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8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水乡歌》优秀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水乡歌》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有三小节:第一小节写水多,说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小节写船多,表示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小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
  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的水乡风光图。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句句压韵年,富有鲜明繁荣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学情分析:
  诗歌琅琅上口,同学十分喜爱,不少同学已经能熟练背诵,教学中主要是利用课件引导同学观察水乡美景,再用心品悟诗歌句子,感受其中繁荣意思和韵律的美,让同学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同学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连、飘、荡、装、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带我们去自身想去的任何地方。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优雅的音乐,走进风光秀丽的水乡吧!
  2、(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屏幕出示江南的风光片)师述:大家看,这就是水乡。仔细看看,多美呀!绿水环绕着清水,身处其境,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再看看湖面上,好热闹啊,捕鱼的小船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集会。湖水清澈蔚蓝,让人心情舒畅,分不清是在湖中央还是已在空中行。
  3、你们喜欢水乡吗?(生答:喜欢)其实我们的家乡——张家港,就是一个风景怡人的水乡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来描绘呢!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歌,想听吗?
  2、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秋湖月夜》。
  3、同学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纠正。
  5、指名读,相机指导。随机出示小卡片,如:清波、飘满、装满、咱、新生活。
  三、自读自悟朗读交流
  1、自读课文,考虑: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船多、歌多。(此处教师板书)
  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指名说说,并进行朗读指导。
  四、学习生字培养习惯
  1、示:“连、飘、荡、装、船”五个生字。
  (1)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我当小老师”
  (我教大家学“x”字,分析字形,口头组词或随机认字开花。)
  (3)连:连忙连接
  飘:飘荡飘扬轻飘飘飘洋过海
  荡:荡秋千
  装:时装装扮不懂装懂
  船:渔船
  2、指导书写:
  (1)指名上黑板在田字格中书写,其于在书上描红
  (2)评议黑板上小朋友写的字。(在这一主动评价的过程中,使同学明白怎样把字写漂亮,写美观。)
  (3)完成作业: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上次我们一起欣赏了水乡的美好风光,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走入水乡,唱一唱优美的——《水乡歌》——齐读课题
  2、播放放课件,边欣赏水乡美景,边听课文范读。
  3、小朋友,水乡美吗?打开书本,自身再读读课文,你会觉得水乡更美的。
  二、再读课文
  1、同学自读课文——把你认为美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你觉得水乡美在哪儿?
  同学回答,相机完成板书。是呀,水乡美就美在这里的“水多、船多、歌多”
  3、水乡绿水清波、白帆如云,多美呀!绿水环绕着清水,身处其境,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让我们再来仔细欣赏一下吧。
  4、(点课件: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师述:看,这里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水真多啊!谁想来读?
  (点课件,示:处处绿水荡清波):是啊,这里是池塘,那里是池塘,踮起脚尖儿,你会发现,池塘里的水真绿啊!——指名读
  师生合作读:师读第一句,生读2、3句
  师叙述:水乡不只水多,船也多,看看湖面上,好热闹啊,捕鱼的小船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集会。湖水清澈蔚蓝,让人心情舒畅,分不清是在湖中央还是已在空中行。
  请小朋友自身读读这一小节,边读边在脑海里放电影,看谁的电影放得最美。
  交流:刚才在脑海里放的什么电影?
  (点课件,出示图和课文),引读:白帆片片像……
  指名读——齐读
  师述:水乡船很多,船上的人们不由得唱起了动听的渔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水乡的歌。(师放音乐,生闭上眼)张开小眼,跟着音乐,读读这一小节。
  4、水乡这么美,水乡歌更美,这么美的课文,读它是一种享受,谁愿意来享受这种读书的快乐呢?——指名生读——让我们再来唱唱这首优美的水乡歌。——齐读。
  三、课外拓展
  我们张家港就是水乡,你们还能说说水乡什么多吗?(生答)
  课件出示荷叶图:水乡什么多?
  荷叶多。
  师:怎么多?谁来做小诗人?——指导
  刚才还有小朋友说到了桥多、鱼多、米多,能象刚才一样编首小诗吗?
  找自身的好朋友先说一说。
  交流。
  四、作业
    把你编的小诗写下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28: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设想:
  《水乡歌》是国标本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诗歌。诗题中“歌”字点明了诗人对水乡的热爱——歌唱水乡的秀丽风光,歌唱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诗人依据水乡的“水多—桥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开头都采用问答形式,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语言清新活跃,勾勒出一幅绿水清波、白帆如云、歌声回荡的生动画卷。
  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或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促使同学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这一幅画面在脑海中徐徐展开,感受水乡的景美、人欢和诗人的情浓。短小精悍的诗歌往往带有很大的跳跃性,留有不少空白处,给阅读理解造成困难,尤其是本诗的第四小节。然而又给引发同学遐想发明了空间。那么,教师如何掌握诗歌的特点组织教学呢?
  《规范》指出:“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单纯的讲授所不能替代的。因而,反映在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应有同学的声音——
  有同学读书的声音。杨再隋教授说过:“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自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可见,教师要敢于放手,舍得给同学充沛的时间读,加工处置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和课文作者对话交流,进而接受课文的熏陶感染。最终把课文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另外,一年级同学缺乏注意分配能力,视幅太窄,不善于综合,因此要在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下功夫。这就得让同学在朗读实践中体悟、提高。
  有同学提问的声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古代圣贤对于学习、考虑与疑问的关系所做的精辟论述。鼓励同学质疑既能了解同学的认知情况,和时调整授课计划,使教学更灵活紧凑。又是启迪同学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火花的有效手段。最后一节由景和人,收束全诗,点明题旨,是教学难点。教师没有提问“这是什么意思?”而是抓住同学的问题“‘歌’怎么会装在船里?”自然引导同学对诗歌深藏内涵的体会.
