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镇桂花小学 金介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名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为例,这册教材中就单独设立了名著欣赏单元(第五组),这个单元4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分别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在具体的教学建议中,编者提出了“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的具体要求。其次,在其他单元中也穿插了《晏子使楚》(节选自《晏子春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红楼梦》)、《临死前的严监生》(节选自《儒林外史》、)《杨氏之子》(节选自《世说新语》)等名篇名段。一般说来,长文短教一直是教材处理中的一个难题,而这些节选通常都有着非常宏大的背景,如果不能准确的把握故事背景,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另外,一些节选部分通常以作者所处时代的语言(文言文、白话文)写作,学生不易读懂。那么如何才能开展好名著节选部分的教学呢?解读教材是关键。鉴于此,笔者试图以案例的方式来谈谈如何解读名著节选部分。
一、深入研究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准确解读
每个历史事件,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每个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也无不受到所处时代的深刻影响。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离不开事件和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名著的节选部分由于篇幅所限,用来揭示历史背景的笔墨通常比较有限。如《晏子使楚》中开篇一句“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将相和》中“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杨氏之子》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更简单的如《草船借箭》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景阳冈》中“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等等。那么怎样才能深入好历史背景呢?
(一)品析节选部分介绍背景的词句。
如《晏子使楚》中的开头一句:“春秋时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看似简洁,传递出来的信息却非常丰富。众所周知,“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你攻我伐,“春秋五霸”先后诞生。在这样一个混乱时代,外交官频繁出使,奔走于各国之间。这是时代的大背景。
而后半句“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更值得揣摩。窦桂梅老师在上这一课时,是这样处理这句话的。
她向学生提问:“晏子的口才的确无可争议,凭他的才能,他很好的维护国家的权益和尊严。不过,我还听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弱国无外交。’光凭口才是无法真正维护国家权益和尊严的,国家之间外交讲的是实力。同学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你赞成那个观点?”
此问题一抛,一石激起前层浪。学生通过讨论,最终认识到外交官的才能固然重要,而国家之间实力则更重要,仅靠外交官的才能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
由此,再回头来看“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就会明白其中的意味深长:晏子最终受到礼遇,除了本人的外交才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对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就又得到了提升,看待这个历史问题也就能够更全面,更准确些。
与《晏子使楚》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将相和》中对与历史背景的交代:“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只有理解“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这个背景,才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赵国和秦国在外交斗争中所处的弱势地位;赵王及其他官员的懦弱退让;蔺相如力挽狂澜形象的高大。
又如《草船借箭》中“周瑜看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忌妒”中的“心里很忌妒”。“忌妒”一词意为“对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也就是“心里”怀有怨恨。既然如此,为何在“忌妒”一词前面又加上“心里”一词,这不是画蛇添足吗?仔细品味,这样的用法,意在强调周瑜对诸葛亮的忌妒是深藏于心的,是不易察觉的。理解了这个词,就能明白周瑜要求诸葛亮“十天”造箭,而且以“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来堵诸葛亮之口,然后暗中掣肘(吩咐军匠故意迟延,不备齐材料)的计谋之深之毒。
(二)紧密联系原著。
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明明周瑜让鲁肃探听诸葛亮的动静,鲁肃也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如诸葛亮向他借船之类的,他为何不向周瑜汇报,反而私自帮助诸葛亮实现了借箭的计划?”
经过讨论,一些学生认为,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心看诸葛亮计谋失败而获罪。一些学生认为他比较守信用,因为他答应了诸葛亮不告诉周瑜真相,他不能言而无信。一些学生说,鲁肃不赞同周瑜这种做法,而比较同情诸葛亮的遭遇。一些学生认为,鲁肃和诸葛亮是私底下的好朋友。
这些观点体现学生了对鲁肃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不可否认,《三国演义》中刻画的鲁肃形象的确是忠厚老实、慷慨大方、有“长着风范”。那么是否认为这个问题就可以到此为止,下结论了呢?
仔细一想,似乎还有发掘的空间。比如鲁肃是否一贯都是忠厚老实呢?《单刀赴会》不是他为除去关羽而亲手导演的吗?只不过最后失败了,反而成全了关羽的美名。鲁肃是否真的是诸葛亮的朋友呢?是否就仅仅是以上原因,才让他选择了帮助诸葛亮?
要解开这个结,要看看当时的天下大势,要从《三国演义》原著中找答案。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在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不战而降荆州,一时气势极盛。在刘备奔逃于江陵之际,曹操的“会猎于荆襄”的檄文也传到了孙权手中。江东人心浮动,孙权害怕曹操消灭了刘备后,又跨江而来,毁了自己三世基业。却又不敢现在就翻脸,公开对抗曹操。紧要关头,主战的鲁肃请命出使荆州,游说刘备,带回诸葛亮,制定了“联刘抗曹”的战略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到了周瑜军中担任军师,诸葛亮也就成了刘备的全权代表。试想,如果让周瑜定了诸葛亮的罪,乃至军法从事,杀害了诸葛亮,那么“孙刘”联盟将不复存在,先前定下的国家战略也就落空,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对东吴极为不利。鲁肃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屡次劝谏周瑜不要对诸葛亮动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肃还是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要让学生准确认识鲁肃的形象,应该说,离不开对原著的分析。
再如《景阳冈》中,学生对武松的形象的理解中,很容易认为武松是个多疑的人物,因为他对店主的一片好心不但不领情,反而怀疑店家是拿老虎吓唬他,想要谋财害命。那么,据此,是否可以得出武松疑心重的结论呢?显然不能这样草率。要理解武松,还需了解武松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从原著中得知:武松身处乱世,而当时的江湖十分险恶,盗贼啸聚山林,蒙汗药、人肉包子等时有耳闻,他能不小心谨慎些吗?他身上带着财物,孤身一身,多个心眼也是不得已。与其理解为多疑,不如理解为谨慎更合适。瞿卫华、朱国忠老师的《警惕另一种模塑──兼与薛瑞萍老师商榷》一文中对此也有深入的探讨。(见《小学青年教师》2006年第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