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集锦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他是一颗最亮的“流 星”

──案例与反思

阿城市舍利中心小学 赵春宇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大概在每一节课上都有这样的现象,其实学生表现得很好,只要老师稍加利用就会使学生个人的学习资源转化成课堂上有效的教育资源。

由于我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在一次公开课上,就让这样的教育资源悄悄的流失了。我讲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课堂上学生们的兴致高极了,或朗读、或交流、或讨论,完全被我精彩的设计吸引了,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当我安排到假如你是那位考官你会怎样夸这幅画的时候,学生们精彩的表演又一次深深地令我陶醉,可坐在第三桌的一个男孩子却丝毫不感兴趣,埋着头不知在干些什么。我看了他一眼,一贯爱淘气的他可真让我生气,可由于是公开课,我按捺住心中的怒火,成功的完成了这节课也得到了领导的好评。下课后,正当我要找他谈话的时候,他兴高采烈的举起一张纸来到了我的面前:“老师、老师、你看,”他的眼里满是欢喜。我心想:上课不好好听讲,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可当我看完他的那张纸的时候,我心中懊悔极了,那是一幅多么富有想象的画面呀,在一个夏天落日的时候,一个官人骑马归去,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翩跹飞舞。如果没有对课文的精辟理解,又怎能达到如此的效果呢。教育的机会往往在你登上讲台的那一瞬间就悄然而逝,农民的地没有锄好可以再来一遍,工人的产品不合格可以重做,可教育的机会就只有一次,它将深深的扎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如果当初,我予以他充分的信任,予以他应有的关注,那么他的这幅作品一定会令同学们耳目一新,令这堂课锦上添花。我再给予他恰当的评价,他一定会兴趣倍增,融入到这堂课当中来。但面在却由于我的偏见让这个绝好的教育资源与我们擦肩而过。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们的许多行为举止,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应该受到指责的,可这行为往往是被心灵上那种高尚的激情所驱使,如果你不明白或没有发现这种激情,你就可能扑灭那还小小的,不易发现的人类高尚品格的火花。

是的,他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可他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不能只盯着那个“黑点”不放,而忽略了他本是一张洁白的纸更不能放弃这张仅有一个“黑点”的“白纸”。我们应该捧出自己的激情与智慧艺术的对待他们,他就是课程资源中一颗最亮的“流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让学生爱上语文



大井镇中心小学校 李晓琴



  
高尔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这真是一个奇妙的真理。面对诸多活泼泼的生命,我们要将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爱上你,爱上你的语文课。至于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那就将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这是一个语文成绩较差的班。第一节课,走进教室,看到的是学生懒洋洋的表情。我首先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李老师。这学期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语文。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又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用上它。接着,我讲了这样一个关于纪晓岚和和申的故事。

话说这天,众官员等候面君,三五成群站着闲话,和申旁围着一圈人谈笑,不时传来笑声。刚巧有一条狗走过。

和申说:纪大人,请过来,……那,那那!是狼是狗?

众人:是呀,是狼(侍郎)是狗!侍郎是狗!

纪晓岚:哎呀,是狼是狗?和尚书,堂堂一品大学士,连狼狗都分不清?我教您!看尾巴:下拖,是狼;上竖,是狗。尚书是狗!

刘御史:巧言舌辩!狼吃肉,狗吃粪,它吃肉,是狼(侍郎)是狗毫无疑问!

纪晓岚:这位大人眼生得很,请问尊姓大名,官居何职啊?

刘御史:不敢!敝姓刘,乃新任江南道御史。

纪晓岚:久仰!御史大人适才所言不当。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御史吃屎!

刘御史:啊呦!吃粪就够难听了,干吗还要吃屎!真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呦!

学生们听了,都开心地笑起来,同时也认识到语文这一门学科真有意思。在笑声中,他们领悟到了语文独特的语言魅力,我也成功地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语文的种子。

以后的课堂中,我也经常由课文内容拓展开去,把自己在生活中积累到的与课文内容有关联的一个个小故事,穿插进来。比如在讲《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就插入了《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等相关故事。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激起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每次上语文课,讲到眉飞色舞处,看到学生亮晶晶的眼眸,流露出会意的神情,真是如遇知音。心里那个舒服的感觉呀,就像六月天里吃到一口透心凉的冰糕。下课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常常拉着我问:“老师,下节课还是语文课吗?”

