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0:0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后反思 为了创设教学情境,我在讲萨拉热窝事件之前,先让学生看材料:“在波黑共和国萨拉热窝的阿柏路十字街口的路旁铺有一块石板,上面刻有一双17岁青年的脚印,旁边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亨·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然后让学生思考,当地的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一个17岁的青年呢?由此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教材。这样有目的地引入一定的情景,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我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层次,引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如本节课就是通过设问“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为什么?”、“意大利原来属于同盟国,为什么参加了协约国作战?”、“美国为什么先中立后参战?”等。这样层层设疑,提问疏导,前后呼应,突出重点。使学生认识到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明确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能主动提问就好了。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0:05:19 | 只看该作者
自评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生生交往、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研究、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讲完沪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全一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引起了我对新课程形势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想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良好的开头需要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也需要情境的创设。本课我在讲萨拉热窝事件之前,先让学生看材料:“在波黑共和国萨拉热窝的阿柏路十字街口的路旁铺有一块石板,上面刻有一双17岁青年的脚印,旁边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亨·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然后让学生思考,当地的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一个17岁的青年呢?由此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教材。这样有目的地引入一定的情景,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充分设计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应该做到着力于引导,就是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层次,引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如本节课就是通过设问“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为什么?”、 “意大利原来属于同盟国,为什么参加了协约国作战?”、“美国为什么先中立后参战?”等。这样层层设疑,提问疏导,前后呼应,突出重点。使学生认识到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明确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努力落实新课标、体现新理念: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互动探究中生成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对话者、促进者、商讨者,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本节课我把这种转变贯彻于课堂教学,形成了“创设情景,启动思维——解决问题,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回归生活——交流收获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在整堂课中都体现出来。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中心论。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包缆课堂的演员和导演,只是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顾问,是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由原来的教师一讲到底,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互相交流,师生、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师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这堂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上教师预设的太多,学生动态生成的太少。学生的思维一直禁锢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条条框框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始至终都是教师牵引着学生主动地解决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总是让学生根据问题找答案。
2、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读问题的时间不是太充足。教师有时多次的催促学生,讨论时间不充分,必将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效果。
3、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给学生学习战争史的方法,注重“授之以渔”。
5、课后小结过于简单。课后小结要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它不是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而是知识的升华。
今后突破的方向:1、教学模式上,变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为学生自己提问,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回答。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点拨,
2、讨论的重点可以放在结合实际方面。如现在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斩首”行动等,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恐怖行为?个人所进行的和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活动性质一样吗?对现在美国的行为如何评价?
3、因人施问,有的放矢。为了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且应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差异性,必须因人而问。
4、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会采取比如让学生根据教师授课过程回忆写本课小结,或者将讨论的问题整理成书面答题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既要学生积极参与,也要学有所获,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9-21 13:56:0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非常感谢,很好很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5: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