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忠实的《白鹿原》讲的是20世纪初出生的陕西地主白嘉轩的人生故事。我觉得这本书旨在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教人“学做好人”。
书中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出的最高境界的好人代表——白嘉轩的姐夫如圣人般的朱先生。朱先生生活朴素,终生穿妻子做的土布衣,吃当时陕西农家家常的粗茶饭,大鱼大肉对他来说是难以克化的。与这清素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深厚学养和由此生发出的对世事的洞察能力及巨大的人格力量。
许多人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人们因此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朱先生形象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他我们见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道德力量和智慧力量,从而证明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一偏见。无用的是读歪了书、不能学以致用的书生。穷究案牍的朱先生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哲学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因而在常人眼里,朱先生能预知未来,能深刻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于是忧国忧民的朱先生靠书生智慧凭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兵燹之灾,解救了无数饥民。
读到这样的细节,若在数年前我会斥之为封建迷信。这几年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易经》、《道德经》等有了一定的涉猎领悟后,我确信:读通了这些经典,也就参透了人类发展规律,进而就能推算出未来若干年的人类发展轨迹。
朱先生无疑是深得国学精髓的。书中最让我叫绝的是对于朱先生身后的描述:神奇的朱先生预知若干年后会有人掘他的坟,于是留言于坟中砖头两块,一块刻着: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另一块是:折腾到何日为止?
博学的朱先生也如华夏文明一样厚重而不张扬,他用自身的实践默默影响教育着身边的人,使越来越多的人像他那样一心向善,学做好人。
白嘉轩就是受其影响的好人代表。
白嘉轩的行为是以德报怨、化敌为友的真实写照。他厚待黑娃的父亲——他家的长工,使黑娃有了上学受教育的机会。然而具有革命精神的黑娃却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他,他不申辩、不反抗,无言地忍受。晚年的他耿耿于怀的是此生做的唯一一件亏心事——骗得鹿子霖家的风水宝地。
这本书使我感受到了仁、善、恕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