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可能真正的意旨不单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尽一切方法手段,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学科知识特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使他们对老师所授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当他们对学习有了兴趣后,也便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热情和兴趣,自然就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缤纷的黑板



山东庄小学 张亚军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确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很多人都认为手写没有什么用处了,很多资料都要求是打印稿,其实不然,汉语永远是我们的母语,如果连母语都不会写,就不配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而令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是,不管教师平时想了多少种识字方法,练过多少遍,一到期末考试,听写生字时学生还会出现各种错误,或多一笔少一笔,或别字现象严重,或胡乱涂抹,或根本不会。这时教师的心里就会异常郁闷,怎么才能让学生去掉马虎的毛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真正掌握所学生字呢?

听写完生字,看到那圈出的花花绿绿的错别字,我真的很生气,思考着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忽然我灵机一动,想到学生们都喜欢到黑板上去写字。是啊,天天用铅笔在本子上写,对粉笔、对黑板总有一份好奇,想尝试尝试,展示展示。我何不让学生到黑板上去写,一来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不写错字,二来培养他们端端正正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于是在接下来的语文课上我就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在黑板上写字?下面将你们平时没有记牢的字,容易错的字记在心里,然后背着写在黑板上好不好?”同学们一听互相看了看,好像不敢相信,然后发出了 “啊”的一阵惊叹声。紧接着一个胆大的同学问我:“老师是不是真的?”我笑了笑说:“当然。”另一个学生又问我:“老师是不是写自己没记住的字。”“老师可不可以把自己没记住的字都写出来?”“老师我想用红粉笔写行吗?”“老师……”,立刻学生们的声音盖过了我的声音。我尽可能的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并鼓励他们说:“认真写,可不要出错哟。”“不会的,您放心吧。”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

接下来教室里一片安静,学生们认真看书,记着那些弯弯曲曲的符号,有的还在本子上练习写,一会儿都涌上了黑板。他们有的拿着绿粉笔,有的拿着黄粉笔,有的是紫的,五颜六色,可是都认认真真,两只眼睛盯着黑板,一笔一划,错一点儿赶紧用手擦了,唯恐出现有一点不完美,那态度就像宇航员上了“神州六号”。

看到他们的样子我心里暗暗高兴,原来怎么提醒、要求他们把字写规范、端正,他们都不理会,总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没想到今天用了这个小小的办法竟然起到了这么好的效果。看来不讲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抄写真不行!

过了几分钟,我一看黑板没地方了,到处是花花绿绿、大小不一的字,就连那些边边角角也都让同学们用上了。可是学生们的兴趣并没有减少,都看着我,想让我想个办法,我只好让他们擦了再写。就这样写了擦,擦了写,教室里虽然有点乱,可是没有一个同学倦怠,都乐此不疲。看到下课时间快到了,我让他们回到了座位上,然后将黑板上的字逐一订正。我惊喜地发现这次虽然是默写,可是连一个错字也没有,在黑板上写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又对学生字迹进行了指导,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漂亮、工整。

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知识感兴趣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而我以前没有提供给他们这样的氛围、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下课铃声响了,看着那缤纷的黑板我和学生们都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你帮孩子找到适合他的识字方法了吗?



福建省武平县平川中心学校 饶勇珍



课上,当我举起生字卡片“排”正要指导记字时,一只小手慢慢地举起来。哟!是体育委员官东平,“你有什么事?说吧。”东平说:“老师,我有办法记住这个字。”是吗?教室里一片喧哗,我也吃惊地打量了他一番。要知道,他可是个大家眼中“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孩子,平时我总抱怨他记忆力不好,前一天教的字,第二天就还我了,今天怎么……但不管如何,我觉得这是个鼓励他识字的好机会,所以,我不能轻易放过,我微笑着走上前,摸摸他的头说:“大胆地放说出来,我们都很想知道你的好办法。”得到我的鼓励,他抬头起头,边比划边说:“你们看,‘排’字有个‘扌’旁,表示手,这是老师的手,因为我们排不直,老师天天都要拉我们,这右旁的字两边各有三横,代表小朋友,老师一个个地拉,就很直了,就像中间那两条直线了。这时候,我们的队伍就排好了。所以,这个字读‘排’。”听到这儿,我不禁带头为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体育委员鼓起掌来。

课后,我把他找到办公室,问:“东平,你怎么想到用这个方法来记‘排’字呢?”他抓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是体育委员,天天都领大家排队。”我顿时醒悟过来:眼前这个孩子的头脑并不简单,他以前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记字的方法,也许这种联系生活识字的方法是最适合他的。于是,我顺势激励他:“东平,你真是太棒了,以后你就这样来记字,好吗?”他兴奋地点了点头。

果真如我所料,在接下来的识字过程中,东平联系生活识字的本领越来越强。如:在记“深”字时,他说:“水很深,把木头淹没了。”又如:在记灭字时,他说:“这一横是个盖子,盖子盖在火上,火就灭了。”

