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8 12:45:00
|
只看该作者
《学棋》教学反思3
《学棋》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源于《孟子?告子(上)》。故事描述了古时候两个同学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的生动故事,启示人们学习必需专心致志的道理。教学过程中,两个教学环节给了我极为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同学更好的理解课文,明白学习必需专心致志这个道理,教学中,在同学研读了第二段的基础上,设计以下练习:你能分别说一说为什么一个同学能成为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同学棋艺却一直没有出息呢?同学热烈讨论、踊跃发言,有的引用了课文中现成的语言,有的运用了自身平时积累的词汇。随着同学对胜利者胜利原因的描述,老师边板书边总结:正是因为他耳朵认真听(板书“耳”),两眼认真看(板书“ソ”),用嘴问不明白的地方(板书“口”),那么的专心致志(板书“心”),所以能成为出色的棋手。当一个完整的“聪”字展现在同学眼前时,同学就会明白,聪明需要耳到、眼到、口到、心到。随着对平庸者失败原因的描述,“耳、ソ、口、心”被逐一擦去。当“聪”字消失于黑板时,同学也就明白了专心致志的外在表示和内在含义。
在教学中,要尽力去打破同学头脑的“平静”,激发同学思维活动“波澜”。也就是激发同学的疑问,引发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设疑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一开始就请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两个人同拜秋为师,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同学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读书时特别的投入。同学在寻疑中发生求知欲望,形成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动力,使同学学习具有自觉探索性、积极性和发明性。在同学解决之前的疑问后,用一个“聪”字将两个同学的不同表示串联起来,进行正反对比,启迪同学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
同时“聪”字让同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发自内心的,真切地感受到要想有所作为,必需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才干越来越聪明。更深切地体会到良好学习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从而反思自身上课的现状,不时改进。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教师在教学中时时注意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学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兴趣高涨,积极性大为提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率较高。这主要应该得益于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合理的教学方法。同学接受、理解所教的内容需要一个过程,知识就像挂在树上的苹果,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为同学的学习铺设台阶,使他们摘到苹果,享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和胜利的喜悦。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也有一些遗憾,在处置时想的不够周到。
作为课堂教学的结尾,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口头填空的练习:“一个同学因为 ,所以后来成了 的棋手;而另一个同学因为 ,所以棋艺 。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 ,不能 。
布置该口头练习的意图是使同学在研读课文、了解了故事的情节后,通过自身的表达,进步掌握课文字词的使用,并能明白“专心致志”对于学习成败的重要性,从而深化课文的教学和教育意义。而在实际教学中,同学的情绪、课堂的气氛却显得有些沉闷,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课文哲理的洞悉似乎均没有达到预期的深度,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教学反思,该环节外表上同学通过口头填空而主动参与了课堂的教与学,但由于练习设计上广度和深度的局限性,实质上同学仍然是在被动地完成老师的作业,是前面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并没有包括自身的思想和创新,沉闷和乏味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同学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语文课程规范》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要教会同学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同学将所学知识用自身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低年级同学词汇量少,笼统思维能力较弱,这些影响了同学说话能力的提高。提高同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怎样去指导低年级同学进行说话,使同学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呢?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有的班级同学跃跃欲试、争相发言,有的班级却星星点点、“千呼万唤难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老师没有给小朋友充沛的机会,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作为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同学对图片、故事、动物、游戏感兴趣的特点,为同学运用课堂所学,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搭建宽广的舞台,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
就比方上面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置,二年级的同学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也具备了初步的表达能力,我完全可以利用教材的特点,在教完课文后,引导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介绍一下文中的三个人物,甚至还可以加入自身对他的评价。
这种具有一定深度的人物介绍、故事复述、事物描述,往往带有了同学的发明性活动,这就需要他们不只了解课文的外表叙述,还要了解课文所蕴涵的更深层的哲理或教育意义。通过这种表达和交流,同学也将其中的道理吸收和内化,使得教学目标更好的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