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英语五年级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汤老师执教的是pep Book 5 Unit4 what can you do 的第二课时。这是一节对话新授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话教学一直是我们老师开公开课时回避的一个内容,因为相对而言,单词教学更容易操作。汤老师今天尝试着上对话教学课,非常勇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课内容丰富,给了我很多课堂口语教学的启示。现在我就汤老师的课谈谈自身几点不幼稚的看法。
1、扎实
汤老师整堂课的思路非常清晰,活动扎实有效。
汤老师先是通过一首美妙的chant :dog , dog , what can you do ? I can run after you … 激趣导入,这是一首同学非常喜爱的歌谣,同学很愉快进入到今天的新课学习中来。然后通过抢答竞赛形式,复习刚刚学过的I can 句型。然后就是引出新课,在新课教学中能围绕“I‘m helpful, I can …。”这个重点句式,展开扎实有效的训练。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调查报告,大风车节目等等活动展开情景对话,参与面较广,有效地训练了同学的英语口语能力,到最后还依样画葫芦的设计了一首诗来复习巩固,陶冶同学的情操,也把课推向了高潮。使同学学得很有劲,也很扎实。汤老师的板书也值得一提,汤老师不单单有课件出现,还有板书出现,并且板书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非常有效。
2、丰富
整堂课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参与积极性高。
本堂课的活动设计非常丰富,并且贴近同学生活实际,有同学喜爱的歌谣,歌曲,有竞赛,有情景扮演,有调查,还有作节目,朗读诗歌等等,好象是一盘丰盛的大餐。充沛调动了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同学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并且这些活动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先易后难,先是个人说,然后是两人合作说,再小组合作说,让同学运用语言进行充沛练习说话,充沛培养了同学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3、轻松
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英语口语流利,给同学创设了良好的说的氛围,使同学在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语言,体验英语语言,运用英语语言。这一点非常好,值得我学习。
值得研讨的的地方:
1、各环节在衔接的时候,还不够自然紧凑。比方在引出新课对话,采用 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来引出是蛮好的,但是老师说,感恩节要到了,chenjie 为她家人做了什么呢?感觉chenjie 就是因为感恩节而勤劳的,而不是平时养成的这种习惯的。另外引出大风车时候,那段音乐假如就是大风车节目开始时的音乐,那设计也很巧妙,否则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在那里放一段音乐,难道真的是因为同学累了,让他们休息一下才设计的?
2、最后的那首诗确实很依样画葫芦的,但是老师没有好好利用,其实可以让同学先自身读,然后同桌互相读。但老师直接让大家齐读了,我觉得不太好。当然可能那时候时间也不多了的缘故吧。
以上是我对汤老师整堂课的一些不幼稚的看法,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的批评指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褚岑老师的这堂展示课是比较胜利的一节课, 备课思路正确, 过程的布置符合小同学的认知规律, 直观教具的使用充沛得当, 给同学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教师整节课能用英语组织教学,语言清晰,表达准确,直接体现了老师扎实的基本功素养。英语歌曲是提高同学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课堂开始先请大家Sing a song 动听的英语歌曲既能感染同学,又能调动同学的情绪,让同学进入英语氛围。
Unit4这一单元的新单词是同学感兴趣的玩具类名词。老师抓住这一特点巧妙的把玩具的实物模型展示在课堂上以此来吸引同学。让同学直接感受真实的玩具强化记忆所对应的单词。这样有助于同学快速形象的把所学的单词掌握。同时,也通过个别朗读,开火车等形式使每一个同学更好的在课堂上掌握新学的内容。在学习单词的同时又交叉了句型。又通过玩游戏“大声”“小声”的形式集中同学的注意力。又创新的把所学的新内容总结复习了一遍。接着又出示图片,由同学回忆所学的单词。
整堂课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让同学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6: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