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0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板书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1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论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教学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自读──发现与探究
  
  自读是同学对课文最初的接触与认识,也可称为初读。它必定随同着同学自主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自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根据自身的认识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发现问题,或借助工具自行解决,或留于课堂讨论。因此在这一阶段,要留给同学充沛的时间让他们充沛地去读。阅读必定随同着发现和疑问,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说说都知道了些什么,并引导同学大胆质疑。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同学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后来葫芦被蚜虫吃光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同学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这些发现只是最浅显的认识。而课文中牵涉的一个最关键的科学知识──“蚜虫”对理解课文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学对蚜虫的认识只是知道他会吃树叶,可这些小不丁点的虫如何能毁灭一棵葫芦呢?因此在初读时,我有意识地让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来了解蚜虫。原来蚜虫不只能吸食植物体内的液体营养,而且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同学的认识就更清楚、更深刻,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讨论──理解与深化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时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同学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那个人爱葫芦表示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同学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测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示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同学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应该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主要表示在以下几个地方: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主要让同学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通过讨论,同学对课文的内容以和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随后设计创新题,启发同学考虑: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三、扮演──积累与发明
  扮演就是要求同学辅以表情、动作,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表示出来。通过扮演同学不只能够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更能发明性地运用语言。因为用怎样的动作、神态,用什么样的语气,都要经过同学的考虑与发明。在某种程度上说,演得像不像,直接反映同学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我要得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适合扮演。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同学都来做演员,都来做导演,在这一导一演的过程中,语感得到了训练,个性得到了张扬,发明性也得到了培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31:00 | 只看该作者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2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说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葫芦”两个生字。告诉同学“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小朋友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呢?指名说。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⑴ 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 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⑶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3、生字的巩固:
   ⑴ 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葫芦花
     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
     哇──(蛙)──(娃)──(洼)
     盯──(丁)──(顶)
   ⑵ 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
     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同学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说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懂得叶和葫芦的关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葫芦,小朋友,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了?
  
二、看图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三、说话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⑴ 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⑵ 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⑶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发生了呢?(同学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同学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同学自由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31:00 | 只看该作者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说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

  生:……
  教师给同学出现课件内容,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让同学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同学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同学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同学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考虑。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同学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同学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同学出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2、同学自学:
   ⑴ 同学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方法把音读准。
   ⑵ 自学检查:
     师:抽4位小朋友每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师:4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
     师: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请读错的人再来读。一起读。
   ⑶ 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协助同学正确掌握所学。
   ⑷ 教师结合同学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怪: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与“经”字区分。
     挂:第六笔是横,不是竖,两个“土”字上下排着。
     些:上下结构,上面的笔顺是: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⑸ 教师请同学练习书写,教师给予指导,写完后大家一起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同时教师要对表示好的同学或者小组一定形式的奖励。
四、课后考虑
  生字难关攻克后,教师请同学课下自由读课文并考虑: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教师给同学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同学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教师请同学读课文,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片,说说依次有什么不一样?
   

  
 

  之后教师请同学小组合作,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师:“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里的“葫芦”和课题中的“我”要的是葫芦,两个“葫芦”的意思是一样吗?(句中的葫芦是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是果实)
   ⑵ “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花瓣凋落)
   ⑶ 一般都说挂灯笼,这里为什么说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从图上看葫芦的柄很长,从藤上垂下来,像挂在那里一样。)
 

  师:谁能看图说说这棵葫芦的样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几朵雪白的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大家都非常喜欢,从哪儿能看出种葫芦的人也喜欢呢?哪些词?
  (最后一句)抓住动词(每天看几次)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这棵葫芦长得这么好,一定会长出大葫芦,实际是这样吗?小朋友来读第二自然段。  
 

  师: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蚜虫怕什么?是什么意思?(有几只蚜虫不用怕,没关系,不要紧。)
  师:精读什么叫“盯着”、“自言自语”、“赛过大南瓜”。
  (抓住人物表情)“盯着”是一直用眼睛看着, “自言自语”是自身跟自身说话, “赛过大南瓜”是比南瓜长得还要大。
  读种葫芦人自言自语说的话,应该怎么读?(用高兴的语气来读,体会内涵,使感情融入到同学心中。)
  师:蚜虫是什么意思?(蚜虫是害虫,专门吸植物幼苗、嫩叶的汁液,对植物有损害。)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葫芦上生了蚜虫,应该怎么办?种葫芦的人是怎么办的?
    师:树上长了蚜虫,邻居和种葫芦的人都是什么态度?谁的做法对?为什么?分组讨论,互相学习,谈出自身的见解,反馈内容,互相评价。
 

  (邻居告诉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
  (邻居做得对,因为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跟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发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
  师:“快治一治”是什么意思?(赶快想方法消灭蚜虫。)
  师:蚜虫是害虫,会吃叶子,种葫芦的人为什么说蚜虫不用治?(他想,他不要叶子,要的是葫芦,所以叶子上有虫没关系。)
  师:读邻居、种葫芦人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劝说、惊讶/奇怪、不以为然)从读中体会感情,分角色朗读这一自然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结果怎样?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再讲一讲。
    师: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惋惜的语气。 
 

三、扩展练习
  1、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学到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四、教师小结
  师:在邻居的协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论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当你有了小错误,他人提醒你时,你应当虚心倾听和时改正,否则也会像中葫芦的人那样后悔莫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1: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