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在线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杨丽娜
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要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浇灌美育这块沃土。
一、利用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
小学阶段的审美教育应贯穿在各科教学中,音乐课以优美的乐曲,和谐的旋律,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美术课以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线条,使学生赏心悦目;体育课以健美的动作,激烈的竞争,使学生身心愉悦……语文课中的美育,则是以曲折的情节,动人的形象,悦目的环境以及富有韵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在这方面语文教材为我们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包括有自然美与社会美两部分内容。
(一)以人物形象净化学生心灵
社会美,就是社会生活美,它以光辉的形象,感人的事迹,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从而获得激荡人心的美感。
教材中的社会美的审美范畴包含了崇高美、壮美、优美。
(1)崇高美。这是一种伟大的庄重圣洁的美。例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崇高精神;《工人代表》中刘少奇不畏强暴的胆略;《一个苹果》中战斗集体的阶级情谊……这些形象具有强烈的道德震撼力量。
(2)壮美。这是一种具有雄伟激情的阳刚之美。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董存瑞壮烈献身的精神;《景阳冈》中武松豪放无畏的性格;《小英雄雨来》中雨来的机智勇敢的品质……这些形象显示了自身巨大的力量,使人获得振奋,产生激荡人心之美感。
(3)优美。这是一种柔和优雅的美。例如:《上学路上》中少先队员保护集体财产的美德;《忆铁人》中王进喜为民解难、勇于改错的品质;《渡船上》中素不相识人互相关怀,为他人着想的社会风尚……这些形象是真善美和谐的统一,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在语文课上,就是在分析一个个美的形象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净化心灵的。
例如《穷人》这篇课文中,作者塑造了渔夫、桑娜、西蒙三个人物形象。桑娜是渔夫的妻子,她善良、勤劳、淳朴,而又富有同情心。她把一个贫困简陋的家布置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这说明她勤劳;在寒冷的夜晚,孩子们舒舒服服地睡着了,这说明她是个善良的母亲;她心惊肉跳地等待着丈夫打鱼归来,说明她是贤惠的妻子;她以穷人的同情,关心着寡妇西蒙,当她看到死去的西蒙留下了两个孤儿时,她不顾自己家庭的困窘,战胜了怕给丈夫增添生活重担的矛盾心理,毅然决然地抱回了孤儿,这说明了她的同情心。桑娜是渔家妇女阴柔之美的形象。渔夫为了挑起生活重担,不顾惜个人安危出海打鱼,然而当他得知西蒙死去的消息时,主动提出收养两个孤儿。他明知等待着他的是更艰辛的生活,将付出更艰苦的劳动,但他还是把温暖与父爱献给两个孤儿,显示了他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渔夫是一个阳刚之美的形象。西蒙是一个坚强又善良的母亲。为了孩子,她在贫困与死亡中挣扎着,直到临死,她还把自己的衣服盖在孩子身上,把头巾包在孩子脚上,她把温暖与爱心永远留给了孩子。渔夫、桑娜、西蒙这三个人物形象,又构成了穷人的群体。在语文课上通过分析三个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穷人身上共存的纯洁而高尚的美德,这才是真善美和谐的统一,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的能力,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以自然美激发学生情感
自然美的主要特征是侧重于形式美,它以自然感性形象而直接引起人的美感。通过美的形象,美的生活,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中自然美的范畴又包括了宇宙美、植物美、动物美等。
(1)宇宙美。例如《海上日出》《火烧云》《桂林山水》等。瞬息万变的自然现象,优美的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使人感情激荡,感受到天地之博大,宇宙之美好。
(2)植物美。例如《老槐树》《我爱故乡的杨梅》《美丽的大兴安岭》等。充满活力的植物,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使人感到生活的情趣,生命的意义。
(3)动物美。例如《猫》《壁虎》《翠鸟》等。特别是那些人格化的动物:无私奉献的老牛,人类忠实的朋友──老马,充满母爱的鹌鹑。这些形象,使人感到人世间充满了爱与温情。
在语文课上,通过分析自然美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情感。
例如《老槐树》这篇课文中,作者先描写了老槐树的外形,从“那灰褐色的树枝高高地伸向天空,快要超过三层楼的楼顶了”显示了老槐树的高大挺拔,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茂密的枝叶向四面舒展,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显示了它粗壮繁茂、生机勃勃。这一段描写使人感到老槐树老而不衰,充满活力,在愉悦中得到巨大的感染力。作者接着描写了老槐树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这是它的内在美。老槐树以它自己巨大的臂膀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洒下阴凉。盛夏之际,孩子们在树下嬉戏玩耍,老槐树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慈祥地望着孩子们,和他们一起发出阵阵欢笑。这时,老槐树是返老还童了,还是在享受天伦之乐?课文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使读者在想像中获得更充实的美感。
二、发挥审美功能,提高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中要完成审美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文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且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审美的心理功能,包括感知、理解、想像、情感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1.感知
在教学实践中,常会感到学生受年龄、阅历、知识、修养等限制,往往“见美不知美”“读美不感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造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去感知美。
在讲《桂林山水》一文时,可以录制配乐朗诵磁带。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看着幻灯,听着录音,把学生带入到桂林山水如画的境界之中,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有了这种情感,就为进一步分析课文作了必要的准备。它起到了“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悦耳”的感知作用。
