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歌曲《故乡是北京》是一首“戏歌”。歌曲既描述了北京古城的传统景物,也展现了现代都市的风貌。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剧和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赋予了歌曲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倾吐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土怀恋的情绪。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土的热爱,更寄寓了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崇敬。在优美深情的歌声中,展现了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为人民守卫国土的精神风貌。
小提琴曲《牧歌》是沙汉昆于1953年根据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具有典型的蒙古族长调的特征。音乐舒展优美,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体现了南北朝民间歌谣《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小提琴田园牧歌风格的演奏,表达了牧民的幸福和希望。
歌曲《杨柳青》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
歌曲《大雁湖》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第4-6课时)第二课 <wbr>家乡美3课时(四年级)切分节奏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
学情分析
能够区别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音乐以及它们的演唱形式,但在歌曲演唱中切分音节奏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我国各地极富特色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
2.聆听小提琴独奏曲《牧歌》,了解蒙古族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小提琴的音色美与丰富的表现力。
3.聆听《故乡是北京》,感受戏歌中的京腔京韵,了解戏歌的基本知识。
4.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杨柳青》并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歌曲,感受这首江苏民歌的风格。
教学重点:准确感受歌曲的情绪,辨别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演唱形式;能够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切分音在实践活动中的掌握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模唱与跟唱、点谱视唱。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一课歌曲。
二、唱一唱:2/4 60 50 |60|60 50|60|5.6|5.3 |50 60|10|
提示学生:要唱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表演《杨柳青》
1.初听《杨柳青》歌曲录音,设问:
(1)这首歌给你什么感受?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知道是哪里的民歌吗?
(2)这首歌演唱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你听得懂吗?
2.交流后教师简介民歌:《杨柳青》是江苏扬州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3.多次复听歌曲录音,请学生用“lu”反复哼唱歌曲,熟悉曲调。
4.学唱曲调:
(1)分句学唱,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 2 3 5 6 )
(3)单独学唱第二乐句、第三乐句,唱准附点八分音符。
(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11 10”?在出现这个曲调时,请按节奏轻轻拍手。
(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
5.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
(2)填入歌词演唱歌曲,注意情绪与速度。
(3)播放方言演唱歌曲录音,请学生模唱,用方言演唱。
6.表演歌曲:
(1)在“11 10”处,两人可对拍手三下。
(2)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曲。
拓展:自制打击乐器,编创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板书设计:1 2 3 4 5 6
11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