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有效提问的误区及其策略
尽管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进行过成千上万次提问,但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少之又少,并走入了一些误区。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1.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
2.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3.总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
4.控制问题的答案。
5.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
如何使提问成为启发学生自由、积极思考和探究的有效力量,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一环套一环地去问
这就要求问题能在教学中起线索作用,或以一个大问题领起诸多小问题,或按照教读顺序层层设问、环环相扣。这样,学生就会沿着所提思路顺藤摸瓜,获取文章精髓。
在教读《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时,抓住文章题目层层设问,如“网”是什么,互联网奇妙在哪儿,它为什么会这么奇妙,等等。这样,几个小问题像被串联起来的一粒粒珍珠,形成一条探究国际互联网的线索。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对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也就不难理解了,还能从中认识到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可见,用问题组织教学,从实处问,可以使学生头脑中的思路更加清晰。
(二)有思考地去问
所谓“有思考地问”,就是要求教师在吃透文章全部内容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找出文章前后之间的关系并提问。如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我就这样提问:那个外国学生对徐悲鸿学画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那位外国学生的态度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徐悲鸿做出了使他震惊的成绩,这成绩如何得来?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找,一从思想上,二从行动上,让学生从中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发愤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因此,找准“着眼点”,明确提问的角度,就能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样符合实际的问题中,就能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悬念,从而使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三)分层分步地去问
把教学目标分解成问题的形式,遵循思维的规律,化大为小,化繁为简,抓住关键,由易到难,以旧引新,帮助学生打通关节,使他们的思维有层次地向纵深开掘。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提出这样一组问题:“小女孩每次擦擦火柴后看到什么?说明什么?她希望得到什么?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她为什么得不到这些东西,由此说明了什么?”这一组问题涵盖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随着问题的解答,学生就会逐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并渐次深入。学生从小女孩的种种幻象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冷、饿、痛苦、没有欢乐、没人疼爱,再结合自己的实际与小女孩的境况展开两种社会的对比,从而揭露出造成这种现实的真正原因。学生思考这一组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文章内容和主题逐步深入的过程。这种过程的递进顺其自然,梯梯相连,而每档梯子就是精心设计的问题,它的作用就是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四)想象着去问
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司马迁编写史记的艰辛与坚持,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一年四季,深夜孤灯,司马迁会遭遇哪些折磨?他又是如何坚强地挺下去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从文中知道了司马迁遭受的苦难,也体会到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
(五)探究着去问
事情总有前因后果。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草船借箭》课文最后写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赢得了一个什么结果?他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样的逆向启发式提问,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六)联系实际来问
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例如,《钱学森》一课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钱学森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类似问题,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不至于把学生孤立起来看待。
一节课的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意义的课堂应洋溢着自由、探究、对话的精神,而这离不开提问,既需要学生的提问,更需要教师的提问。当然,教师提问的根本目的还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