就这样,东平从一个大家眼中“头脑简单的人”变成一个“识字大王”。我不禁提醒自己,今后,在抱怨孩子不会记字时,该问问自己:“你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识字方法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10:00 | 只看该作者
让想象之花悄然绽放



诸暨枫桥镇小 何青儿  





【背景】

想象是是人类思维奇异的翅膀,借助它,可以使世界万物变得多姿多彩,能与群兽对语,可叫顽石点头;借助它,可以让思绪延续万载,让目光一通万里;借助它,可以打开知识宝库,探索未知的奥秘。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时代是人一生中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高峰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勇于展现自我的个性,推进素质教育。



【情景描述】

案例1

记得一次试教课,我上的是二年级上册的《识字7》,一首有关保护动物的拍手歌,其中有这样一句:“雄鹰翱翔在蓝天”。为了更好地理解“翱翔”,我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翱翔与飞翔有什么区别?

“翱翔可以看出雄鹰飞得很高,飞翔没有这个意思。”一个小男孩略带深思地说。这已经令我很满意了。课前我千思万想,东寻西问,也仅仅只有这点收获。一只小手又举了起来,我自然地叫起了他,心里却嘀咕:“答案不是重复一次就是大同小异。”“翱翔可以看出雄鹰飞的时候很神气。”也是一个小男孩,他振振有辞地说。

我的内心为之一震。神气,多么好的词语!神气,多么好的见解!这一点区别是我们绞尽脑汁也不能想到的。我们只停留在词语意思的理解上,而他通过想象,从雄鹰的感受上去寻求答案。想象让他插上了翅膀,翱翔于蓝天,体会到了那种一览万物的感受。在他的启发下,我获得了灵感,学生也找到了水源。自豪、自由、快乐、尽心……他们融入了雄鹰的世界,心与心的碰撞使学习气氛更加浓烈。

案例2

最近,我上了一堂作文指导课──《学写儿童诗》。要想在一堂课上就把写诗的方法都教给孩子们,这是绝对做不到的。短短的四十分钟,得让学生收获些什么呢?

想象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儿童诗的灵魂。有了大胆奇特的想象,儿童诗才会那么富有生机,那么富有情趣,才会发出异样的光彩。想象越奇特越好,就像孙健锋老师说的,做一个诗人,就得是个“疯子”,至少是半个“疯子”。而儿童的王国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奇思秒想的王国,只需轻轻打开这虚掩着的门,一个个精灵就会放飞,提供一定的舞台,它们就会变成一句句异彩纷呈的诗句。

在学生欣赏儿童诗《春雨》的基础上,我问:春雨又像什么呢?能说说你眼中的春雨吗?

听,他们眼中的春雨(稍作修改)是多么鲜亮,多么精彩:

春雨是春天的使者, 如缕如丝地飘落大地, 为春天喝彩。

春天是一个颜料桶, 小草掉进去,变绿了, 油菜花掉进去,变黄了。

春雨可真调皮, 一会儿跟我唱歌, 一会儿跟我跳舞。

春雨是一位小画家, 挥一笔,桃花红了, 点一下,小草绿了。

春雨是一位音乐家, 叮叮咚咚,沙沙沙沙,滴答滴答。

春雨可爱玩了,从屋檐上落下来, 好像在坐滑梯。

春雨 就像一名慈爱的母亲,让 我们情不自禁地投向她温暖的怀抱,

春雨是个旅行家,跑遍了整个世界,哪儿都有它的足迹。

……

在这基础上,我又让学生进行了填充式地仿写:春雨像,落进,散发着的气息。

想象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跳跃着,歌唱着:

春雨像一张张邮票,落进森林里,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春雨像一颗颗汗珠,落进田野里,散发着勤劳的气息。

春雨像一个个农民,落进田野里,散发着播种的气息。

春雨像一个个闹钟,落进家里,散发着苏醒的气息。

春雨像一粒粒种子,落进森林里,散发着希望的气息。

春雨像一本本书,落进教室里,散发着知识的气息。

……

学生享受着想象的乐趣,尝试着写儿童诗的乐趣,通过欣赏大自然,唤醒了他们的灵感,用智慧的笔描绘了自然的美,表达了对爱的赞美。



【反思】

一、让想象尽情流淌,让课堂更充实

儿童是想象的富有者,他们最敢想象,也最会想象。他们以丰富的想象来看待整个世界,以纯真简单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在他们的眼里,小草会舞蹈,小花会微笑,小树会说话。他们用自己最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想象弥补了我们成人眼里的空白。他们告诉教师,在预设时,千万别把问题看复杂了,问题是死的,答案是活的。无论多么难的问题,他们总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看成人所看不到的,答成人所想不到的。

