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观察现象引出问题
师:我们以前曾经多次研究过水,谁能说说水有哪些性质?
生:水是一种液体。
生: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
生:水有力量。
师:另外我们还知道水能溶解别的物体、水能由高处往低处流等等。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水的一个新的有趣的现象。在同学们的桌子上有一个装了红水的托盘,在水中加上红色是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旁边的架子上夹了一张餐巾纸,等会儿我说“开始”,每个小组的1号同学就用手把餐巾纸往托盘里轻轻一拨,让纸的下端浸在水里,大家一起仔细观察,看纸有什么变化。当我说“停”的时候,1号同学就把纸拨出来,开始。
(同学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预期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观察到“水能沿着像餐巾纸这样的物体自动上升”。)
评:这段活动的内容是实验观察,开始的那段话似无必要,即使要讲也可在认识了毛细现象之后视情况而定,终究只有40分钟。
“看纸有什么变化”这句话这样说的结果,可从同学的发言看出,同学都把注意力集中到纸的变化上,所以不如说“有什么现象发生”。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现象给同学们讲一下?
生:餐巾纸变红了。
生:餐巾纸挨到水后变红了,也变薄了。
生:餐巾纸拉长了。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现象,餐巾纸变红是因为水上升了,我们今天专门研究一下红水上升的现象。谁能把餐巾纸慢慢变红的过程给同学们讲一下?
评:同学没有说到水沿着餐巾纸上升,老师有点着急,代替同学认识的情况在一急之下发生了。终究有教学经验,很快找到了好的指导方法:让同学说变化过程。
生:水一接触餐巾纸的底部,水就被餐巾纸吸上来了。
生:水慢慢渗上去了。
生:水顺着餐巾纸上的毛一层搭一层地渗上去了。
师:我把一个小组的餐巾纸拿上来,贴在黑板上,大家都看一看。
(教师取一个小组的餐巾纸贴在黑板上)
2.作出假设性解释
师:我们都知道水是往下流的,可现在水却自身往上爬了,你们想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考虑)是不是与纸的特点有关系呢?
生:纸有吸水的特点。
生:纸上有细毛。
生:可能与纸上有孔有关系。
生:与纸上的细丝有关系。
(教师一一板书)
评:分析教师这一次发言:第一句话说得很生动,把“往下流”和“往上爬”对比地说,也很有必要。由这一句画龙点睛的话,引出的第一问恰到好处。但同学稍一缄默,老师又性急了,由此引出的第二问,多少又犯了代替同学认识的毛病,于是同学就顺着这一问发言,四个同学都说纸。
保守的教学习惯中,教师有一种心理:希望一问就答,并且一答就对。于是经常把提问设计得很细,细到同学不用动脑筋,随口就能答。这种心理对发展同学思维非常不利。倘若老师不提后一问,让同学在这项小活动中,经历从说不清楚到说清楚的过程,会更有意义。
师:我们下面就来研究一下是不是与这些特点有关系。你们想想看,除了餐巾纸外,还有什么物体也能让水自动地往上爬?
生:抽水机、水泵、宣纸、皱纹纸、海绵、手帕、毛巾、棉花、注射器、衣服、吸管、滴管、洗耳球等等。
评:出现这种情况:同学说到水泵、注射器,你怎么办?显然李老师当时来不和想出合适的方法。这种情况教学中经常出现,对当时的学习没有直接影响又难于弄清楚的问题,可以让它过去。这个同学所说的问题不难解决:可以把“球”踢给同学,让这个同学或别的同学想一想,“是自动上升吗”,或把注射器的吸水同水自动沿餐巾纸上爬作比较,相同吗?
师:我们再想想看,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不能够让水自动往上爬的?
生:牛皮纸、铁、硬纸板、玻璃瓶子、一般的白纸、蜡纸、雨衣、塑料等。
(教师一一板书)
评:同学说到牛皮纸、硬纸板、白纸,出现了指导同学推理认识的极好机会。
保守的教学中让同学发言,只是一种姿态。现在要求教师切实注意同学的反馈,根据同学认识的实际指导同学认识。
师: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些资料都能让水往上爬?(手指着黑板上水能上爬的资料)它们有没有什么一起的地方?
生:它们都能吸水。
生:都有细毛。
生:不是,都是管状物。
生:它们都是固体。
生:它们都有孔。
(教师一一板书在那些物体下面)
师:这些不能让水往上爬的资料(手指黑板上的板书)有什么一起特点没有?
