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5-7-21 11:44:0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有两部分内容,即“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内容非常的少,所以在课上必须要提供一些资料来充实本课。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为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课之前播放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创设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下课的散漫状态快速进入学习的氛围中。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所看到的视频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事?学生回答是长征。教师自然导课,今天我们就来重走长征路,数一数当年红军走过的千山万水。
二、提供资料,激发兴趣
由于书本上的内容较少,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记忆,我精心准备了一些资料,如历史图片、地图等。图片有“赤水河”、“遵义会议旧址”、“大渡河雕塑”“过雪山”、“过草地”等,地图有动态“长征路线图”。这些资料的加入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起来,为了说明问题,我设计让地图动起来,如“长征路线图”,我边讲边点出箭头,到重要地方时播放与之相关的图片。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可以通过影片拉近学生与红军的距离,便于红军的形象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在课前就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询问过几个学生,对他们原有的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可能正因为如此,师生配合得较为默契。所以经过小组讨论一定能够解决,而他们的表现也确实没有令我失望,有的学生知识面非常广,知道“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本节课的难点是长征意义和精神。我是这样设计突破难点的:多媒体展示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毛泽东、江泽民对长征的评价以及电视剧人物许三多所认为的长征精神,加之,在讲解长征路线时对长征精神的渗透, 当我问到“你认为长征精神具体包含有哪些精神?”时,学生的回答有很多,如“视死如归”、“艰苦奋斗”、“舍己为人”、“勤俭节约”等等,当问到“‘长征精神已过时’的观点你认同吗?为什么?”时,全班同学一致持否定意见,有的同学说:“如果没有当时红军的长征精神,又何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的同学说:“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还有同学说:“在我们现实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应发扬长征精神,要勤俭节约,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才能在将来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通过这个设计,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到了实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诚然,在本节课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整堂课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上欠妥:新课导入时教师讲得不够生动;学生参与程度不够活跃;课堂组织讨论的有效性还有待加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应点到领导人路线的错误上;新课讲授时与前面知识联系的不够密切,从而历史的延续性体现的不够突出,力争在以后的工作中弥补。
|
|