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和课件PPT神奇的框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0:3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一、通过搭建框架,提高学生手脑协作能力,启发创造性思维。


二、通过搭建框架,明确三角形稳定的原理;初步了解立体结构的


组成,从平面到立体,由图形知识发展到空间概念,最终进行


实践应用。


三、运用数学、科学知识动手实践,在活动中发挥空间想象力,发


展创新思维,培养创造力。


四、通过活动增强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团队交


流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0根方便筷、502胶水、壁纸刀、砂纸、直尺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立主题


1、激趣导入。


(1)小小筷子真奇妙,家庭生活离不了。今天用它做游戏,看谁制作


方法好。猜谜语: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方便筷子除了吃饭还能做什么


?我们用筷子做个游戏好不好?


2、用筷子搭框架。你能用10要方便筷子搭建一个框架来承重吗?要求:框架中间要有一个空间,直径至少为6厘米。


3、学生自己设计框架图并画出图。


4、通过对比看谁的更完整,教师巡视。


(二)交流发现


1、学生互相交流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引导学生想一想有哪些因素导致搭建结构过程中出现问题,并引


导学生从制作过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3、思考筷子连接的部位如果不是平面怎么办,怎么样才能站得稳呢。


(1)寻找可能影响框架稳定性因素,学生提出各种他们认为可能的因素,并说明原因。


(2)根据猜测的因素,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动


手实验,来证明猜测是否正确。


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活动制作:


(1)根据画好的图纸,学生开始制作。


(2)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3)检验成果:框架做好后,立柱的支点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找一个平整的桌面,将框架放上去,观察立柱的支点是否在一个水平面上。也可以用力体会框架是否平整。


(4)修改作品


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让学生进行修改,教师巡视提供帮助。


教师小结:这节课大家制作的都非常认真,取得了成功。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承重试验,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反思:制作过程很不容易,筷子的衔接处处理的不是很好。但学生们态度认真,反复处理很有耐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0:37:11 | 只看该作者
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件PPT神奇的框架 72_20141027141018_sa2ee.ppt (401 KB, 下载次数: 2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0:38:01 | 只看该作者
第2课时 活动二  极限大挑战


(一)检验作品


1、教师:上节课我们完成了框架的制作,这节课我们就来检验一下自己


的成果吧,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2、(1)学生把自己制作好的框架平稳的放在桌。


( 2 )在上面放一个平整的薄板,再在薄板上先放一本书,看一看能放多少本?


(3)由于结构比较结实,承重能力比较强,老师可提前准备一些重物。


3、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框架结构承重量大?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4、学生进行探讨,研究方案,进行修改。


(二)生活拓展


1、了解生活中的框架结构房屋的建设。(播放课件)


2、了解框架结构在面对地震灾害时的搞震性。(播放课件)


(三)老师指导


1、利用掌握的框架知识进行帐篷的设计、搭建,常见的有:人字


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等,这些结构都可以使搭建的帐篷很结实。


2、出示生活中帐篷的设计图。


(四)进行评价


(1)积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与总结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自评和互评。


(3)多鼓励、少指责。


(4)重感悟、轻评价,多从感受与收获的角度去理解。


(5)必要时教师可以示范指导评价的方法。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亲自体验制作和比赛的过程,感受了动手收获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1: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