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简驭繁 做足过程——评吴正宪老师“乘法分配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1: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半年前,听过吴老师“乘法分配律”一课。今天,第二次听此课,依然听得津津有味,这就是吴老师的教学魅力,这就是师生“交响”(佐藤学语)的课堂。

半年前称这堂课为“教科书式”的,自然是因为此课具有概念教学课的典型性、代表性。整堂课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情境非常简单,却十分管用:(1)左边花坛每行12朵花,共8行;右边花坛每行8朵花,共8行——求花的总数。(2)左边花坛长12米,宽7米;右边花坛长8米,宽7米——求花坛面积。

课后有教师问,是否可以用买多少套桌椅的情境导入?当然可以!我一直强调教师的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化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本是教师自己的事!

不过,虽然没有和吴老师当面交流这个细节,我却可以猜测吴老师使用这个情境的原因:(1)计算量少,节约注意力。今天课的目的在于得出分配律,需要一些算式素材,这些算式素材不能直接给出,所有有计算购买的桌椅、衣服之类的种种选择,此时要注意:计算的任务不能过大,否则容易冲淡探究的主线。(2)一个情景,两组算式,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体现了“问题串、情境链”的逻辑结构。(3)这两个问题,尤其是第二组可以和几何直观结合。吴老师准备了两张纸来沟通算理就是明证。

学生列出算式求花的总数和花坛的面积,计算后发现:两种算法都正确。由此,一个问题浮现出来:是否类似这种结构的算式都有这样的特点呢?吴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觉一下”,再举几个例子出来。例子举出来之后,有的教师会直接归纳出乘法分配律,并把字母表示方法直接呈现给学生,然后是练习、练习、练习——相对其他运算定律,分配律最难,很多教师因此就拿练习为法宝。吴老师不这么教!举出例子之后,要求学生不要去计算也要说出道理来。结果,学生不得不回到原点,以乘法意义来解释计算何以正确。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理解分配律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越扎实,学生就越知道分配律的来龙去脉,理解得就越深刻,后面就不容易错。比之靠习题练,做足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有必要说一说让学生自己归纳发现规律的教学环节。学生已经会举例子了,表明学生已经“得意”,而“得意已忘言”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之一。他明白了、会做了,但未必能清楚表达。而从不能清楚表达到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再到用数学的符号语言来表达,正是教师应该努力要让学生经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很多教师会省略掉,这是非常遗憾的。

笔者听过多堂分配律的课,在前期探究比较扎实的情况下,若让学生用文字记录下发现的规律,那也是很难的,学生的记录方法各种各样且繁琐啰嗦——不信?您可以在课上试试!但学生的表达不正可以凸显数学表达的简洁、美妙吗?不经过自己的一番“难以言说”,他们怎么能认识到“(a+b)×c=a×c+b×c”的数学之味、数学之美呢?!让学生自己用文字或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应该成为这堂课的“标配”!(先自我表达,再数学表达,也是常用的教学思路。)

在这堂课上两个细节很有意思,一是学生执意要给“a×c+b×c”部分加括号,变成(a+b)×c=(a×c)+(b×c),到最后的概括阶段,实物投影仪上还有出现;二是学生自己写发现的规律时,写的最多的是“永远都写不完”(投影展示及我在学生中的巡视都是如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背后其实都有原因,恕我卖个关子,不在此处揭秘了。(前者涉及学生思维特点;后者涉及对“无限”的体验,也是前面举例环节的结果)

这堂课课末的小插曲肯定也让大家内心激荡:学生不愿意下课!这是怎样的课堂?是学生沉浸其中,不愿离开的课堂!如果我们平时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恋恋不舍,可以让学生觉得上您的课是一种享受,那么,学生还学不好这门学科吗?

需知,知识的魅力常常不是通过知识本身将学生的心灵点燃的,而是通过教师的魅力将学生的心灵点燃的!在今天的课上,我们看到了吴老师的一次点燃,看到了学生的一次燃烧。这是课堂最美的风景吧!这是教师职业的幸福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1:00:25 | 只看该作者
以简驭繁  做足过程

——评吴正宪老师“乘法分配律”

当代教育家研究院  陈洪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11: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