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让学生爱学数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最初是不分化的,但随着他们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发展和教师教学的影响,学生才会表现出对某一学科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不是说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内容完全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是不稳定的,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影响。所以,如果你是一位数学老师,你希望你的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你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影响和引导,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数学。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并且长久地保持学数学的兴趣呢?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保证一节课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有些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很明确,总想在一节课里解决很多问题。例如,他们想在上课前的10分钟对上节课进行查漏补缺,对前一天的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评讲,评讲完之后再开始新课。经过前面10分钟的查漏补缺,学生的精神状态可能已出现疲态,学习的兴趣已消磨殆尽,教师这个时候才开始新课,学生学习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且因为前面占用太多的时间,教师可能会缩减教学的某些环节,会对一些重点、难点部分探讨的时间也会减少,甚至连巩固练习都会大为缩水。可想而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如何,势必造成下节课也要先查漏补缺,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学生完全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要查漏补缺,就专门放到一节课里去进行,这节课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去巩固这方面的知识,效果会好得多。而新课应该有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虽然说“教有法但无定法”,但是它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节数学的新授课应该包含“课题引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提高”等基本环节,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精心设计,认真落实,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在课题引入的环节就有多种方法,如创设情景法、故事引入法、设置疑问法、游戏引入法、知识迁移法等,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而定。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好的开头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就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每堂课的开始,便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这时要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进行情景式导入。比如我在这“分数与除法”这一内容时,一开始我和学生做一个游戏,我对学生说:“你们任意出一道整数除法的题目,老师能在1秒钟之内说出它的答案,你们相信吗?”学生信都说不相信,于是我叫学生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写出几道整数除法的算式(学生出题时我背转身),当学生出好题后,我立马在每道算式后写出得数。如1÷7=1/7,13÷97=13/97,这时有些学生感到好奇,好些学生说“这样我也会呀!”,这时教师趁机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同学们还想知道其中还有什么有趣的问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学习吧!这样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而且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可以说取得好良好的开端。
二、通过一些趣味数学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分数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进一步对分数产生兴趣,我对学生讲了一个“分马”的故事:有一位老父亲,养有17匹马,他在临终前,把3个儿子叫到床前,说要把这17匹马分给3个儿子,大儿子分得这17匹中的1/2,二儿子分到这些马中的1/3,小儿子分得这些马中的1/9,但不允许把其中的马杀死再分。3个儿子都不会分,正在这时,来了一个骑着马的聪明人,他听说原由后,说他可以帮助3个儿子分马。这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聪明人是怎样分的吗?”在学生充分议论后,请1、2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知道怎样分再好不过,如果学生不知道怎么分,教师告诉学生答案:聪明人把自己的马匹放进17匹中,这时一共是18匹马,大儿子得到18的1/2是9匹,二儿子得到18匹马的1/3是6匹,小儿子得到18匹的1/9是2匹,剩下一匹就是聪明人的了,这样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另外,我还教给学生一些速算的方法,如个位是5的两位数的乘法,如25×25,75×75等的规律,11与其它数相乘积的特点等。通过一些趣味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的有趣,从而更喜欢数学了。
小学生的表现欲望是比较强的,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利用一些游戏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时,我课前让学生剪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上课时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出正方体的展开图,另一个学生判断能否折叠成正方体,尽量摆出正方体的所有展开图,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几种,有什么规律。这样学生学习起来饶有兴致,而且能积极开动脑筋,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多参与数学活动,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如果由教师告诉学生先怎么样,再怎么样,然后由学生进行模仿性练习,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当然也不能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了,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地探索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折纸”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算理。又如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测量的方法,分小组进行操作,学生肯定会很有兴趣地活动,会明白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活动,我们都应该认真组织学生去亲自参与。通过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同时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屋及乌”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要想让学生保持兴趣,爱学这一门课,就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和蔼慈祥的目光看着每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教师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允许学生失败。这样,才不至于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课后教师也要多与学生交往,要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五、精心设置疑问,唤起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问”。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所谓设“疑”,就是有意识的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是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在“疑”上下功夫,要针对学生喜新求趣的特点,巧妙地设“疑”,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用一个小故事引入教学: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有一天有人送给他们三个月饼,师傅先将第一个月饼平均切成两块,给了悟空一块;又将第二个月饼平均切成四块,给了沙僧两块;八戒见了忙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师傅将第三个月饼平均切成六块,给八戒三块。同学们你们知道悟空、沙僧、八戒三人谁分得多一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小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探究中,在欲罢不能的求知欲望下学生自然由苦学、厌学转变成了好学、乐学。当然,在每节课结束时,我们也应为学生设下一个“疑”,让学生欲罢不能。
六、创新教学方法,维持兴趣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质疑等探索活动,从而亲身体验、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因此,我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创新教法:首先,课堂上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把大量的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其次力求师生互动,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就应该取消教师概括、学生听的形式;凡是学生能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真正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所有的数学问题尽量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和表现,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探索过程,萌发创新意识,长久保持数学的兴趣。再次,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学习内容制作成生动活泼的动画课件,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最大可能维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七、感受喜悦,强化兴趣
学习兴趣与成绩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而当学生取得了好成绩,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可见,好的成绩能强化学习兴趣,使兴趣产生更大效力,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这一点,如对书写工整的作业连续五次得“优”,奖励学习用品;当学生有了进步,我会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有希望,有信心;测验后给90分以上的同学奖励一些小文具。这些奖励给每个学生带来了希望,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增强,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总之,学生的兴趣要靠教师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调动、去激发。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后,教师要加以强化和保持,使学生长久的喜欢数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2-3 17:01:05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论文写得真好啊,我从中受益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08: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