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00:1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海口市义龙中学   童方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天气和气候》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的开篇。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粗略地判断天气的基本状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等天气预报符号,认识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利用教材中的气候知识分析和判断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3、认识和理解灾害性天气符号及灾害性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法阐述: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自学并且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解决地理问题。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在本教学过程中加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片段,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学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七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前,让学生自制天气符号卡片,来交流展示,并且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在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法”即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并且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小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四、课堂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导入新课(3—5分钟):
提出问题“元旦我要去北京出差,可我为带什么衣服犯了愁,哪位同学能帮我参谋一下?”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明确本节要讲述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教授(25分钟):
1、指导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发现问题》,让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本节内容,发现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重点突破一》请同学举出天气与气候相关的词句,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3、设问过渡“你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天气变化?”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对日常生活有帮助,既开阔学生眼界,又活跃思维。
4、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并展示学生制作的天气符号卡片,让学生当“小小天气预报员”, 游戏还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过渡,展示材料:北京雾霾情况,提出问题:(1)北京雾霾对当地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2)分析造成北京雾霾的可能原因?(3)北京如何借鉴伦敦的经验治理雾霾?根据给出的材料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6、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三)练习巩固(10—15分钟)
学生完成导学案后课堂练习,并当堂全班交流答案
五、说板书设计
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短时间的,多变的
二、气候:
1、概念
2、特点:较长时间的,变化不大
三、天气预报:
1、天气符号
2、卫星云图
四、大气环境监测
六、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天气与气候》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3: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