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离子(酸碱盐)反应的知识总结和题型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 董 青



一、知识梳理

有关离子(酸碱盐)反应知识不易掌握,就此问题,总结如下:

1、看到Ag+想到Cl-,看到Cl-想到Ag+,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AgCl白色沉淀。

2、看到Ba2+想到SO42—,看到SO42—想到Ba2+,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BaSO4白色沉淀。

3、看到H+首先想到CO32—,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和H2O;还要想到OH—,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H2O;由于H+是酸类物质中的代表离子,H+能使不溶于水的CuO、Fe2O3等碱性氧化物和Cu(OH)2、Fe(OH)3等碱类物质溶解成对应的盐溶液。

4、看到CO32—,首先想到H+,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还要想到Ca2+、Ba2+、Mg2+等,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CaCO3、Ba CO3、Mg CO3等白色沉淀。

5、看到OH—,首先想到H+,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H2O,这是酸碱反应的实质;还要想到Cu2+、Fe3+、Mg2+等,它们能发生反应,分别生成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Mg(OH)2(白色)沉淀;最后,要想到NH4+,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NH3,NH3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这也是铵类氮肥不能和碱性化肥或碱性物质同时施用的原因。

6、看到Cu2+、Fe3+、Mg2+等离子,要想到OH—,它们能发生反应,分别生成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Mg(OH)2(白色)沉淀。

二、例题解析

1、离子共存问题  

例1 下列离子能在pH=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SO42—、Cl-、Na+、H+      B K+、SO42—、Cu2+、NO3—

C   Na+、K+、SO42—、OH—     D Ca2+ 、Cl-、CO32—、Na+

分析:题干中的“pH=3”说明溶液是酸性的,代表是H+,选项A中无OH—,也无CO32—,不能和SO42—共存的离子是Ba2+,所有选项中都没有Ba2+,并且所有离子均无色,所以选A;选项B中的Cu2+为蓝色,不符和题意;选项C中有OH—,会和H+反应生成水;选项D中有CO32—,和H+反应生成CO2气体和H2O;Na+、K+、NO3—一般没有影响,不必考虑。

2、物质鉴别

例2 有三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溶液中能将此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NaCl溶液   B、K2CO3溶液    C、AgNO3溶液    D、稀硫酸

分析:题干中的稀盐酸是酸,含H+,首先要想到CO32—,现象是产生气体;氯化钡中含Ba2+,也要想到CO32—,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不难看出应选B。

3、除杂质

(1)NaCl中含少量Na2CO3      (2)Na2SO4中含少量CuSO4

(3)KNO3中含少量MgSO4      (4)NaOH 中含少量Ca(OH)2

分析:(1)中的杂质含CO32—,要想到H+,也就是酸。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和硝酸,如果用硫酸和硝酸,反应后会分别生成Na2SO4和NaNO3,引入了新的杂质,可以加适量的盐酸。看到CO32—,还可以想到Ca2+、Ba2+、Mg2+等,也就是加入CaCl2或BaCl2或MgCl2,会分别生成CaCO3、Ba CO3、Mg CO3等白色沉淀。(2)的杂质中有Cu2+,要想到OH—,常见的碱有NaOH和KOH,不能用KOH,会引入新的杂质K2SO4,可以加适量的NaOH溶液。(3)中,表面上主要物质和杂质没有关系。研究一下杂质,看到Mg2+要想到OH—,看到SO42—想到Ba2+,加入适量的Ba(OH)2生成Mg(OH)2和BaSO4双沉淀即可。(4)中的杂质含Ca2+,要想到CO32—,常见的有Na2CO3和K2CO3,不能用K2CO3,会反应引入新杂质KOH。

实践证明,用前面的知识梳理内容解题效果很好,在其它题型中也经常会有与离子也就是酸碱盐有关的问题,都可以用上述知识解决,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使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4: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