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2:5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去年开始,一年级数学进行了评价改革,不再进行统一的期末考试,不再以一张卷子定论学生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为此,我们结合一年级上期评价方案的内容,专门修改并设计了下期评价方案,本着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我们把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我们的评价采用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针对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项评价结果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作出的分析。

(一)、我爱学数学:

评价方案中“我爱学数学”包含了:课堂表现、各项作业完成情况和我是计算小能手三大方面。

1、全年级整体情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前教育程度不同,给老师教学带来麻烦。

因为孩子们就读的幼儿园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孩子们学前教育的程度可谓参差不齐。有的小朋友早就可以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学习程度快赶上二年级的小朋友了,有的还不会写12345。学前教育好的孩子上课有时不愿意听,因为老师讲的他都懂。学前教育差的孩子也分两种,有些家长奉行快乐教育,没有让孩子过早的接触数学学科的学习,只要这些孩子跟的上,其实也无所谓。主要问题集中在另一种上面,这些孩子可以说什么都不懂,老师讲的时候又跟不上,家长又不重视,让孩子小小年纪就跟不上进度,经常被老师留下来单独讲解,改错。老师讲快一点,他们又听不懂。讲慢一点,大部分孩子早就会了,为了那几个人那几道小练习,全班一起等半天。

(2)、对于常规要求没有概念。

每一个老师组织教学时都有自己的方法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些习惯就是常规的要求,比如数学书,本子的摆放,数字的书写,怎样举手发言等等。但是孩子们还太小,或许是在家里得到的宠爱太多,对于老师的要求经常性的做不到。即便是很简单的要求,比如上课不喝水,下课及时去厕所,上课不上厕所,上课不搞学习用具等等,通过比较长时间的训练,有些孩子都做不到。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总要花很多时间去组织,去要求,反反复复。耽误很多教学的时间。

(3)、计算能力参差不齐。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一年级的计算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将直接影响他以后的计算能力。但是,通过教学发现部分学生计算速度慢且正确率低,《大纲》中对计算的要求分三个层次:熟练、较熟练、会。新《课程标准》对计算的要求是熟练、正确、会。虽然没有速度上的要求,但速度太慢是达不到熟练的。

2、改进措施:

(1)、一些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慢,所以课堂上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本性。也可能因为老师平时表现的比较有威严,或者对于很不乖的小朋友有时给予比较高声的严厉的批评,让一些本来活泼的孩子不敢表现出来。以后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在组织教学时多注意这些孩子的感受,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来表现自己。从这个问题中我也发现,老师有时看到的孩子是不真实的,也许每个孩子都可以很能干,都可以很活跃,但是老师没有发现,就认定一些孩子不够大方,不善于表达,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潜力,以及认可孩子向上的心态。还可以通过多做一些丰富的教具,多搞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比赛,小活动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育的前提是理解。“规范”是我追求的目标,但毕竟孩子那么小,多给他们讲几次,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老师对孩子们主要还是要宽容,要理解,孩子们在一个轻松的气氛里才能成长的更好更快。

(2)、上课的常规要求做不到的学生,大都不是因为孩子故意捣乱,而是很多孩子还不能准确的判断哪些行为在课堂上可以有,哪些行为不能有。以前还没有人这么严格的要求他们,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对于课堂常规这个词还是很陌生的。一年级的孩子其实都是这样,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对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很多常规是需要长年累月坚持的,我们也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去遵守。本来对于一年级来说,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比传授课本里的数学知识更加重要。当然对于个别确实听不进去老师的要求的,也要给与单独的教育和训练。

(3)、视听结合,加强口算的训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的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看,想,说,得出结果,听算则是通过听,记,说出得数。课堂上常常要进行视算和听算这样的口算练习,它不仅可以激起学生计算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对学生经常错的题进行个别跟踪。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发现有的孩子常常错同一题,可以把学生经常错的题记录下来,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时有针对性的找孩子回答一下,多进行几次,学生就能够记牢了。

(二)、我会用数学:

1、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单元测试质量分析:

