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2 12:36:00
|
只看该作者
周一潘姜嘉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生动活泼的英语课,牛津教材1AM3U2<In the fruit shop>。我们都知道同学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潘老师的英语课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同学逐步提高,实施活动教学可以不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用英语交流的欲望,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调动同学情绪,发明良好的交际环境
小同学好奇心强、好动,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四周事物的显著变化唤起,无意注重占主要优势,因此在教授新知识前一定要调动起同学的情绪,发明良好的交际环境。潘老师在课堂准备环节播放了一首动感的歌曲<Ten little paper rabbits>,同学跟着唱唱跳跳,马上消除了紧张的气氛,把同学带入学习的环境。老师顺着歌曲向同学提问Do you like animals?引出情境Disney Land中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在同学们兴致盎然的表情中,让他们自由的说一说Which animals do you know? 教师只需要提供一个交际的环境, 同学看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精神马上集中起来,然后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给予他们单词,句子进行操练就行了
二、利用各种手段,提高记忆能力
直观教学不只能给同学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还能使他们对事物很快形成正确的概念,更利于同学记忆。潘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四个单词:apple, orange, pear, peach。潘老师非常善于利用实物直观的方法。利用生动、形象、逼真的实物,通过亲自的观察,亲手的触摸,让同学对知识正确的感受理解。教学orange,潘老师拿出橘子,分给同学品尝,同时询问Smell it! Touch it! Taste it! How is the orange?同学通过亲身的感受,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更紧密的结合,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潘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保守文化孔融让梨,这个创意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如何让低年级同学准确掌握教师的意图,潘老师就利用实物对比的方法,在同学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拿出一个big pear,一个small pear在生动的声音、形象的实物和夸张的动作下,即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情趣,同时又让课堂布满活力,同学学得轻松愉快。
三、运用活动教学法,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同学的主动性
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是充沛发挥同学主体作用的前提。心理学标明:学习动机是推动同学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是激励同学学好英语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同学实际水平和教材内容善于运用活动教学法,激发同学的思维。Guessing game是同学非常喜欢的活动,低年级同学对于能够猜对老师的答案,乐此不疲。潘老师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同学close your eyes. Touch it! Smell it! What is this?同学的答案五花八门,虽然没有答对,但是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惊喜的答案lemon, mango说明这些同学扎实的基础,拥有丰富的课外知识。
四、利用交际活动,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根据交际性是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要为同学发明运用语言的良好环境,通过大量的交际性活动去总结和掌握语言的规律,并在交际中去实现,从而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潘老师最后的教学重新回到In the fruit shop让同学展开对话。我认为在相应的交际环境中,让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是同学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活动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与一个同学示范了一组后就让同学进行两两对话,围绕fruit shop扮演营业员和顾客。同学完成后,只请了一组进行扮演进行反馈。让我觉得意犹未尽,这个活动是整堂课所有内容的归纳和总结,是整堂课的精华和出彩所在。同学的反馈如何直接反应了这堂课的有效性。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需要刻意规定同学说什么和怎样说,只需要所说的语言规范,符合所谈论的主题就行了。进入商店一个营业员一个顾客,把学过的学习用品类单词,打招呼的句型可以全部放进这段对话中,设计分层训练,较好的同学说四个来回的对话,普通的同学二至三个来回的对话,甚至于只要能说出这堂课的句型How many……?……也是胜利的有效的一堂课。
这些形式能为同学提供更多的讲英语的机会,能使全体同学有机会参与活动,更能促进合作精神的发挥,鼓励同学取长补短,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同学的学习喜好和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