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2010年第二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本学期共有同学64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33人.同学思维活跃,集体观念强,活动积极性非常高,有爱心,敢于表示自我,个性好强,但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善于反省自身,爱模仿电视明星,常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出现错误.
二,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和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规范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依据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方式和特征,采用与相适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同学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途径,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战略.《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采用的是"主题构建"方式.采取的是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故事完成《课程规范》中的教学内容要求.
三,教材的主要特征:
1.围绕儿童生活,符合儿童情趣. 2.注重已有经验,贴近实际生活 .3.强调体验参与,引导学习活动 4.体现综合主题,规格合理适度. 5.单元组织教材,突出同学主体
四,教学目标:
引导同学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身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引导同学在体验,观察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证了我们的权益.
了解国家所蒙受的羞耻,激发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通过生动的事例,协助同学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培养同学的人文精神.
让同学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极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溢机遇和挑战.
五,教学措施:
必需注重与同学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同学,以所有同学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规范中强调"必需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身的世界动身,用自身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身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身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需与同学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出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需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同学一起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同学和社会的联系.
必需注重同学的实践
实践是小朋友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需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笼统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三)注重同学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六,同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坚持用钢笔写字并养成习惯.
2,培养浓厚的朗读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能有选择的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培养专心听他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语句简洁完整.
5,培养课前预习课文,上课认真听讲,积极考虑,做好笔记的习惯.
6,培养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7,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七,潜能生辅导:
1,对毛俊杰等喜欢打闹的同学,引导其明白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
2,引导计智慧等不爱科学的女生,树立科学的道德观.
3,用"学校里的红绿灯"教育常犯纪律的张浩然等,使其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八,教学业务研修: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认真听课与评课;投身课题研究,不时提高业务水平;辅导同学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活动.
九,教学活动布置:
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 3课 10~14课时
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 3课 7~9课时
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 4课 8~12课时
第四单元:科技发明新生活 4课 7~9课时
第五单元:商品带你看世界 4课 9~12课时
总计: 41-- 56课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