象,就越能表现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与悲痛的心情;越是写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与悲痛心情,就越是突出了总理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卓越贡献。那么,怎样拨动学生的心弦,怎样在学生心中树立周总理高大而光辉的形象?我就是紧紧抓住了“多少次”“幸福地看到”“矫健的身躯”与“慈祥的面庞”这些词语,通过与第一段对比的方法,来讲解这一段的。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这些语词,学会了这种以喜写悲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对总理的无限爱戴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树立起总理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杨丽娜



操场上正在进行五年级组的晃呼拉圈比赛。看,那位小姑娘显得格外卖力:双眉紧蹙,二目圆睁,嘴半张半合,汗水正从憋得通红的脸上淌下来。

这就是我班的李纯小姑娘。提起她的“事迹”,可以说年级组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近一年来她进步了。上课能坐住了,位子底下无一堆碎纸了,周围同学能安静听讲了,她还能举手回答问题了。对此,我都及时给予表扬。为了巩固她的进步,还应给她更多的机会,让她在集体中表现自己的才能,以改变同学对她的印象,树立她的自信心,让她尝试经过努力后成功的喜悦。

机会来到,为了指导同学们作文,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年级组决定进行晃呼拉圈比赛。

“一分钟速摇,谁愿意参加?”我的话音未落,全班同学几乎都举起了手。是的,班上能转数百圈、上千圈的不乏其人,然而每班只能有两名选手参赛,让谁去呢?我的目光在每个同学身上扫来扫去。当我看到李纯那期待的目光,看到郭轶那跃跃欲试的样子时,便对全班大声宣布:“我看这一项比赛就由郭轶、李纯分别代表男女同学去参赛吧?”全班同学先是一愣,接着是一片“唉”声,也有的同学问:“杨老师,咱们班拿不到名次怎么办?”

我抓住机会对同学们说:“郭轶免体,上次运动会他不能参加比赛,难过了好几天,这次活动不剧烈,应该让他参加比赛,满足他的心愿。李纯最近进步很大。我们应给他们机会,老师相信他们会给集体争光的。至于拿不拿名次──”说到这里,我深情地望着大家,接着说,“我觉得还有比名次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信心;那就是老师、同学的信赖。你们说对吗?”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这是信任的掌声,这是理解的掌声。

果然,赛前的几天里,课间教室里有他俩转呼拉圈的响声;中午楼道里有他们转呼拉圈滴下的汗水;放学后操场上有他们苦练呼拉圈的身影。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期待,给了他们力量。在年级比赛中,郭轶以一分钟转190圈获得男子速摇第一名;李纯以一分钟转149圈获女子组第二名。当他们双手接过奖状时,他们激动了。这可能是李纯第一次走上奖台,第一次双手接过奖状。这一张奖状该有多重呢?这件事会在她心灵中产生什么影响呢?我无法估计。

每个孩子,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之处,我们要像在沙子里发现金子一样,去寻找,去挖掘。信赖,是师生之间纯真的情感。教师应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表现他们才能、施展他们才华的场所与机会,让他们在奋斗中,在努力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永无止境的追求

──记特级教师杨丽娜

李建平



有人教了一辈子书,循规蹈矩,四平八稳,脱不开一个“匠”字。而特级教师杨丽娜则常教常新。她认为教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要全身心地投入,无止境地追求。

20世纪70年代,针对语文教学的弊端,杨丽娜总结出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经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80年代,她将目光转向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的新课题,很快找到突破口──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及板书。许多专家及同行都夸奖她的提问与板书“堪称一绝。”90年代初,杨丽娜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情感,使之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市教研室美育小组指导下,她又开始研究利用文质兼美的教材,对学生进行美育,使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当她负荷着沉重的事业和生活的担子迈过了40岁门槛时,竟昂然走进大学殿堂去深造。

虔诚而又执著的追求,给她带来了金色的收获。一枚枚奖章,一张张证书,一节节电视卫星录像课,“三八”红旗手,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园丁,区政协委员……荣誉和头衔接踵而至,而她殚精竭虑、魂绕梦牵的依然是一个个新的课题。她只想一如既往,深深地埋下头去,用全部力量,去探索,去追求,因为她的面前总有一个明晃晃的太阳吸引着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19: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