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案阅读在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案1
一、找地名,初读解题
  (李叔同的《送别》引入古诗。)
  1、(课前播放幻灯片《送别》)才气横溢的李叔同先生创作的这首《送别》,在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中尤其脍炙人口,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情别怨”可以说是永恒的旋律。今天,我们将要送别的是千古传唱中的哪一曲呢?板书:
   

 
    (播放课件。)
  2、读题,你从诗歌题目中明白了什么?理解“使”。解读“安西”:
    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3、初读全诗:
    (古诗幻灯片。)
    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诗歌,注意把生字读准。
    找一找这首诗里还有哪些地方名?解读“渭城”: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一样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这几个地名跟送别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细细地体味这首古诗。
二、知诗人,以画解诗
  1、师:是谁送元二使安西?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一些什么?
  2、课件显示王维简介: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读王维的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你是从诗歌的哪几句中看到的?
雨: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
    板书:
   

 
    客舍:客中送客。
    板书:
   
客舍
 
    柳:“留”的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板书:
   

 
    我们来读一读王维诗中的这幅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品诗意,三叹“故人”
  1、师:王维和元二是什么关系?从诗歌哪个词中直接可以看出?
    板书:
   
故人
 
  2、师:再读读古诗,和同桌讨论一下,诗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
    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读出他们是好朋友。
    师:(板书:酒)(播放课件)“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离别的酒,友谊的酒,祝福的酒,连心的酒……)
    引读这是一杯( )的酒──生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师:读读整首诗,再想想,元二和王维看到哪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透过客舍的窗外,他们看到了──(指板书:雨)
    师:女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透过客舍的窗外,他们看到了──(指板书:柳)
    师:男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指板书:客舍)王维为送友人,从长安一路送到离长安城三十里外的渭城,在此地的客舍摆上一桌酒席为朋友饯别。客舍,原本只是旅客的暂留之地啊,自身都漂泊在他乡,却要在这里送别朋友,怎能不伤感分别──齐读“劝君……”。
  4、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安西有多远?
    (课件显示地图。)
    师指地图:安西在远离中原的新疆,那时的安西时局经常动荡不安。
    渭城又在何处?
    (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阳关呢?
    (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一样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从渭城经阳关到安西,有多远?
    (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若是元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半年多的时间才干到安西。阳关以西,千里迢迢,人烟荒芜。)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平安都很难预料。而此次朋友远离故人,奉命出使千里之外,此一去,固然也能得胜回朝,衣锦还乡,然而长途跋涉,其艰难痛苦,何以想象?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切换到幻灯片。)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黄沙满天。
      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却──满目荒凉。
      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切换到古诗课件。)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
  5、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门外的马车就要起程了,朋友之间就说最后几句话吧!快快把它写下来,可以是元二对王维说的,也可以是王维对元二说的。
    (背景音乐。)
    板书:
   
依依惜别
 
  6、指名朗读依依惜别的话。
四、明古风,体会别意
  师:你在课外还搜集了哪些送别诗?
  (课件别诗欣赏。)
  人生自古伤离别──配乐诵读别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
    舍、君。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能默写古诗。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4、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和读熟几首送别诗,如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叔同的《送别》。
【教学过程】
一、解题意
  1、谈话导入:
    你尝试过与亲人分别的滋味吗?心情怎样?
  2、回顾自身熟悉的送别诗,再读一读。
  3、引出课题,释题意:
    元二:作者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位于今新疆库车现和近。
二、知作者
  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他听说友人元二要远赴西北,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
三、读诗文
  1、自由读。
  2、同桌或小组合作读,不懂的地方一起研讨解决。
  3、交流读书情况:
   ⑴ 你读懂了哪一句?
   ⑵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熟读成诵。
四、入诗境
  1、听《阳关三叠》曲,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朝雨、柳树、王维和元二依依不舍的情景。)
  2、找出课文相关的地名。
  3、看地图,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交通状况:
    从渭成到安西约3000公里,依照当时的交通状况,最快就是骑马,也要半年才干到达。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理解“客中送客”
  4、启发想象:
    元二即将起程,这一去也许三年五年才回来,也许十年八年也回不来,甚至一辈子也回不来,假如你是作者,你还有什么话对他说,请写下来,再读一读。
  5、同桌分角色扮演,再指名交流和评议。
五、选作业
  (任选一题。)
  1、诗配画。
  2、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教案3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同学的主体作用,尊重同学的独特感悟,提升同学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3、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
  含中国政区图、《阳关三叠》的多媒体课件。
【优秀教案】
一、诵古诗,初读解题
  1、和着《阳关三叠》,大屏幕出示诗文。读题导入:
    运用组词,归类法教学“使”。
  2、元二谁?他与王维的关系?教学“故人”。
  3、元二出使至哪儿?(安西)解读“安西”。生找资料明确地点。
  4、用自身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找地名,明了诗意
  1、找出诗中其他表示地名的词。
    (渭城、阳关。)
  2、探究以上两地点具体位置:
    生找资料──师补充──课件地图明确地点。
  3、课件同时出示标有三地名的地图:
    用上三个地名,再说说题意。
    (渭城──阳关──安西。)
  4、路程,体会离情:
    看地图,算算元二出使安西的大致路程。
三、诗配画,领会诗旨
  过渡:王维不只是伟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画家。假如你就是王维,你若给自身的这首诗,配上一幅画,该画上些什么?需要强调些什么,并说说根据。
  (小组讨论──交流──点拨。)
  1、雨:
    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朝、浥)
  2、客舍:
    客中送客。
    (王维是山西人,在陕西送别,倍感神伤。)
  3、柳:
    “留”。古人折柳赠别。
  4、酒:
    美酒?千杯万盏?借酒饯行。
  ……
四、明古风,体味别意
  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平安都很难预料。)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
  人生自古伤离别,配乐吟诵。
五、悉评价,赏读古诗
  1、前人对此古诗的评价。“后之咏别者,众有千言万语,贻不出其意之外。”
  2、此诗的别名:《渭城曲》、《阳关三叠》。
  3、欣赏并咏唱跟据此诗创作的古曲《阳关三叠》。
六、写回信,拓展延伸
  据说,元二来到安西一年后,曾给王维写过一封信,课件出示:
   
王维兄:展信问安!记得去年今日……
 
  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这封信已残缺不全,聪明的你,能根据今天这堂课,补全这封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8: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