生:它们都不能吸水。
生:它们不怕水。
生:外表很光滑。
生:没孔。
生:没有细毛。
(教师一一板书在这些物体下面)
评:这段做出假设的活动很精彩,让同学列举同类物体,教师一一记录,又让同学分别说明两类物体的相同点。做出假设是本课发展同学思维的关键环节,由餐巾纸类推和其他,展开思维是很有必要的。
3.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猜想,到底是不是这样。
(同学插言:用实验来证明。)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架子,上面挂着一些资料,(教师一一介绍)和我们刚才列举的资料很多是相符的,我们现在就用它们研究水的上爬现象。
请2号同学从桌子下面拿出这些资料,将架子夹住托盘两边,资料下端浸入水里,然后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同学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同学们纷纷议论有的上爬了,有的没有上爬。通过对比实验、分析,预期使同学认识到“孔隙”是水自动上升的必要条件。)
师:停。请同学们把资料按能让水上爬的和不能让水上爬的分别放在两边。
师:请同学们汇报哪些资料让水上爬了?
生:有彩色笔芯、木头、布、装土的试管、玻璃管、玻璃片夹着塑料片、玻璃片夹着铁片、还有两块玻璃片夹在一起。
(教师板书记录)
师:再看看哪些是不能让水上爬的。
生:有实心的玻璃管(同学插言:就是玻璃捧)、铁片、塑料片、还有一块玻璃片。
(教师板书记录)
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资料让水在它们的什么地方上爬?
生:中间。
师:外面爬了没有?
生:没有。
师:这些资料的结构有什么一起的地方?
生:都有孔。
生:都有空隙。
师:你们把有孔和有缝合起来叫做“空隙”。这个说法很好,就用这个说法。
师:这些不能让水上爬的资料,结构有什么一起特点呢?
生:都是实心的。
师:也就是说──
生:没有空隙。
师:为什么一片玻璃不能让水上爬,两片玻璃合起来就能让水上爬了?
生:因为一片玻璃中间没有空隙,两片玻璃夹起来中间有缝隙。
师:想一想,餐巾纸、木头能让水往上爬,那它们也应该有──
生:有空隙。
师:那我们实验前预测的水能上爬的条件中哪些是不对的?
生:管状物不对。
生:让水往上爬的都是有空隙的,不一定都是管状物。
师:开始预测不能上爬的原因时说这些资料都“硬”,对不对?
生:不对,玻璃管很硬,它也能让水往上爬。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能让水往上爬的资料中一定有什么?
生:有空隙。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实验的结果说出来?
生:水能沿着有空隙的物体上升。
评:此处假如再让同学说牛皮纸、硬纸板能否发生毛细现象就更精彩了。
师:大家都说一遍,自身说自身的。
(同学捂住耳朵自身说)
师:把实验资料放回桌子下面。
(同学收回资料)
评:分析这段教学活动:
(1)思路清楚,层次分明。先找出水能沿着它上升的物体,说明其一起点,再找出水不能沿着它上升的物体,说明一起点,并据此推断水能沿着它上升。虽然看不出有明显缝隙,水能沿着这种物体上升,说明是有空隙的。最后让同学把实验结果同预测进行比较,排除非实质因素。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真实的、同学在头脑中做出的反映。
(2)这段活动中,教师和同学发言各15次,基本格局仍为一比一。教师哪些发言是该讲的,讲了对同学活动起积极的指导作用的?哪些发言是不必讲或讲的方式值得考虑的?哪些话是讲了不如不讲,讲了反而起限制同学考虑作用的?这些就留给读者自身去分析了。
(3)选择资料时注意了孔隙的多样性,例如特地选了土壤,教学时忽略了。
4.认识孔和隙的大小与毛细现象的关系
师:老师这里有两样东西,(出示一根粗的玻璃管、两片中间缝隙较宽的玻璃片)它们中间也有空隙,能不能让水往上爬呢?
生:不能,孔太大了。
(教师演示)
师:水往上爬没有?
生:没有。
师:到底水上爬和空隙大小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研究一下,这儿有四根空隙大小不同的玻璃管,我把它们按空隙大小顺序挂在架子上面,下端浸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请3号同学从桌子下面取出这四根管子,试试看。
(同学实验)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缝窄的那边爬得高,宽的那边爬得低。
师:(出示图片)是不是和老师画的一样?
生:是的。
师:用一句话把这个实验结果说一遍,自身说自身的。
(同学捂住耳朵说结果)
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关于水的新的有趣的现象:水能沿着有空隙的物体自动往上爬。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师: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毛细现象。(出示酒精灯)酒精灯里的酒精为什么会升到灯芯顶端呢?
生:因为灯芯里面有空隙,酒精能沿着它上升。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
生:毛细现象。
师:请同学们下课后再研究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毛细现象。
总结:通常都不会这样评课,只有参与教学研究的老师一起研究课堂实录,具体而微地“横挑鼻子竖挑眼”,才干发现教学中看似细微的问题。发现了这些问题,又找到了处置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提高了一步,逐步使教学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
通常分两步研究课堂实录,第一步研究活动和过程,从全局方面研究。第二步研究教学实施的局部活动。以上对本课的分析,主要是研究教学的局部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