再如讲《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我在准备课上讲了周总理光辉的一生,并请家长向自己孩子讲述1976年1月8日听到周总理去世后的沉痛心情。在讲读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在教室正前方挂上周总理的遗像,四周围着黑纱,下面放一朵大白花。我穿着深色衣服,庄重地慢步走到讲台前,然后深情地望着每一个同学,这时教室十分安静,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去,带入到催人泪下的十里长街上。
这种感知是审美的第一步,它为理解、激情、想像等作了必要的准备。
2.理解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是凭借语言文字来进行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才能真正地鉴赏美。
《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最后一段描写了扬科临死前的环境。在学习这段时,首先要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在理解中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让学生从前文中找到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扬科酷爱音乐的。学生可以找到,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音,在扬科听来,都是音乐;他用树皮马鬃做成了一把小提琴,他整天拉着;他看到仆人的小提琴,他不怕遭毒打,一种巨大的力量促使他一定要摸一摸;就是在他临死前,还在静听着燕子的鸣叫,姑娘的歌唱,小溪的流水,牧童的短笛……这正是扬科向往与追求的真正的美好生活。然而偌大的社会却容不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扬科是正义、善良人们的代表,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中,他遭到了摧残与打击,他只能带着美好的愿望,离开这黑暗的社会。这正是一种悲剧美。
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感情,于是他们含泪读着:“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动了……”这里引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他们悲痛、同情、愤恨,从而激发了斗志,净化了心灵,提高了鉴赏力。
3.想像
在学生进入课文美的情境之中后,还要引导学生使审美情感向纵深发展,把语言在联想中转化为形象,把审美表象转化为审美想像,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在讲《荷花》第四节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引起了作者丰富的想像?作者都想到了什么?学生在理解课文前三段的基础上,找出了闻着花的阵阵清香,看着淡雅而和谐的花色,庄重而优美的花姿,作者被陶醉了,忘记了自己是在看荷花,想像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花,翩翩起舞,与虫共语。这使学生懂得自然景物是想像的基础,而想像比实际更充实、更完美,因为作者已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之中了。接着,我又放了一段音乐,让学生随着荷花舞曲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的情景,然后问学生:你们眼前出现了什么?学生回答:风吹荷叶发出了哗哗的响声,那是有节奏的舞曲,许多荷花仙子随着音乐声,舞着长长的白纱裙,婀娜多姿,翩翩起舞……这种再创造想像是审美意识的最高级表现形式,从学生那闪闪发光的眼神里,从学生那天真的表情中,看到他们已经学会了鉴赏美,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4.情感
美育应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美感享受之中,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接受美、追求美。因此,在教学中,要使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情感。
在讲《小闹钟》时,我拿来小闹钟,让学生静听那有节奏的“滴嗒”声,去感受小闹钟勤奋、永不停息的精神。
在讲《草原》时,我让学生每人用绿色画一幅草原的水墨画,让学生举着自己画的画,站成两排,凑成一幅大的画,让学生感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美景,体会“既使人舒服,又叫人惊叹”的情感。
在讲《荷花》时,我让学生在一幅满是荷叶的画面上,去贴刚开的、盛开的、未开的三种状态的荷花,让学生在审美的基础上,再创美,激发了学生美的情感。
学生产生了情感,还应设法让他们把这种情感表露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心灵的净化、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
例如讲《猫头鹰》这篇课文后,学生了解了猫头鹰外形的特点,以及猫头鹰捕田鼠的本领。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上“猫头鹰______________。”让学生在上面填一句话。同学们写道:“猫头鹰真是捉田鼠的能手。”“猫头鹰是人类的好朋友。”“猫头鹰为了保护粮食立下了大功。”“猫头鹰是庄稼的卫兵。”这里有对猫头鹰的赞美之情,有对猫头鹰的喜爱之意。
再如讲《葡萄沟》一文时,最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学完这课有什么感受,学生情绪激昂,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爱你啊,美丽又富饶的葡萄沟。”有的说:“我真想一下子飞到葡萄沟。”还有的说:“我长大了,要把葡萄沟建设得更漂亮!”
三、在审美中获得知识,在审美中陶冶情操
强调美育,并不是一味地去陶醉,一味地享受。因为美是抽象的,它必须依附在具体事物之中。因此,审美的过程既获得了知识,又起到了陶冶情操的作用。这也是文与道结合的过程。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第二段写道:“就是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总理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迎接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
描写了在十里长街上人民群众冒着严寒,长时间等待总理灵车之后,作者又写了上面这段话。这一段在写法上,作者是以喜写悲,是挂着微笑写泪水。同是在十里长街上,现在与过去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过去是幸福地看,现在是悲痛地送灵车,这两个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越是写总理伟大的功绩,光辉的形象,就越能表现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与悲痛的心情;越是写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与悲痛心情,就越是突出了总理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卓越贡献。那么,怎样拨动学生的心弦,怎样在学生心中树立周总理高大而光辉的形象?我就是紧紧抓住了“多少次”“幸福地看到”“矫健的身躯”与“慈祥的面庞”这些词语,通过与第一段对比的方法,来讲解这一段的。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这些语词,学会了这种以喜写悲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对总理的无限爱戴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树立起总理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