(1)、整体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单元测试卷和期末练习卷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试卷考查的知识全面,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

(2)、普遍性问题:

a、计算的正确率还不是很高,因为计算错误而丢的分较多。

b、缺乏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3)、个别问题:

a、答题的速度还较慢,因此检查与思考的时间都不够。

b、对于比较多少的题型掌握还不够扎实。

c、对于基数与序数的概念还比较混乱。

d、计算能力差了点。

(4)、原因分析:

a、学生听题不认真,检查不认真,没有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b、部分学生的练习还不到位,思维训练还不到位,学习方法还不够恰当。

(5)、改进措施:

a、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学生、走进后进生,帮助学困生努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积极性。

b、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仔细检查作业的好习惯,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因为,学生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保证。  

2、数学日记质量分析:

(1)、整体情况分析:

在上一学期孩子们写过一次数学日记的基础上,这次孩子们完成的情况相对第一次情况较好。大部分孩子学习态度端正,能够认真完成,书写规范,页面干净整洁内容的呈现方式能够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色彩搭配协调,版面设计合理。大部分孩子制作的数学日记中能够体现数学学习与数学日记联系在一起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大部分孩子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2)、存在问题:

a、一年级孩子年龄较小,动手操作能力不太强,从孩子们制作的数学日记中来看,有部分孩子的数学日记完全由家长代替完成或家长帮助孩子完成的痕迹较多,没有让孩子主动参与活动中来。

b、内容符合要求,版面设计有待提高。

c、只有文字内容,没有符合情境的图画。

d、有个别孩子的数学日记不符合数学日记要求的。

(3)、改进措施:

a、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采用激励式和有针对性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

c、向身边的榜样人物学习,选取一些优秀的数学日记在展示板中展示。

d、教师具体指导数学日记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质量,要对学生写数学日记加以指导,指导如何捕捉写作的切入点,甚至可以帮助学生命题,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上网、查阅数据等)进行搜索(家长适当帮忙),扩展写作的范围,从扶到放。

(三)、实践活动:

1、一年级整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次实践操作活动我们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起设计了平面图形拼贴画、填数游戏两项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测评。通过这次测评,我们发现这两项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图形不规则。

在平面图形拼贴画这项测试中,有部分同学的图形剪的不规则,图形的边缘剪的不整齐,影响了测试的成绩。

(2)拼出的图形比较单一。

在全年级的平面图形拼贴画中,有创意,有新意的作品较少,拼出的房子、船、汽车、大树和一些小动物等常见的图形较多。

2、改进措施:

(1)以动手操作为主线,积累图形认识的活动经验。

平面图形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同时,平面图形的认识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因此,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以使学生能够按要求画出、剪出规则的图形。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目前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生创造性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营造宽松气氛,唤起学生创新的信心。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唤起学生创新的信心,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有目的观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情境讲述,可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从而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学生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启发学生动手,激励学生的创新实践。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温故知新,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我是小小数学家:

我是小小数学家由教师设置若干情景(如超市,公园,运动会场景,购物等),让学生稍作准备后,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解答。

1、全年级整体情况:

一年级共406名学生:优秀人数283人,优秀率为69.9%;良的人数为94人,占总人数的23%;合格人数18人,占总人数的4.4%;待合格人数11人,占总人数的2.7%。从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小部分学生对此部分存在问题。

2、存在的问题

(1)情境图观察不够仔细全面,导致信息提取错误。

(2)不能根据所得信息提出多样性问题,提出的问题具有单一性、刻板性,定向性。

(3)对“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的问题表述存在表达问题。

(4)细节问题存在缺陷。如:提出的问题后面缺少“?”或“单位名称”。

3、改进措施

(1)加强在各个内容领域中对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与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3)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与情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例题中呈现了不同思维水平,不同思考角度的方法,表达了尊重学生的发展现实,允许学生用合适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5)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教材中,许多例题的插图中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多个信息,供教师选择使用或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并且大都展现了小组合作意识,激励每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总之,一年级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数学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教材特点,帮助学生构建多样化的解决策略。要通过问题解决,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要进一步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21: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