因此,教师要引导儿童走进异彩纷呈的阅读天地,激发他们想象的天性,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想象乐园,如设置对白情境、转换角色、延续假设等方法,填补文本的空白,通过精彩的想象把书读厚实了,把句子读丰满了,把标点读透彻了。

例如:在教学《春日》这首古诗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把“无边光景一时新”说成一幅万紫千红的图画,一幅新奇奇丽的彩卷。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可以让学生续写:小村庄毁灭后,人们明白了什么,会怎样去拯救自己的家乡。在教学《画杨桃》时,教师可利用多处的感叹号、省略号,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让标点发挥神奇的作用......

这样,想象折射出的自由的空气和七彩的阳光一定会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更真切地体验情感,使教学气氛更活跃,使阅读教学更充实,更丰满。

二、让想象越飞越高,让创意更大胆

教师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那么,我们怎样正确恰当地来评价儿童稀奇古怪的想象呢?

在《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思维》一文中,张化万老师特别指出要研究“大胆的想象创作训练”。他还在《记录昨天,写好今天,描绘明天》一文中明确主张:“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写作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师的信任、宽容和正确的引导,得益于天天和他们在一起的教师语言的反复刺激和情不自禁的模仿学习。”

儿童的想象是自由的,他们不受知识的限制,淋漓尽致地表现。对于学生大胆的无拘无束的想象,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教师一般不应该多加批评。可能会因为你的一句批评而扼杀一个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我们应该放开手,让他们在想象的天空里翱翔,尽管会遇到风雨,但是,如果你能打开另外一扇门,你会发现永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如:在《学写儿童诗》中,有些老师认为学生思路开阔,想象奇特。有些老师认为部分不合理:春雨像农民吗,像书本吗?如果从春雨的形态上来讲,的确不像。如果从春雨的某重意义上来讲,还有深长的含义在里面呢?春雨给世界带来了希望,播下了收获的种子,不正是像辛勤的农民伯伯吗?我们整个教室都洋溢着春雨,学生在春雨的滋润下,收获着知识。“润物细无声”“犹如春雨点点入土”不是这句诗句的真实写照吗?

风筝无论飞得多高,也需要一个牵线人。在广阔的天空中,教师就是这个牵线的,任它飞,但也要注意飞的方法、飞的姿势。教师主要指导他们语言,让表达更淋漓尽致,更活灵活现。如果儿童的想象偏离了正确的航线,教师就要及时把他引过来。这样才能锻炼创造能力,形成创新人格,使学生的作文别具一格。

孩子们的想象是最神奇的,他们心里流淌的声音是最动听的,哪怕语言不是很流畅,只要描绘了脑中闪现的灵感,那朵想象的奇葩定然会悄然绽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10:00 | 只看该作者
“又是这样学啊!”



大石小学 何蔓娜



记得那天我上的是第10课《北京》。第一课时我安排了初读课文和识字教学。我首先从课题入手,要求学生看课题,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发言提出了各自的疑问,并带着疑问通读了课文。教学按照备课计划顺利地进行着。接下来是识字教学,我套用往常的方法进行教学。(自由读生字—小老师领读—难读字音开火车读—师引导学生说出记字的方法)当同学们自由地读生字时,我耳边传来了些不“和谐”的声音,“又是这样学啊!”我回过头一看,原来是“淘气鬼”,他正扁起嘴巴,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我几步跨过去,从嗓子眼儿里挤出几个硬邦邦的字眼:“怎么回事?”“淘气鬼”低下头,瘪瘪小嘴,说:“是这样嘛,很闷啊!”我压住了即将爆发的怒气,低声说道:“快点读,别的小朋友都在读了。”“淘气鬼”只好读生字了。我慢慢地走到讲台上,环视了一下全班,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学生有自主识字的欲望,他们似乎只是在完成一项老师布置的工作。面对着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睡意朦胧的样子,我的心头一阵酸……

下课了,我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又是这样学啊!”这句话不断地在我耳边回响,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识字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教师领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没能自主识字。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呢?怎样才能调动更多学生的热情,使更多学生的脸上笑靥如花呢?我的大脑不断地在搜索着这几个问题……

我决定摈弃惯用的“老套子”,以识字教学的方式为突破口,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中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在进行第11课《我们成功了》当中的识字教学环节时,我望着同学们那一张张舒展的小脸,看着他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微笑着说:“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字。”只见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情。我接着说:“这节课我们主要做游戏和进行有趣的活动。”“太好了!太好了!”同学们欢呼起来。“第一个活动开始,同桌两个同学比赛读,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生字拼读好!”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激活了,同桌两个纷纷较劲。看来,这种比赛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学生的心。一开始就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将学生带入识字的乐园,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

