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字词辨析大全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字词辨析大全

萤·荧·莹·茔·营







  
这五个字读音相同,普通话读ying的第二声,粤语读“形”。它们上半部写法一样,有共同之处,这就出现了容易写错的毛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应细心区分。

五字中,前四个讲解单一,给我们记忆和区分创造了好条件,它们下部的不同组合,代表了不同意义,“萤”字下是个“虫”,当然是指昆虫,“萤火虫”是它最常见的组词。

“荧”字下面是火,它指光亮微柔的样子,如荧光灯、荧光粉、荧光屏等,在形容眼肖迷乱时还有个“荧惑”,形容星光或烛光微弱时还有个“荧荧”。

“莹”字下面有块“玉”,它是指光洁如玉的美石。因此,“莹”也常引申解作光这透明,如“晶莹”、“莹泽”等。

“茔”下面为“土”字,显然同土地有关,它是墓地的意思“茔地”、“祖茔”即是,别无它解。

五字中的“营”是最活跃的一个字,它讲解颇多,用途广泛。做名词是军营之意,至今也常作军队编制用字。“营”做动词解作谋求、经营、营生、营救、营造、营业、营建、国营、私营、结党营私、营私舞弊等等都是。

“营得”、“盈利”和“赢利”都对,不过营是谋求;盈是充满;赢是获得。要区分用项选用。“蝇营狗苟”是像苍蝇那要飞来飞去,像野狗那样偷活一样,比喻人不知廉耻到处钻营,多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字词辨析大全

“刺”和“剌”







  
“刺”和“剌”写法酷似,只差一横,意思完全不同。“刺杀”之刺,左边不是“束”,字不要封口;用刀“剌开”之“剌”左边是个“束”字,必须封口。

这两个字,稍微不注意就会写错。要想记住它们,只要注意,凡是偏旁封口写为“束”的,大多都是La音,比如,“剌开”、“喇叭”、“辣椒”、“疤瘌”等。而不是“束”或字偏旁的,亦即不封口的,读为“次”音,或由此衍出的磨擦音较重的字音,比如,“刺”、“策”、“棘”(读“戟”音)等。

有人将“棘手”一词读为“刺手”或是“辣手”,全属错读。将“棘”字看作是“刺”或“辣”了。“棘”本意是指丛生的小枣树,“棘手”是像手伸进了小枣树丛一样刺得难受,比喻事情难办。若错成“刺手”,则比喻意味全无。因此务必看清再读。

“刺”字比“剌”字用处多而广。大家熟知的刺杀、刺客、刺刀、刺配、刺探、刺激、刺绣、刺耳、刺痒、寒风刺骨……都是。

古代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自律苦读故事流传甚广,注意此处不是“刺骨”,而是“刺股”。“股”乃大腿,是说苏秦用锥刺大腿防止困倦。“刺”还作尖利之骨解,我们说鱼骨,中文应写“鱼刺”。

中文口语有“刺儿头”说法,专指不讲理说话带刺儿之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字词辨析大全

分清“藉”和“籍”







  
这两个字形体相近,很容易弄错。分析一下,它们的意思完全不同。用错了,则句意扭曲或完全无法解释。

“藉”是杂乱的意思,常用词是“狼藉”,可解作乱七八糟。比如,“杯盘狼藉”是形容吃饭之后,酒杯碗筷和吃剩的东西乱七八糟摆放的样子。“声名狼藉”是形容人的名声极坏,名誉扫地,乱七八糟。

“藉”字还可同“借”通用,解作借。不过,千万注意,就算在内地已将“藉”简化成“借”字了,也不可将“声名狼藉”和“杯盘狼藉”两个成语中的“藉”字代替。因为,简化的是做利用、假托或借用讲解的“藉”,并非所有“藉”字。“藉”字的用法,除了作乱七八糟或借用解之外,还可解释为垫衬在下面的东西,如“枕藉”。

“籍”则不同了,它本是书籍典册之“籍”。古代因为竹简成书,所以用竹字头,不可以草字头代之。由于很多事情是以册籍来记录的,如出生户籍,从古至今都是在出生地的政府机构登记造册。

因此,人们在填写一些个人基本资料时,通常“籍贯”栏目,是指出生或从父母的本来一贯户口登记造册地。若错成“藉贯”,无法理解。

由此又衍生出“国籍”、“学籍”、“党籍”等等,如果把“学籍”写成“学藉”那不是自言学了个乱七八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字词辨析大全

“盗”不同“贼”







  
香港常有行凶、抢劫、偷窃之事发生,报纸通常冠之以“贼”,有时有的报纸称其为“匪”,较少直呼其为“强盗”的。其实,作案方法不同,应在名称上有所区别才对。

明火执仗,持刀枪行凶、抢劫者,是“强盗”或“匪徒”;乘人不备偷东西,夜静更深潜入住宅或公司盗窃,才是“贼”。当然,“贼人”又另当别论,称任何干抢劫偷盗坏事之人均可,“贼人”同单个“贼”字略有分别。

