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随笔 如花生命为何如此脆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4:1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里曾经有过流浪汉,为了免受漫长冬日的饥寒之苦,以身试法想进监狱。2009年9月25日,绍兴一名19岁的青年,花完了父亲让他独立生活的几千元钱,饿了几顿后,便也想把自己送进监狱,只为了监狱中免费的伙食。2013年10月24日,南昌市青云谱区15岁的初三学生因不堪忍受巨大的学习压力从23层高楼坠落身亡。2013年10月30日,小男孩军军因上课说话,被老师罚写千字检讨,在无奈与纠结中选择了从30楼跳下。2015年6月13日,大连一位高考生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6月22日,一名四川考生查询成绩后,割腕、喝农药自杀,而她的成绩离理科三本线仅差6分。

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牵动着无数家庭敏感的心弦,他们拥有梦想,象征阳光与活力,在人生的黄金时代,本应用精彩去描绘美好的人生画卷,他们的明天富有朝气和充满蓬勃的活力,在我们的眼中,面对美好的人生时光,本应“少年不知愁滋味”他们应该与轻生无缘。然而近年来,频频发生青少年自杀事件,不禁让我们追问: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如此脆弱,承受不了人生之重,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年幼的生命,面对这些青春花蕾的过早凋零,不由引发我们的反思,如今的孩子为何如此不懂珍惜生命?长期以来,我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众星捧月地围着学生的知识教育在转,生命教育一直被忽视和边缘化,有时仅是一句批评的话语,一次严厉的指责,一次所谓的“失恋”,亦或是一次考试的“滑铁卢”等个别小事,我们给予厚望的花季少年,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抗争”,用最为悲剧的方式,与青春作别,当一起起自杀事件发生后, 这样的结果不免让人震惊, “玻璃心”、“孩脆脆”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了我们当下一些青少年挫折的低承受力的形容词。

青少年,代表着希望与未来,可这份希望和未来却被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选择了终结。遗憾之余,更让我们惋惜的是,所谓的自杀原因并非是不可化解的。很多时候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由于青少年由于对未来结果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轻易地做出一些冲动之举 。不论是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是自主能力的培养,抑或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忽略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这些缺陷都是可以弥补的。反思一下一些学校的教育,重学习轻德育,将学生的成绩作为缔造“名校”的光环,而成效不明显的“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现实中我们的一些学校将学生的培养定位在培养社会的精英,我们的家庭将精力放在了给子女灌输在“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拥有好未来”上,却很少替他们考虑面对竞争压力,终日彷徨、纠结挣扎时应该如何自我调节和疏导。更很少对他们提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至于许多年轻人常常会产生轻生的厌世情绪。

一颗阳光健康的心灵,既要能分享成功的欢乐也要经受起失败的巨痛。人生的的成长,应该不断地经受各种苦难的锤打。而我们的学生恰恰缺乏忍受生活挫折的耐受力。稍有一点挫折和委屈,便以为天塌地陷,人生黯淡无光,生命在他们的世界里是脆弱而不能经风雨的。因此,挫折教育也应该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要让孩子学会在消极情景下作积极解读;在遇到挫折时能自我激励学会做事有方向,不虚度光阴。

人生之路,难免会遇到坎坎坷坷。现在由于家长过度娇惯和学校的保护,使孩子们情感脆弱,自身承受能力太差,很难接受压力。在挫折面前往往软弱无力,经不起丝毫的打击,遇到一点点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稚嫩的少年选择轻生,令家长痛彻心扉,让大众倍感惋惜。这不得不让我们加紧反思: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和生命教育,排解人生产生的负面情绪,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永远不会嫌迟。而这项工作的落实,绝不是我们呼吁几声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成千上万个家庭、一所所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通力合作,携手共抓,。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我们的家长应该积极的引导,教育和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让孩子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我们学校教育加强挫折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地磨炼和提高学生承受和征服挫折的能力。社会教育就要多开展一些有益于青少年抗挫能力的公益活动,让我们放下功利心,摆脱浮躁,踏踏实实地为孩子做点事,就以生命的名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6: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