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地理五环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聚落与自然环境》第一课时为例
福建连城二中 陈立新
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过去和现在都是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上述精神,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地理思维方式。传统地理教学方式面对学习状态、学习基础、学习特点不相同的学生,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教育的效果,而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深化初中地理课改,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立足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地理教材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尝试“问题展示-学生阅读-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检测反馈”的“五环教学法”,能够取得明显的课堂效果。
一、问题展示
地理教师备课时,在吃透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出有一定启发性、有益于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在上课时展现出来,从而为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教材打下基础。如针对《聚落与自然环境》第一课时,可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聚落?2.聚落的类型有哪些?3.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异有哪些?4.为什么人们选择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较好的地区作为聚居地?5.为什么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而高山和荒漠地区很少?6.为什么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7.聚落是如何发展的?8.我们该如何对聚落进行保护?不超越学生的认知状况,且紧扣课时目标来巧设悬念,使学生阅读教材真正成为“促其思、增其智”的有效途径。
二、学生阅读
在教师展现具有思考性、梯度性和有趣性的问题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和督促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达到学生自学寻疑的功效。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既可以产生渴望探索的兴趣及需要,又能够在熟悉地理课新知识的同时,着力开发理解和认识地理问题的潜能。如,关于前三个问题(1.什么是聚落?2.聚落的类型有哪些?3.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异有哪些?),由于思维量不大,学生完全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根本不需要教师再重复讲解一遍,因此通过对老师的设问进行阅读和思考,学生可将外在的教材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认识和经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能力的目标。
三、小组讨论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是以上两个环节的进一步深入,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了教材,学生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地理教师可根据学生阅读时产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利用课堂进行交流,并通过小组讨论来点拨设疑、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从而有利于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并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在小组讨论环节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可使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及认知水平进行交流、碰撞,有助于产生许多有价值的认识;2.教师要注意观察和收集信息、诊断学情,以便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如,问题7和8(7.聚落是如何发展的?8.我们该如何对聚落进行保护?)是学生的思维难点,也是学生争论最激烈的焦点,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在争论中的关键点,以便掌握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并作为第一手材料,为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完成““问题展示—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三环节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在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之后,再一次进行知识的感知和疑难问题的梳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地理教师还要紧扣教材的重点,结合学生讨论中的难点,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评:1.及时表扬学生的学习热情;2.分析学生中存在的理解误区及其原因;3.整理归纳并深化知识。如对于问题:为什么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而高山和荒漠地区很少?学生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进一步的引导:(1)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我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2)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而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甚至十分恶劣,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仍然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再深入一步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见下图)。通过教师的归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环节是在前四个环节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材中的要点、难点出示典型习题,进行当堂检测和反馈,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总体的学习效果。如在课堂中出示以下两个表格让学生进行填写,可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房屋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

学校

医院

有无农田

有无果园

有无鱼塘

其他差异

自然景观变化的大小

房屋密集度

房屋

高度

乡村











城市












  
特色民居

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色

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通过五个环节的课堂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并且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5: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