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小学生数学基本计算技能测试》后感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四川省小学生数学基本计算技能测试》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上写成的。课题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测试量表在四川省的15个地区、92所小学,对5000多名六年级小学生进行了大样本抽样测查,并对采集到的一些真实可信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就计算的教与学问题,进行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与专题研究。本书将上述研究过程、研究方式、研究结果等进行了客观记录与描述,试图从一个侧面呈现并反映我国小学计算教与学的现状与特点。
作者简介:
张晓霞,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师教育工作。兼任全国高师数学教育学会小学教师培养工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教育厅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专家组成员。主编《新课程实施指南——小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小学数学新课程学与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等著作,其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学与教》经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审定,被教育部师范司推荐为2004年全国教师教育推荐使用课程资源。近几年公开发表文章十余篇。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基本认识
一、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特征
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结构
三、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意义
第二章国内外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要求
一、我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要求及其演变
二、我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基本特点
三、几个国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要求简述
第三章四川省小学生数学基本计算技能测试(2004年)
一、研究背景
二、测试组织
三、测试对象及测试目的
四、测试量表的制作
读《小学数学基本计算技能测试》后感
我利用了假期的时间读了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完成“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任务呢?下面,就数学课中数感的培养谈一谈我们高段对于计算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在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这不是说计算能力的培养不重要了,其实正相反。《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避免程式化的机械计算和叙述算理”。既然这样,我们怎样提高全体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数感呢?
1、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口算”题。“口算”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计算能力,也是一种最生活化的基本技能。而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片面提高课堂效率而忽视了这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以致不少学生在许多需要计算的地方出现不该有的错误。例如:如果学生个位数加减法的口算能力不达标,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多位数加减法的学习;而个位数的乘法也即“乘法口诀”训练不到位,就直接影响到今后多位数乘除法的学习;同理,每一个内容口算能力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今后相关内容的学习。也就是说如果连口算能力都得不到很好培养的话,那么,就说明我们的数学教育是失败的,这将给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留下极大的隐患。因此,教师要针对每个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口算”题,严把每个数学学习内容的入门关。我们数学组有老师还采用了课前2分钟交换出题解答的方式来提高“口算”能力,我感觉比较好。
2、不用固定的语言文字来概括计算法则,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获得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教师应该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学生可以用各种算法进行计算,只要是合理的算法,我们都要鼓励,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也与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笔算与估算结合,加大估算的教学力度。估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学生的数感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把估算作为现代数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这既能为学生数学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符合学生今后的生活需要。当然估算中我们也有困惑:记得自己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课本上根本没有估算这个词,更谈不上估算教学了,但我清楚的记得自己五六年级,在做完题目后,能够根据题目里的数据大概估计一下自己结果的合理性,那么这可能就是现在的估算.也许我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感受到了估算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应用。而现在,在老师反复的讲解下,我们的学生反而对估算无所适从,在我们的过度教学和刻板的评价下,使估算教学偏离了它的初衷。由于教师精确计算的意识远远强于估算,教学时,不能重视让学生感悟估算的意义、体验估算的价值,只是按教材程序让学生蜻蜓点水式讨论一下估算的方法和结果,很快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指导学生如何精确计算上,使估算成了“鸡肋”,教之无味,弃之不能。悟性高的学生或许能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而一大部分学生也就意识到只要估计的结果与精确计算的结果较接近就是估算。另外,检测学生学习水平的试卷中,也是以精确计算为主,即使偶尔出现估算的内容,一般也不考估算的过程,只要求填估算的结果,且评分时,只要估算的值在一定范围内一般都能给分。很多学生为了保险起见,干脆先算出精确结果,再靠船下篙,写个与精确值接近的数值,这就是试卷中很多估算值的由来。为了让学生估算题不失分,我们的老师在考试前竭力向班上的学生推荐这“聪明”之法。估算的意义何在?
二、培养思维能力,带着研究的态度进行学习。
计算要经过观察、比较、想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其过程体现了思维过程的顺与逆,思维水平的高与低。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提倡独立思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他们不仅有原有认知结构作基础,还有自身的思维潜能作基础。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法。要给学生更多地独立思考的机会。要舍得放手,相信学生,让每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多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计算遇阻时,再让学生互议互启,老师尽量做问题的共同研究者参与学生的坍台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尝试所得。。如:小数乘法的学习。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整数乘法运算的知识与技能,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完全可以在学生的主动探索、研究中掌握。因此,上课之前,我就先组织学生比较扎实地复习“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观察在整数乘法中,因数扩大或缩小和积扩大或缩小之间的倍数关系。在新课开始,就提出探索的问题:小数乘整数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探究、思考后,我又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开展讨论、研究。经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白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如果小数乘法变成整数乘法来计算,积就扩大了若干倍,要恢复成原来的积,只要把扩大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即可。最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去观察: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找找原因,找找规律,从而使学生比较自然地得到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注重质的提高。目前,计算教学大多注意了量的增加,即引导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法,但往往忽略了有序思维,从质的方面提高。鼓励算法多样化能让我们有的放矢地采用各种手段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第一,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要认真分析,不能只看形式,而要看实质——数学思想方法怎样,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善于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第二,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几种算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作出合理的判断和价值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