查考字的源流,强取为“盗”,故称“强盗”;私偷叫“贼”,故称“窃贼”。“贼”字古用较广,对奸诈作恶行刺杀人者,名“奸贼”,对选择叛国者,称“叛贼”,至今此类用法亦有,如“窃国大盗袁世凯是个卖国贼”。

“盗”字本是个会意字,上面原来是个“涎”字,下面是个“皿”字,即垂涎他人的器皿物品之谓。后来简化成“次”和“皿”两部分,由垂涎婪他人东西而不择手段去“盗”,变为包含暗偷和明抢。但“贼”若用在拿取他人东西方面,则偏重暗偷了。使用时应留意体会。

打劫银行、明抢金店,准确说是“强盗”,“匪徒”行径;摸人钱包,溜门撬锁去偷东西,应是“毛贼”勾当。

不过,有时界限很难一刀分开,小偷小摸干大了,结伙去偷他库、货柜,又须要用“盗匪”称呼,“贼”则太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字词辨析大全


“皇”“王”有别







  
姓黄姓王,粤语发音一样,于是说教是须解释是否“三横王”,但是这两字组词错处不多。在粤语中“王”同“皇”字也同音,写错者就非常之多了。只要在街上逛一逛店铺食肆,会发现不少“大皇”,比如“咖啡大皇”、“粉面大皇”,“糕点大皇”……好像“皇”比“王”气势更大。

查查“皇”字,即皇帝。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皇帝”历史不算太久,它是自秦朝才开始用,源自秦代开国元君自称秦始皇。“皇”字很特别,自从它的词义被秦始皇定为君王称谓之后,“皇”前加字组成新词极其罕见。

日本有“天皇”,究其实是个外国词,中文里从未出现过天皇、大皇之类词语。而“王”却不同,秦以前国君为“王”,周文王、武王、燕王、赵王、楚霸王……不胜枚举,而且“王”前可加字,上述已是例证,其他则更多,比如,国王、君王、亲王、父王、大王、霸王……沿用到更广泛的地方都有,比如,蜂王、蛇王、猫王、百兽之王、刀剪大王、钢铁大王、石油大王……不一而足。

这原因是“皇”字词义极其狭窄,就是皇帝;“王”字词义很宽,可做万事万物最突出者,或领先、首脑之用。

所以上述逛街所遇的店名,应是把“大王”写成“大皇”之错。

“大王”气势绝对不小,“大皇”是把中文用错,还谈何气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字词辨析大全

冷冻之分







  


我们讲广东话,常说“这几日好冻”,听者明白,说者自然,不觉不妥。但是写出来或是对外省人来说,便不够规范了。原因是中文里的“冻”是动词,并非形容词。

动词通常不做表达某些感受的形容用途,故前面不可加表示程度的副词。比如说,走、跑、吃都是动词,我们不能说“太走”、“好跑”、“很吃”,显而易见,“很冻”是不合中文语法的。不过,症结在于粤语的“冻”已变成既是动词,又是形容词,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广东人做形容词用的“冻”在规范中文里应用“冷”字。上述的话改成“这几天很冷”或“好冷啊!”便标准而无疵漏了。若想正确使用这两个字,要记住在中文中“冻”是动词,“冷”是形容词,不可以“冻”代“冷”。

“冻”字词语不多,常见的有冻结、冻冰、冻疮、冻伤等等几个词语。

而用“冷”字组成的词语却非常之多,比如冷风、冷暧、冷气、冷藏、冷场、冷淡、冷漠、冷酷、冷汗、冷战、冷箭、冷静、冷门、冷笑、冷冰冰、冷若冰霜、冷嘲热讽、冷眼旁观……还可再写出一大堆来。用反证法可明白“冷”不可用“冻”代替,如果上面词语都改用“冻”,不热情是“冻淡”么?你家安装了“冻气”吗?谁会“冻笑”呢?“冻眼旁观”又是怎么样的观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字词辨析大全

“俩”和“仨”







  
这标题的两个字,是“两个”和“三个”的意思。第一个中文中常用但易错,第二个不常用但应理解。

“俩”字两个解释,相信大家在用“伎俩”一词时,不会用错,是指欺骗他人的不正当手段,读做“两”音;它的另一个解释,是“两个”的意思而且读音有变,按普通话读法是liǎ音。“俩”字讲解简单单明确,用法本来不应出现错漏,但错者却多之又多。

“他俩个”、“俩位朋友”之类的错用,连报章杂志都时有所见。关键是有人不明“俩”字已是“两个”之意了,绝对不可再加量词,上述两组词的“个”和“位”,画蛇添足完全多余。再说明白些,“他俩个”等于是“他两个个”,“俩位朋友”是“两位位朋友”了,当然都是病句。所以,大家写“俩”字时,切忌后面加上量词,就会万无一失。

不过,“他俩个人水平……”不是错句,但要注意,解释成“他们两个”的“个人水平”才对。

与此类似的,中文中还有个“仨”。此字读sā,意思是“三个”、“仨”字只是北方人使用较多,像广东人用“( )”字一样,不是全国通用。

若外省人说“( )有”,你会笑他画蛇添足,真是多余,但我们写“俩个”“仨个”,犯的也是同样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6: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