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7减几》优秀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3: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7减几》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6、7减几             第6教时       总第28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植树情境,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掌握6、7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2、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初步体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

分析判断的能力。
3、 进一步加强加减法算式书写的练习,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有关6、7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3+2=   5-1=  4+2=  3+3=  2+2=   4-2=
4+3=   2+5=  5-0=  5+1=  4+2=   3-2=   
2、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看到有些小朋友们准备去植树了,现在这些小朋友已经到达了植树地点,你们看;

(出示例题情境图)
二、        自主探究
1、学生观察情境图。
  (1)图上有几人在植树?有几个男同学,几个女同学?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图上一共有6人在植树,有

4个男同学,2个女同学)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3)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2、同学们已经说出了想法,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女生有几个?谁会列式?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并列算式。  6-4=2
第二个问题:男生有几个?谁会列式?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6-2=4
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一个数减掉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减掉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
3、试一试,让学生看图列式,并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
7-2表示什么意思?7-5呢?如果不看图,你会怎样想?
4、教学“试一试”。
(1)首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2个。
(3)教师媒体演示:虚线,表示去掉的意思。
(4)教学虚线的意义:同学们,这条虚线就表示去掉的意思,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
(5)将这到图画应用题完整地说一遍: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几个?
(6)让学生将这到图画应用题试着说一说。
(7)列式计算,教师板书:7-5=2
      这是去掉左边,如果是去掉右边呢?
(8)教师小结:同学们,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做图画应用题。图画应用题中有也有虚线:表示去掉一部分,还

剩多少的意思。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课件出示依次第1题图,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说出填写的算式,并说说每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提示: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算式吗?
(3)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说说每个算式你是怎样算的,(从7-6=1想7-1=6)
3、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第3题图,提问:树上有几个家,白菜老师问小鸟应该飞回哪个家,我们可以怎样看?(指名回答)
(2)学生把小鸟与飞回的家用线连起来。
(3)反馈交流。
4、完成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把答案写在书上。
(2)比较每组中三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说说得数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5、完成第5题。
(1)课件演示游戏玩法。
(2)组织学生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进行游戏。
6、完成第6题。
(1)说一说7只蜻蜓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2)你能写出几道减法算式?
(3)交流反馈。说出所有7减法几的算式。
(4)补充6-□=□。
四、总结全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0: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