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8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力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22: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
3.使同学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表、实物投影、微机课件;同学每人一个实物钟表、每人一张作息表、一张有四个时刻的作业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22:46:00 | 只看该作者

说课稿
问题导入
1.(在这一局部,
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同学认整时,既明确了钟表的作用,又了解了同学的知识基础,还为后面的认识埋下伏笔,激发同学的表示欲望。)问题分别是:
“你们每人桌上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同学回答。
[以问题引入,直接明了。用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同学的表示欲。课前,我们对同学这一局部知识的掌握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局部同学认识整时,一局部同学认识半时。通过动手拨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给同学一个展示自身的机会,使同学自然地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有个别同学不认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认真地看其他人拨。]
2.结合同学经验,让同学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同学动手拨一个自身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3.投影展示。
请拨出不同时刻的同学拿着自身的钟表到投影上展示。(让每个同学把自身拨的是什么时刻告诉大家。)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a.拨出整时。b.拨出半时。c.拨出几时几分。
认识整时
1.结合同学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3个,让认识的同学说出时刻,少局部不认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识。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同学语言:“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三个时刻分别是几时呀?”让同学用“时”字再说出三个时刻。
2.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同学对整时进一步认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仔细观察,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整时的?”(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全部的同学都会看整时。)
3.通过整时的认识,介绍分针、时针的名称。
4.出示2个时刻让同学巩固,然后,教师说一个整时让同学拨出来,全班订正。
[整时的认识,主要是使同学认识分针、时针,并且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少局部不认识整时的同学学会,并为后面学习半时做好铺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22:46:00 | 只看该作者

认识半时
(前面将同学拨出的半时先留下)出示同学拨的时刻,让认识的同学简单说一说他是怎么认的,初步感知。
出示3时半、8时半,让同学来认(8时半的认识同学有可能出错,让认识的说一说是怎样认的,简单渗透半时的特征)。
师引导同学观察,并对比认整时的方法来讨论如何认半时,得出认半时的方法,在对比中加深印象(同学小组讨论)。
出示3个时刻巩固。
[在总结半时的特征时,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刚才我们知道了整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指的位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半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又指向哪里呢?我们怎么来认呢?”这样可以突破认半时这个难点,并采用讨论的方法得到规律,让同学学会看半时。]
认识钟面
课件演示钟面:时针、分针以和12个数分别闪动。
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课件演示和同学的介绍,最终使同学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即可。]
写时刻
1.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
出示2个整时、1个半时让同学认,并问一问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写法做准备。
2.写时刻。
教师板书,同学学写,并知道数字表示法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
同学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小组订正。
综合练习
1.找座位(课件操作)。
2.小朋友的一天(动画演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使同学知道每天有早上的6时和晚上的6时。
让同学填写自身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3.师或生说出时刻,让全班同学在钟表上拨出时刻,并和时反馈。
4.教师拨出5时让同学认,并依次拨出6时、7时。通过拨表认识整时的顺序,并对同学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结束语
“时间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22:46:00 | 只看该作者

说课稿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和半时等,主要是使同学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由于这局部知识与同学的生活实际联系的非常密切,我在课前对同学的知识基础进行了调查,知道同学对钟表有一些认识,了解钟表的作用,大局部的小朋友能认整时,有少局部同学认识半时,知道钟面上三根针的名称。因此在新授局部,结合同学的已有生活经验,将整时和半时在一课时进行教授。大局部的小朋友虽然认识整时刻,但没有想过整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指在哪里,了解了这一点,对认识半时也有协助。所以我没有利用教材的主题图,而是直接让同学认整时,并在此基础上认半时,增加了课堂容量,也符合同学的认识规律。
一、充沛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所出示的钟面上的时刻比较有代表性,而且与同学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如课本主题图所出示的7时、8时、3时半、8时半等。我在教学中就利用了课本所给出的时刻,通过这些时刻来学习认识整时和半时。第92页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图与同学实际非常吻合,而且画面非常生动真实,也在练习中进行了应用。
二、改进和补充教材资源。
为了突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12个数,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出示一个钟面,时针、分针和钟面上的12个数字可以分别闪动,便于同学认识。
在本课的内容中,第92页是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巩固对整时的认识,使同学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我对这局部教材进行了改进。
1.将六幅图做成动画的形式。这个练习是在最后局部出现,同学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应用动画可以重新吸引同学,引起同学的兴趣。
2.将六幅图分为三组:上午、中午、晚上,每一组分别出现,可以对同学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使同学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一天中有早上的7时,也有晚上的7时。
3.对六幅图中的时刻做了局部修改。将起床改为6时半,做操改为9时半,睡觉改为8时半,这样更贴近同学生活,也起到了综合练习的目的。
对课本练习十六的第3题的改进:在本节课最后,教师用大的钟表拨到5时,问同学:“5时过1小时是几时?”“6时过一小时是几时?”并总结:“时间就是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再也回不来。”通过此练习,对同学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三、发明性提供的资源。
在综合练习中,第1题设计的是“找座位”,是5个小动物胸前各有一个钟表,上面有不同的时刻,还有5把椅子,每把椅子上有数字表示的时刻,给5个小动物找到和它胸前时刻相同的椅子,小动物就可以坐在椅子上,否则,它就回原来的位置,拖动用鼠标来操作。这个练习既巩固了对整时、半时的认识,也巩固了对数字表示时刻方法的认识,同时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
在知道了课本上第92页图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后,我又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同学写出自身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时刻,让他们知道要合理布置作息时间。
专家研讨
这是教材改革以来,第一次让刚入学不久的小朋友,初步认识钟面,并能正确地读出整时、半时的时刻。教师教学设计的设计大胆、开放,不只改变了教材的出现形式,还丰富了教材的资源,发明性地使用了教材。
从整节课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遵循同学的实际,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经验,让同学在“动”中自然地、愉快地、主动地获取知识。
今天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不可否认,同学能从校外获取大量信息。因此,课前教师对小朋友的知识基础进行了深入了解,知道了多数小朋友基天性认整时,少数小朋友也能认半时或其他时刻。于是,课的一开始,教师就让小朋友“试着拨出你认识的时刻。”事实证明,这一大胆设计,引起了小朋友极大的兴趣,给了不同的小朋友充沛展示自身的机会。老师通过让同学动手拨表、观察讨论、小朋友讲解、互相评价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同学在实践中自悟,从而获取了新知识。
2.注重培养同学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同学自主探索、永不满足的精神。
认识整时和半时放在一节课,对比教学,不只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给同学留有充沛的考虑时间,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学习情况,使同学在探索、体验中逐步获取新知识。同学自主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扎实、灵活。
3.形式多样的评价,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课堂上老师多次褒扬、鼓励学习,发“小红花”、“小红果”激励同学,对同学的学习效果和时反馈,使同学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总之,这节课无论从课的设计,还是从教师的临场发挥上,都充沛体现了同学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始终把自身放在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同学始终处在一个积极考虑、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使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0-25 18:4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1 11: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