  有同学讨论的声音。同学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并不是逐个解答,而是先把这些问题“还”给同学,鼓励他们通过研读讨论尝试解决。在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使同学边读边想,学习与人合作。这样,质疑不再是一个形式,而是注重同学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当同学经过独立考虑还是难以解决时,教师还是不急于出现结论,只是采用图片出示、动作演示等灵活的方法为同学解惑“铺路搭桥”。这种理解、体会、领悟和感受,是“填空记忆”所不能比拟的,充沛显示了”重在过程”的教育思想.
  有同学交流的声音。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假如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同学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别的。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各不相同。《课标》指出:“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同学整体感知后让他们说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再通过朗读表达这样的感受。就是在交流中,同学的理解更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另外,针对同学生在江南、长在水乡的实际,鼓励同学模仿课文创编诗歌片段相互交流,既内化了语言,又激发了同学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教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观赏绿草如茵、碧波荡漾的山水画,聆听山泉流淌、群鸟欢唱的交响乐。此时此刻,优雅的音乐将我们带到风光秀丽的水乡。(黑板上徐徐展开画卷)
  2、你喜欢水乡吗?为什么?(教师相机概括为“白帆如云”、“青山绿水”等优美词语。)
  【舒缓的音乐、素雅的画卷、优美的语言一起把同学带入水乡那独特的意境中感受美,有效地调动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来描绘呢!
  板书课题。读课题。
  师: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赞歌。
  2、教师配乐《秋湖月夜》范读课文。
  3、同学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5、指名读,相机指导。如:轻声、前后鼻音的读法。
  【本诗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教师通过让同学充沛地读,逐渐丰富意象,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协助同学进入诗歌境界。】
  三、自读自悟朗读交流
  1、自读课文,考虑: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桥多、船多、歌多。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并进行朗读指导。(指明“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相机创设情境理解“飘满湖面飘满河”,启发联想从而体会水乡人民的勤劳。
  【教学不只仅是一种“告诉”,尤其是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这儿,教师充沛让同学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同学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指导朗读时,不是技巧的传授,让同学简单地模仿,而是努力协助他们掌握诗的内容和基调来完成对本诗的二度创作。】
  四、鼓励质疑引导解惑
  1、再读课文,同学质疑。(教师有选择地把问题写在黑板上)
  2、小组选择问题讨论,然后组际交流。
  3、教师对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协助。
  如:①“渠”、“河”、“塘”有什么不一样?(出示三者交融的画面,请同学一一指出来意会)
  ②“歌”怎么会装在“船”里?
  教师提问启发:谁在唱歌?水乡人民用箩装什么?望着船里满载的劳动效果,水乡人民会唱些什么呢?同学再次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同学在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体现在:鼓励同学质疑,关注同学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组织小组讨论,合作选题、解疑,为同学提供选择和尝试的空间;优化教师引导探究的战略,唤起同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巧妙地突破了篇末点睛之笔的理解难点。】
  五、表情朗读鼓励创作
  1、用问答的形式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2、鼓励同学独立或合作模仿创编诗歌。
  【采用朗读、创编,进一步体会作品语言特色的同时,提升了对水乡景美、人欢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家乡的教育取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六、指导书写教认新偏旁
  1、练读生字并组词。
  2、同学看笔顺图,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3、师生共议书写要点:注意“北”的笔顺;“南”、“面”、“首”三个字的中间都是两横;“片”共四画,最后一笔是横折;“乡”字同学往往写不稳,教师可出示几种典型的“病症”让同学在比较中领悟写法……(教师可适当示范书写)
  4、同学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28:00 | 只看该作者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水乡歌》优秀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飘”等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进入情境
   1、旧知回顾
   2、谈话导入,进入情境,引入学习。
  【设计意图:切入主题,激发兴趣。】
  二、品读课文,内化积累
  (一)第一节:水多
   1、同学自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图文对照,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相机理解“荡”字
   4、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自悟,看看同学理解到什么程度;通过读等形式,理解“荡”字,从而感受水乡的美;尊重同学的差别,渗透背书方法的指导。】
  (二)第二节:船多
   1、生自读这一小节。
   2、交流
   3、通过理解“船多”“飘”来理解水乡人民的勤劳。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营造有活力的课堂,为同学的理解服务,为教学服务。】
  (三)第三节:歌多
   1、质疑
   2、引导解疑
   3、体会朗读,读中体会
  (四)全文回顾,感情升华
   1、小结
   2、朗读或者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加深对水乡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感受。同时,师生轮读,气氛融洽,增加了快乐读书的体验,在愉快中完成了“水乡之旅”。】
  三、搭建平台,能力迁移
   1、激发写诗歌的兴趣
   2、编写《柳州歌》(可灵活处置,假如同学一下子说不好,可以作为作业,鼓励同学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去图书馆、访问等途径调查了解家乡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同学留意自身的生活,认真的观察,通过仿照所学诗歌的形式,激发同学热爱自身家乡的情感。同时根据同学的现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调控教学,体现教师为同学服务的教学思想。】
  四、课后延伸,自主作业
    你还想用什么形式把对家乡的热爱表达出来?今天小朋友自身给自身留作业,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诗歌、画画、收集资料、写日记……)
  【设计意图:同学自身给自身留作业,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突显同学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1: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