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解决难读字音的时候,我特意提高嗓门问学生:“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说说在读音上你发现了什么?”话音刚落,学生活跃起来,抢着举手回答。“老师,我发现了‘击掌’的‘击’字与‘飞机’的‘机’字读音一样。”“老师,我发现了‘传’和‘锣’都是三拼音节。”“老师,我发现了‘拥’和‘扬’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老师,我发现了……”一个个的发现,无不让我惊叹,现在学生的观察能力可真了不起啊!就这样,学生在自己的观察发现中解决了难读的字音。回想起以前的教学,这些可都是我灌输给他们的呀!看来,教师的确要转变自己,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在巩固字音上,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记分识字比赛”(学生抢

读,然后用手指为自己记分,最后请得到满分的同学挥挥手)。学生听到“游戏”两字,异常兴奋,全部细胞都被激活了,学习气氛、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接下来,我让学生想办法记住生字。我问道:“不用老师教,你们能记住这些生字吗?”“能!”回答肯定而响亮。“好,那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学吧!”话音未落,学生的小脑袋就立即凑在一起说开了。全班交流完,我饶有兴趣地问道:“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呢?”刷刷刷,教室里举起了树林般的小手。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记字方法:

“我用加一加的方法,单人旁加上‘专心’的‘专’字就是‘传’。”

“‘的’去掉‘白’换上绞丝旁,就是‘约’。”

“十兄弟就是‘克’。”

“我是这样记住‘挥’字的,小军挥挥手。”

“‘拥抱’需要手,所以‘拥抱’两个字都是提手旁。”

……

学生纷纷说着自己的记字方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教室里的气氛积极而又热烈。见到学生因为自己想办法记住了生字而兴奋得眼睛发亮,脸庞泛红的样子,我的笑容从心底里溢到了脸上。

这种热烈的气氛还在延续了。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做了一节自编的生字操,学生在有节奏地数数、读生字中,又一次把生字印到了脑海里。

这节识字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这种双赢的局面不正是我一直追求的吗?我非常感谢我的学生,他能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一句“又是这样学啊!”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重新反思了自己的识字教学,在不断的摸索中取得了一点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10:00 | 只看该作者
由“学跳水”所想到的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大成小学 李芸





前两天看到一则“学跳水”的故事,感触颇多,说来与大家分享:

“我的两个儿子,10岁的汤姆和11岁的多尼,都非常喜欢跳水,我全程陪同:在为期两周的学习中,多尼一次次的肚皮先着水,一次次不停的练,却天天犯同样的错误,使我非常着急。一直到了倒数第三天,他才好歹跳了几次像样的动作,就算学会了跳水。

而汤姆在跳水课上却一直不肯下水,更令我着急。不管我是鼓励、诱惑还是威胁,他只是一直站在水边看,一天又一天地只看不跳,有时还若有所思。直到倒数第二天,他跳了唯一的一次,却跳得很好,几乎没有溅起水花。

多尼和汤姆都学会了跳水,他们都跳了”。

当时看完这则故事,我非常惊讶:看似勤奋的多尼,通过身体力行,反复练习,才基本学会;而貌似懒惰的汤姆,以观察和思考为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竟然更好!想想李玉轩上课手脚不停地乱动,林蒙语听课时常常两眼盯着天花板,两人看似都不认真听讲,然而每次都能回答出提问;韩东林经常不写作业,陈涛只会看书不愿下笔,却能考出好成绩……他们是否也象汤姆一样,有着特殊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生究竟有多少?教师应该怎样对待他们?以前自己简单的把他们归类为“懒学生”,是否冤枉了一些特殊学法的学生?也曾记得教育家卢梭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它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以前,自以为自己分层教学,分别布置作业等做法已在因材施教,已做得不错,其实远远不够。

由此,我反思良久:身为教师,知道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然而是否是每一方面都能真正的深入下去真备?就拿备学生来说吧,教师们究竟怎样备的,备了哪些方面,像“汤姆”这类学生的特殊学习现象是否应该给以更多的关注,多做一些分析研究?身为教师,知道要加强学习,教育理论学的不少,书看得不少,但又有多少教育理论真正地用到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今后,必须改变“学习、教学两张皮”的现象,用一双慧眼,一颗仁心,去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潜心揣摩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理论充分理解,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做到理论真正与实践相结合,才会使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使自己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10: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